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影评 > 新闻详情
Hope,is a good thing
——观《肖申克的救赎》有感
来源单位:新闻与传播学院       发布时间:2014-06-04      

我觉得在这段时光的某个夜晚,偶然看完《肖申克的救赎》,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缘分。

看完电影,我的思绪还停留在影片结尾——主人公Andy和Red在太平洋上的小岛芝华塔尼欧上相遇的场景。据说这个因违拗原著而饱受争议的镜头由于观众的强烈要求最终得以保留。也许这是导演对自由的一种诠释。阳光、白色沙滩、蔚蓝色海洋,没有比这更让人感到惬意的了。在我看来,这个看似多余的镜头也许能够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对于自由的不同理解。

回想起《北京青年》的大结局,重走青春路的年轻人们在玉龙雪山上纵情欢呼雀跃拥抱。当时就有人提出,难道这就是结局?爬上玉龙雪山之后,他们还不是要继续回到生活的圈子里工作、谈恋爱、结婚生子。毋庸置疑,生活之于我们,远比肖申克监狱的高墙之于囚徒来的更牢不可破。这似乎可以从电影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词“Institutionalized”即“体制化”来理解。当一个人在一个固定的生活模式中适应下来,即便这是在监狱,他也会不由自主地对此恋恋不舍。这就是年迈的图书管理员Brooks在获得假释后宁愿选择死亡的原因。表面看来,Brooks获得了宝贵的自由,可是他的灵魂已被牢牢困于他内心的肖申克监狱中。他发现自己的假释生活甚至不如在监狱,于是选择了另一个世界。

Red曾劝说Andy,“希望是一个危险的东西。”而Andy却笃信“希望是至善之物”。Andy是救赎的奇迹。他用才华、毅力、智慧、善良突破了肖申克监狱严密的包围,还在无形中帮助Red挣脱内心的桎梏。千千万万的人被困于监狱中,走出监狱的人林林总总,真正获得自由的人却是凤毛麟角。如果以为现实中与一个美丽的海岛、壮丽的高山的邂逅是获得自由的标志,那便是大错特错。也许这是电影片尾遭受非议的深层原因。自然,作为一部商业作品,美丽到足以蛊惑观众的场景还是必须的。毕竟,这种蛊惑,也是一种暗示、一种鞭策。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ie.”(电影台词)我们汲汲于生,或汲汲于死。

现实生活中,我们中的不少人莫不是呆在“体制化”的束缚中,挣脱,也无济于事。人与体制相互依存,就像共生的藤蔓与树枝,久而久之,那根勒出你心灵血痕的缰绳也许会在伤口扎根。到那个时候,也许就会像Brooks那样,陷于体制的泥淖,难以自拔,忘记自由的味道。

我想起前不久的一则新闻,几名名牌大学毕业生为了进入体制甘愿从事清洁工。职业平等固然是说辞。可是体制俨然人们趋之若鹜的关键。这里的体制和电影中的Institutionalized有所不同。但它们无疑都是自由的杀手。

多数人在体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然而,体制无法阻止希望的萌芽。人和体制不一定是对立面,甚至自由和体制也不一定。因为在黑暗中仍紧紧握住的一丝希望是自由的守护神,而这种希望永不泯灭。

想起《看见》里记录的胡适的一段话,“你不要总是去争自由。自由是外界给你的。你要去争独立。自由了却不独立,仍然是奴隶。”真正的自由倚仗于强大的内心,甘地的“食盐进军”运动虽然败在殖民者的暴力之下,可确实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心灵的自由与独立。很多人以为中国的革命使中华民族实现了自由与独立。可是体制随着历史的惯性存留于民族性格中,在“文革”甚至当代反戈一击。这不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而是人生存的冷酷习俗。因此,北京青年选择重走青春路,在我眼中,依然是可称为自由的了。

不能强求每个人似Andy那般勇敢,但尽力去学会思想与人格的独立,并且至少对理想抱有一丝希望。如是,在日后摸爬滚打的生活中,也获得了对自由真谛的一撮理解。

文章作者:宣泽星 编辑者:李莹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