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之窗 > 浙传讲坛 > 新闻详情
人文精神与经典阅读系列讲座之二:谁能抗绝“魔戒”的诱惑?
来源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部)       发布时间:2014-11-28      

“人文精神与经典阅读”讲座系列第二期“谁能抗绝“魔戒”的诱惑?”于11月26日 18:30在下沙校区第二教学楼南207如期举行。部分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听讲与交流。

古希腊文化学者、古希腊语专家周展博士首先提出阅读经典的大视野:当代中国的发展需要包容精神与开放心态,全面复古与全盘西方一样幼稚。无论是孔子、庄子的智慧还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思想都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古人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周展博士认为《理想国》的中心问题就是:“什么是正义?”“做一个正义的人有利吗?”,从而引出了《理想国》第二卷中“牧羊人戒指”故事。他认为“牧羊人戒指”只是一种隐喻,象征着一种不受限制的“随心所欲”的权力。假如给人们各自随心所欲做事的权力,正义的人能否还能作正义的事吗?在《理想国》第二卷中,格劳孔提出了考验柏拉图乃至后人智慧的人性问题,即那些做正义之事的人可能并不是出于心甘情愿,而仅仅是因为没有能力作恶。“牧羊人戒指”的“灰色作用”就是意指有能力做坏事且能做到不为人知地作恶并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名利。

这个“牧羊人戒指”的思想实验,构成了对柏拉图乃至后人挑战的深刻话题,在《理想国》里,柏拉图强调通过教育来培育品行高尚的人,同时指出从德行看只有哲人才能真正抵御“魔戒”的诱惑。电影《魔戒》对“牧羊人戒指”所面临的问题加入了其他元素,作了更加生动的解释。

周展博士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在交流阶段听讲学生与周博士就古希腊的某些文化现象和柏拉图应对“牧羊人戒指”的具体方式等作了进一步探讨。

“如果我手里有这样一枚魔戒,我会怎么做呢?”这个涉及人的行为自律与他律的话题,在当下中国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通过良好教育包括传统文化教育,以提高精神修养来达到自律,而依法治国的现代法治观念的确立与实施犹为紧迫和基础。这也是周展博士的讲座给我们的启发。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