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之窗 > 文艺园地 > 新闻详情
从“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茅盾”看当代文化研究与传承
听王嘉良先生的演讲有感
来源单位:文学院       发布时间:2015-04-10      

       文化,一方面是创造,另一方面是传承。文化的研究、传承一直是学术界的重大命题,我们有许多优秀的文化成果,如何正确探索他们的价值,如何将这些成果发扬光大,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文化研究与传承受外界客观和内在主观两个因素的影响。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为例,当下对茅盾文学的研究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是由于茅盾的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想要深入其中透彻的理解作品的内涵是十分不易的,需要研究者具有一定匹配的学术积累;另一方面,自八十年代以来,茅盾文学作品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争议。从八十年代前期的“一边倒”赞扬的评价到80年代后期茅盾成为第一个进行重评重估的作家,茅盾及其文学著作在学术历史的潮流中走的跌跌撞撞,经历了多次磨难。
      很显然,用单一的政治文化视角评判文学作品是偏激的,得出的结论也必然是存在偏差的。狭隘的政治观不能作为衡量作品艺术性的标准,那么应该如何科学准确的考察文学作品的价值?丰富的史料积累和多元视角的探讨是必不可少的。想要真正了解一部文学作品,读者首先要将自己置于作品的时代中,还原历史现场,对作家、作品及其笔下的人物赋予想象,使之形成立体、生动、有血有肉的形象。
此外,一部文学作品优秀与否,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是作品能不能够与时俱进,能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为人民所用。既从作品的时代出发,又充分考虑到当下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唯有这样,才能说对作品的评判基本准确,基本公正,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学术层面的偏差。
      内在主观因素是对研究者自身的要求,从这个层面来说,学术激情和研究理性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学术激情,忽略了考察研究必备的理性,对于作品的解读就会主观化、情绪化、个人化;而只有理性但缺乏对艺术本身的激情,那么无论什么作品在研究者的眼中都会是平面的,枯燥的,这样便会造成对作品研究结论的不透彻、不全面。
无论是文学还是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艺术是每个人的礼物,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所以,对艺术的评价,首先要抱有充分的尊重,其次在评价过程中也要最大程度的科学准确。每一个文学成果都来之不易,因此,文学研究者身上背负着对作品及其作者负责的深重责任。深入作品核心,挖掘作品内涵,这是文化研究传承的基础和目标。
       此次由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嘉良带来的“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茅盾”茅盾研究主题报告向文院学子介绍了茅盾文学在不同年代的不同学术思潮中艰难前行的历程,以此揭示了文化研究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表达了当代学者面对文化研究时应持的态度,我们受益匪浅。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