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热点 > 人物专访 > 新闻详情
【2018毕业生特辑】剑已配妥,江湖再见
——专访管理学院14文产徐军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18-07-06      

闷热的梅雨季节,连风都变得慵懒,校园里停留最久的其实是即将离开的。毕业生们穿着学士服在曾经每日走过的彩虹门下拍照,上一次这么认真地看彩虹门,大概还是大一开学报到的那天。

微信图片_20180703184321

荆棘与光

徐军是管理学院14级文化产业管理(影视制片)专业的学生, 在那张温和的面孔下,他有一颗坚定的心。来自安徽的徐军,面对高考失利的打击,毅然去到素有“高考工厂”之称的毛坦厂中学再战一年。在艰苦的备考环境中,一次偶然的机会,杂志上一篇关于浙江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的文章深深吸引了徐军,在父母还在纠结让他学法律还是学金融的时候,他早已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要考上浙江传媒学院,进入自己喜欢的传媒行业。

“我的偶像是柴静,我想去浙江传媒学院学新闻,做一名记者。”专访一开始,徐军谈起自己当初青涩的梦想还是有些羞涩。毕业聚会时,班里给每个人发了大一时写下的关于梦想的纸条,但徐军一拿到纸条,看到上面赫然写着“记者”两个字,笑了笑便毫不留恋地扔掉了,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梦想已经变了。

对于是否后悔最终来到影视制片专业这个问题,徐军笑着摇了摇头,看着窗外的树说:“大一刚来到桐乡校区时,校园里的树干还没有手臂粗,一切都是刚刚开始的,对于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也不是很清楚,内心很慌,但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为什么不去试着喜欢它,学以致用找一个和专业对口的工作呢?”徐军就抱着这样的想法,头也不回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微信图片_20180620200409

人间值得

“大学时期多参加些活动,不管它和你以后要从事的职业有没有关系,其实都会带给你看似不显山不露水的改变。”徐军从大一到大四,一直坚持的一件事情就是做志愿活动,从每周末的校青志志愿活动到献血活动、国际动漫节、互联网大会、G20峰会等等,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充实了徐军的课余时间。“虽然志愿活动占据了我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但经历过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经历的事,我觉得我是幸运的。”

在校青志组织的养老院看望老人志愿活动中,徐军负责带队,和那里的爷爷奶奶都很熟。每一次去,徐军都会和爷爷奶奶们聊很久,有一次去到那儿却发现一个奶奶走了,一个上周还和你聊天的人,就这样没有告别就再也见不到了,他在养老院里默默坐了一整个下午。徐军讲到这里表情有些难过,垂下头说:“当时感觉就像自己的奶奶走了一样,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从那时起,徐军更坚定了自己做志愿活动的信心,他觉得多做好事是值得的,不是有多伟大,只是心里会舒服。

梦想的宿命感

从大一暑假阴差阳错地去到央视实习,到正式成为远景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员,徐军从南到北,不断开拓着属于自己的人生路。大三拍毕业作品时,由于经费有限,他连续刷夜五天,每天顶多眯一两个小时,最后一天还因疲劳驾驶出了车祸。徐军语气轻松地说起这些过往,仿佛发生意外也不过是让他的生活变得更有趣了而已,他认为:“当这件事成了我的宿命,我就必须要做好它。”

剧组的工作强度很大,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但徐军觉得,既然是自己喜欢的事,就不会觉得累,就算身体疲劳,但心里还是很满足的。

微信图片_20180620200355

记者手记:

那天专访前,我先去听了徐军的讲座,白色T恤衫、浅色牛仔裤,再配一双干净的白板鞋,已经踏入社会的徐军全然还是一副少年模样。他最后一个上台,却没有任何焦躁和疲惫,一次次活跃着现场气氛,把他衣服上“及时行乐”四个字的洒脱豁达诠释得彻底。徐军说:“浙传有许多猫,可我们总不像猫一样悠闲的过一些时日。能像猫一样稳稳的、独立的、有趣的过活,才是浙传的这些猫给我们的期许吧。”在这里,也祝愿他能够一直有趣,活得自在坦荡。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