人物专访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热点 > 人物专访 > 新闻详情
新闻业的“前世今生”——专访校友徐锦军
来源单位:新闻与传播学院       发布时间:2013-10-24      

  在浙传35周年之际,一股校友“返校热”向浙传袭来,无数知名校友心怀对母校的感恩与怀念,一同相聚在久违的浙传下沙校区。今天上午在传媒大厦前的西葡校友园开展了“西葡校友园校友树认捐活动”,不少校友齐聚一堂,抒发自己来到母校的切身体会。其中我们特别采访了一位知名校友:徐锦军——80级新闻班、现任《大众电视》副总编辑。在他对过去生动形象的回忆叙述带领下,在场的我们仿佛“穿越”了新闻记者的前世今生。


“前世”之“高端大气上档次”

  在对徐锦军先生的采访中,我们了解了他当初之所以求学于新闻学,并非是他的无限热爱所决定,受到更多影响的反而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当时的新闻业和记者的社会地位在当时比较高,新闻业人才的需求在当时存在较大空缺,新闻人才奇缺,电视人才断档,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徐先生毅然踏上了新闻之路。据徐先生叙述道,他们那个年代电视台只有30多家,新闻业人才属于青黄不接的时候,记者在当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据其回忆,当时徐先生曾担任过中央台的记者,有次出去到包头采访时,由于回来晚了,火车上没有卧铺,只有硬座,而他又有采访稿要完成,于是这记者证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拿着记者证去找火车上的负责人,负责人立马给他换了“高级软卧”,待遇立马提升。小小的细节中,生动充分表现了当时新闻记者行业的地位的确是非同一般,印证了网络流行的一句话“高端大气上档次”。


“今生”之“高调开放需挖掘”

  经历这多年的发展壮大,从以前的30多家电视台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家电视台,其规模速度实属非一般,现如今新闻开放程度不断提升,新闻人才济济,导致新闻开始出现饱和状态。据徐锦军先生讲到,近年报名浙江广电集团5000多名,然而却只招100多个,在这种将近50:1的状态下,徐先生给作为未来从事新闻业的我们提了不少建议:首先,想成为优秀的新闻从业人员,我们不应人云亦云,要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观点。其次,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只有知识面的广博,才能对各个社会层面有更深入的了解。最后,在当前平面媒体面临危机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将自己发展成“全才型媒体人”,去适应当前新闻记者行业,做到与时俱进,去挖掘自己的媒体才能,去挖掘更有深度的新闻。


“前世今生”之趣味比较

  徐锦军先生回忆道,以前自己在读书时,全班共40人,但男女比例完全不协调,女生只有6个;反观现在,男女比例也是完全不协调,但是却是女生居多,新闻学院女生几乎占了百分之七十。可见这是多么大的差别啊。趣味比较中,我们在想难道现在乃至未来的新闻记者业真的会是 “女子撑起半边天”吗?

  时代一步步向前推进,新闻业也在一步步走向开放完善。伴随徐锦军先生这些新闻人的成长,新闻业也从以前的稚嫩走向成熟,一步步提高开放程度,更加与时俱进。跟着徐锦军先生的讲述,我们一起回顾了新闻业的“前世今生”,体会到新闻业发展的突飞猛进,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去适应现代新闻记者的发展要求,学做一名优秀的新闻人。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