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热点 > 热点聚焦 > 新闻详情
以“丧”自省,迎光向前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19-03-04      

2016年的夏天,以“葛优躺”为先锋的一场比废大战拉开了序幕。在“葛优瘫”的带领下,悲伤蛙、长腿儿的咸鱼、马男波杰克、鲍比希尔等善于散播毒鸡汤的丧文化代表们正在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他们常常看着动画片《马男波杰克》这样的“丧剧”、用着假笑男孩、悲伤蛙这样的“丧表情包”、时不时地就想送给自己一首《凉凉》这样的“丧曲”、亦或是发朋友圈配图“我自闭了”“蓝瘦香菇”“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其实并不是很想活”等来表达丧的状态……很长一段时间,“丧”这个字眼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的日常生活里,“丧文化”成功在网络新媒体平台上掀起了新一波流行浪潮。

06e2fc7ed3cce4a0c2a0a50a519e7ac

丧概念”:丧文化究竟是什么

据百度百科解释:“丧文化”是指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它反映出当前青年的精神特质和集体焦虑,在一种程度上是新时期青年社会心态和社会心理的一个表征。

这种表征不仅出现在传播力极强的中国社会,而且可以追溯到20 世纪 60 年代西方的嬉皮士运动、70 年代在英国诞生的朋克音乐,以及日本的“宅文化”,这些文化元素多多少少都跟本土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时代有极强关联。反观我国当下,也正处于改革攻坚,矛盾凸显的关键转型期。但相比嬉皮士运动和朋克音乐反抗主流文化时的激进,“丧文化”以更温和的形式表达了一种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无可奈何不如凑合”的戏谑心态。而这股风潮也伴随着一些典型性文化标识的流行。

其实,“丧文化”的出现并不是一时兴起,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宋代诗人方岳在《别子才司令》中就曾有这样的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当“可与语人无二三”的时候,诸多文人雅士、迁客骚人面对人生的离愁别绪、生老病死无一不表达着自己的丧情绪,留下千古名句。比如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又比如说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十重。自是人生长恨水东流”。而李唐后主李煜所作之诗更是沉郁忧伤,正是因为各自复杂的时代背景,才生出了有着世代烙印的丧文化。

97e388507e5531d6c1ab232355ff2c3

反观现今,年轻人面对任何事情的不如意,用“丧”作为一种宣泄情绪的手段和一种特别的表达自我内心的形式,又有何错?年轻人的喊“丧”不过是他们负面情绪的宣泄而已,对于这样的宣泄,不妨给予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丧现象”:今天你还“丧”吗?

丧气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在校园里,我们便能常常见到丧现象的存在。这种 “丧”类似于严重的拖延症或是一种懒散、不自律的表现。也许曾经满腔热血最终却因为懒惰放弃计划;也许曾经想象着的健身、弹吉他、社团却被外卖、 “葛优躺”和游戏替代;也许曾经计划着去图书馆发愤学习却变成了吹着空调刷着手机……年轻人不想学习工作,热衷于表现颓废绝望、自怨自艾、冷漠麻木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的这种 “丧”,本质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

笔者认为,大学校园中的“丧文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认不清自己,没有目标,浑浑噩噩度日。

72bfcc56fb8aaa1c068581fc665581b

其实早在2001年的时候,哲学家查尔斯泰勒在《自我的根源》一书中就曾提到过:“现代人最典型的道德困境是意义感的丧失,或者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缺少方向感、没有确定性。”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丧现象的问题所在。既然选择了脚下的路,就意志坚定地走下去,旅途中少不了迷茫和挫败,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不如意,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

当然,在“丧”的同时,也有很多同压力重重的生活进行对抗的乐观心态。一位文学院18级的同学说道:“其实丧文化是一种自我调侃的生活方式,当做一个表达自己生活状态的工具而已,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时还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一位17级秘书学班的同学认为,“丧”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他表示:人之所以“丧”,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思考的问题太多,对待生活也就更加现实,看待事物也就更加透彻,这种“丧”的生活状态是舒适的,自己也是享受其中的。“丧文化”其实是社会问题的一种反映,年轻人以一种类似于调侃的方式,向他们面对的压力和生活的社会提出温和的抗议,因此,我们不必妖魔化丧文化现象,而是应该坦然面对和宽容对待。

丧探究”:丧文化到底在丧什么?

当前流行的所谓“丧文化”,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但是不少年轻人喜欢的“丧”,和外界对于“丧”的解读,有着微妙的区别:最本质的是“丧”不等同于负能量,“丧”也不意味着绝望,而大多是作为一种自嘲和排解压力的方式。

以二次元传播、无厘头消解为先锋,加上“谁的青春不迷茫”的无病呻吟,无法断奶于长辈的依赖,在一波接着一波的视听混淆、压力传导之后,“丧文化”渐成气候,甚至成了个别年轻人标榜的一个性格符号。那么这种汇集着所有丧元素的文化组成到底丧在哪些方面?众所周知,人们愈加生活在高速运转、物欲横流的网络时代中,总是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关乎生存的人生抉择,进而产生不满情绪和消极心态。为求心理安慰以降低他人对自己期待值,更多人抛弃传统的泄愤方式而换以自嘲式宣泄,似乎这样就可以看遮盖自己为某件事情努力而未达到心理预期时的沮丧和自我颓废。

然而,这种丧气并不是长久之态。真正颓废到极致的人并不会考虑发条朋友圈来寻求共鸣,他们不愿意将真实的消极状态暴露于人并添加几个表情包,这种人会对自己生活更加苛刻,一旦产生压力便会露出丧态。有如《人间失格》作者太宰治,他所代表的文学流派产生于二十世纪50年代的战败后的日本,当时的社会秩序混乱、价值体系崩溃,故而应运而生了一种带有极度忧郁、颓废以及自我嘲讽和否定一切的倾向的文学流派——无赖派。所以,真正丧的人不仅仅是个人状态,而是逐渐被淹没在时代洪流中的直接产物。也就是说,当人们怨天尤人自怨自艾——“我自闭了”“今天还是一样丧”等各种流行语蓬勃而出时,这些词汇或许只是人们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展示些微疲态的正常表现,不必过分解读。

9e9b4eabb94ecbc5f4a0f3c6816f0bc

就像快闪店“丧茶”,无论是从视觉海报、店面风格还是招牌饮品“碌碌无为红茶”“买不起房玛奇朵”,以及那句经典的话“干了这杯小确丧”,都“丧”味十足。丧茶店为何如此受大众欢迎?其实它并非为丧而丧,它反映了当代人们的心理,它并不会让你感到真正的绝望,真正的绝望不会以这样的形式呈现。知名营销网站“凡科”有文表示:“丧文化”的内核,在于用自黑、戏虐、幽默的方式去调剂、去减压、去正视生活里的负面因素,归根结底是一种自我疏导,虽“丧”不“怨”。还有“520分手花店”“UCC负能量咖啡”等虽然都以丧话为填充物,但还是以这样一种营销模式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这些所谓的“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丧,而是换了一种更为灵活的方式与这个世界沟通。

更何况,“丧能量”满满的自黑在一定程度上是种以退为进的智慧。在认清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后,人们就会感到压力大、紧张、焦虑,而自黑自嘲就是正视那段差距,并且降低自我期待值。意识到并且承认自己没那么好,往往就是改变、前进的第一步。

丧得有自知之明,而后才更有力量。

“丧反思”:丧气与丧态一样吗?

最正常不过的姿态便是顺其自然。

一个TED演讲者说过:“不管哪一代人,我发现他们没法从彼此那里得到足够的关注,如果他们仅仅将彼此保持在一种可以控制的距离范围里。”尽管丧气或许间歇性地充斥着人们的大脑,这些情绪让人忍不住露出疲态寻找心灵慰藉,但丧气终究不是丧态,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很长时间,通常只是以抱怨吐槽等的方式展现出来,等在网络媒体上发泄足够了,得到足够的关注了,生活还是会继续下去。莎士比亚曾言:“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有主流和支流,这种丧文化本身就是支流中标签化的一种文化现象,理性看待,不把“丧气”变为“丧态”,适当的发泄有利于更好地维持现有社会地位,也更加有利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生活在城市中的年轻人也的确面临着时代下的新问题,孤独感、渺小感、无力感也并非无病呻吟,如果处理不好,极有可能变成心理问题甚至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背后问题,或许才是社会应该真正去了解、关注和关心的。

回顾这一代年轻人,渴望成功,却又害怕被打脸、被嘲笑,于是变得焦灼,却不敢和人倾诉;他们不再依赖“心灵鸡汤”,承认某些差距,却依旧渴望成功;即便以笑容面对生活,内心还是会忧郁,个体孤独感无法化解。他们渴望成功,渴望被理解,渴望温暖。

越是身在黑暗,便越是渴望光明,别把“丧气”变为“丧态”,至少,要高级丧吧。

c6f290cbf2d9f15da4b8b8ff2231123

结语: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火炬,我便是唯一的光。”这光或许就是面对颓丧最有效的方法。

(图片源于网络)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