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热点 > 人物专访 > 新闻详情
用新闻人的眼睛看世界——专访校友章伟秋
来源单位:新闻与传播学院       发布时间:2013-10-24      

  10月17日下午,在章伟秋离校去往杭州东站的路上,我们的记者有幸见到了轻装简从不施粉黛的她,并邀请她来说说二十年来新闻工作的从业经验及对后辈的期待和提醒,采访的时间非常短暂,但留给记者的思考却无穷。

章伟秋和记者合影

要把职责内的事儿做到最好

  无论是编导、记者亦或是主播,对于章伟秋来说,这些都只是称呼,称呼是流于表面的,并不重要。而她,则更喜欢用“三种工作”来描述这三者,三种工作虽有一些区别,但却也没有明确的界限,不论做什么,最重要的就是把职责内的事儿做到最好。

  三者齐兼是她在《新闻30分》、《东方时空》的时候,后来做《每周质量报告》,暗访的形式较多,常在台前露面的她就不能再“潜入内部”。她说要谢谢自己的同事们,《每周》的团队是一个暗访手段非常成熟的团队,他们就是把做自己职责内的事儿做的非常非常好。


你看到的是你想不到的

  这么多年一直致力于关注中国社会问题,章伟秋的感受无疑是深刻的,这种深刻也使她越来越清醒。在《每周质量报告》刚刚开始做的时候,国内期市并没有对“食品安全”概念的广泛认知,也没有《食品安全法》。正如《每周》的片头宣传语:你看到的是你想不到的,你质疑的就是我们想求证的。很多时候,如果不是聚焦之后的曝光,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吃的、用的竟然是那样质量的东西。只有媒体真正擎起时代先声大旗,有担当而敢于担当,民众才能了解真相而更加睿智。当然,发现和推动不能仅靠一个人,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如今,通过许许多多媒体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拥有了自己的《食品安全法》。“虽然还不太健全,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在被问及由她和她的团队关注的问题有哪些得到了很好的回应和处理,使她心中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并从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时,她轻轻皱起了眉头,陷入了沉思。然后给我们讲了“两个稻穗”的故事:农民的土地因为污染三年颗粒无收,稻穗都是瘪的。然而在他们关注曝光以后,上级部门很快重视起了这个问题,关停了污染企业,一年后,土地便重新焕发了生机。“我家里直到现在还保存着那两个稻穗,一个饱的,一个瘪的,想起这个来,我就感慨万千”。


“新闻人”要有诗人一般的心

  新闻有一千张面孔,她却选择了最疼痛的一张去触碰。无论是原来在浙江省台做的《新闻纪实》,还是后来进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后做的《每周质量报告》,都是传统意义上的“严肃新闻”,做这样的新闻乐趣少、压力大,常常会令人心力交瘁。但她还是义无返顾的选择了这个方向,并走得越来越远,做得越来越好。

  以“揭黑”、“揭丑”为主打的《每周质量报告》今年开播已经整整十周年了,栏目主持人始终是章伟秋。在章伟秋看来,所谓的“严肃新闻”只是一个概念、一个符号,而我们所说的严肃新闻,其实就是那些最需要被关注的事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表面背后难以触及的真实往往会让人觉得越是深入就越是沉重,越是探索就越是严肃。娱乐性强的新闻需要兴趣,严肃性强的新闻则需要热情、勇气与毅力。这就是“大新闻”和“小新闻”的区别。想要做好“大新闻”,要有一颗诗人一样的心,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深情的凝视这个世界。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能够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得到锻炼,然而更重要的则是社会责任感和新闻热情。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是建设性的而非破坏性的,我们“揭黑”、“揭丑”都是为了揭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使得“有关部门”重视起来——“触类旁通”,才能真正求得解决之道。开放的社会中民众需要理智地判断来自不同方向的不同声音,负责任的媒体人则应该承担起争取自由和坦然追索真理的引导人角色。每个头条都是都是一步。一步一步,才能走向进步。


主考官的话

  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的《2013中国汉字听写大赛》在10月18号落下了帷幕,由浙江队的陆佳蕾最终胜出。章伟秋也是《中国汉字听写大赛》的主考官之一。“汉字经历了一个由熟悉到陌生化的过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收视直逼“好声音”是一个好现象”她说,“这体现了民众国学意识的觉醒,汉字和语言是文化传袭的重要载体,哪一条腿少了都不可以。”汉字大赛是“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及早重视汉字,才能使文明根基不断,源远流长。


“要做这一行,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

  “年轻的时候就是要搏一搏,但是想要做新闻这一行,真的要做好思想准备。”章伟秋如是说。记者和校友联的同学将她送到了杭州东站,三天两夜紧张的行程使她感到十分劳顿,但认真如她,始终没有忘记提醒学弟学妹们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尽量多学东西,完善自己,争取“两只脚走路”。做新闻不难,可要做好新闻,就得去看看王克勤,看看孙春龙,看看那一个个以心证史全情投入在一线的记者们。


  司机的车还在门口等,她知道东站车流量大,候车厅门口不让停车,于是就赶紧“赶”我们离开,让我们回去“交差”。她的细心和亲切让我们切实的感受到了来自前辈的关怀,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要拼搏的信心和奋斗的勇气。“要做这一行,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这句话一直在记者的脑海中环绕着,虽然作为学弟学妹的我们仍然稚嫩,但作为未来的新闻人的我们却已经不再害怕,因为热爱着,所以更执着。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