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热点 > 人物专访 > 新闻详情
毕业季?艺路有你——10级优秀学子陈婧赟专访
来源单位:设计艺术学院       发布时间:2014-04-14      

  又是一年毕业季,四月的浙传校园逐渐被一股怀念的气息所笼罩。此时的浙传学子,有的在迷惘,有的在感伤,有的却在踌躇满志、整理行囊准备远航。大四,给了还在享受大学时光的学弟学妹们太多的幻想,但无一例外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在那必将到来的一天少些迷惘、少些感伤,成为那个踌躇满志整理行囊的人。然而,希望与现实总隔着一条鸿沟,该怎样面对呢?在浙传毕业季这一方熠熠生辉的星空中,笔者有幸采访到了陈婧赟学姐这颗耀眼的明星,从她的浙传记忆中汲取启发与能量。

  陈婧赟是10级图片摄影班的班长,在网页中,笔者发现与“陈婧赟”这个名字联系最紧密的是“摄影”二字,而且作为一名在校学生,陈婧赟更获得了像“台北国际摄影节新锐学生组二等奖”这样的国际性大奖,而国家级的,省级的大大小小的奖项她已经赢得了不下四五十个。因为有所热爱才会有所成就,谈及与摄影艺术的渊源,陈婧赟说道自己的父亲也有这方面的爱好,从小耳濡目染的受了些熏陶,而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她也逐渐发现自己对色彩有着天生敏感,再加上摄影艺术在创作上与表达上的便利,所有的这一切使得自己最终选择了这样一个专业并最终喜欢上了它。
  随着所获奖项的增多,头顶上的光环也变得越大越耀眼。面对着它们,陈婧赟显得十足的平静与谦虚。在她看来,参加这一系列的比赛一方面是为了证明自我能力,另一方面又是为了寻求锻炼,这些奖项更多的是进一步加深自己对摄影艺术的兴趣与热爱。而她也坦言在这门学问上自己还有诸多的不足。
  让陈婧赟在意识到自己不足方面记忆犹新的是院长胡晓阳对她的一次教导,那一次陈婧赟参加了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摄影展并代表浙江传媒学院获得了一等奖,胡晓阳院长看了她的作品后评论到:“技术方面没问题,但深入看下去以后就缺乏更深层次的内涵。”也正是从那时起,陈婧赟对自己的作品开始了深层次的反思。逐渐的,她的摄影风格开始从以单纯表现社会、人文的技术摄影向以着重表现思想性的观念摄影转变。这个转变不仅仅体现在作品思想性的提高,还表现在对传统摄影技术的突破,尝试并寻求新的摄影方式。在这期间对陈婧赟影响最大的是参加了2013年台北国际摄影节。
  为了参加台北国际摄影节,陈婧赟花了一年时间进行作品创作。陈婧赟用镜头开始了她对社会,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作品《“结”——地铁众生相》正是带着一种强烈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表现方式赢得了评委的青睐,并最终使她获得了台北国际摄影节学生组二等奖的好成绩。在台北国际摄影节期间陈婧赟更接触到了许多优秀的摄影师与摄影作品,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方式都让她受益匪浅。
  专业的学习不仅要通过师长的教导,比赛的磨砺,更多的还要通过同学与同学之间相互的交流与学习。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陈婧赟对摄影艺术也逐渐有了自己独特的心得与体会。她特别提到了摄影师的职业素养问题,“国内的许多摄影师连同他们的作品带有很强的侵略性,他们与自己的摄影对象缺乏交流,比如说拍摄西藏的朝圣者,朝圣者的生活是很艰难的,但一些摄影师为了拍摄照片,一看到朝圣者,便不由分说地按下了快门,我觉得这是对摄影对象的不尊重。相反的,我在拍摄过程中佷注重与对象的交流,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了解他们所处的状态。一方面这体现了一个摄影师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才更真实,更具感染力。”
  的确,好的照片意味着更多的投入,也正因为如此,摄影已经融入了陈婧赟的生活,成了她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生活中,陈婧赟每天都会带着一个小相机记录每一个难忘的瞬间,这已经成了她的习惯。即便在天气不好的时候她也不会闲着。而摄影不仅融入了她的生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的生活。
  让陈婧赟感触最深的是与陈经纶体校的小朋友们一起生活的那段时间,为了拍摄孩子们在体校的生活状况,陈婧赟与小朋友们一起生活了两三个星期。这次经历深深感动了陈婧赟,她讲到:“当时我非常感动,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温暖,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己身上还承担着一份责任……”
  摄影中的陈婧赟是个尽职又尽心的人,她对笔者说:“摄影是一件孤独的事情,因为没有孤独你没办法全身心融入到这上面去。”
  回顾这还未完全过去的四年,陈婧赟向笔者简短地描述了她的大学生活:大一的时候积极参加学校活动与比赛,在大二的时候摒弃一些没有意义的社团而将精力转移到专业的学习中,到大三的时候则积极到一些报社和公司参加实习,大四准备考雅思以及准备留学事宜。陈婧赟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们应该开放些,要勇于尝试,多去接触更多的人和事,并且还要保持足够的好奇心,重要的是不要怕失败,要学会坚持。”而最后,当笔者问及回顾这大学四年是否有所遗憾的时候,陈婧赟学姐坦言:“我觉得自己跑到图书馆看书的时间太少了,学校的图书馆有很多好书,只是再没机会去看了。”
  每年的五六月份,栀子花开的时候,大学的校园都要送走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只有在这个时候,同学们才会真正感受到那种离别的的深刻和岁月的无情。然而,岁月又并非无情,至少它给人们带来伤感的同时也让我们收获了美好的记忆,记忆是何等宝贵,它或深或浅,或轻或重,却取决于每个人怎样对待光阴。怎样对待自己的光阴?怎样积极地面对自己的大学生活?笔者认为在这里,陈婧赟已经给了还在迷惘中的学子们一个很好的答案。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