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视角 > 新闻详情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浙江传媒学院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记录江河文化对话人与自然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       发布时间:2022-09-05      

原文地址:http://data.chinaxwcb.com/epaper2022/epaper/d7795/d8b/202208/127812.html


 自古以来,江河就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江河养育了人类,也孕育了文明。这个夏天,浙江传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伊(洛)河自然与文化遗产影像考察,走进河南洛阳,开启了一场“何以中国”的文化溯源,一次人与自然的深入对话。

  把课堂搬进自然,获得独特体验

  伊河、洛河,两条历史之河在中原腹地奔流,交汇为“伊洛河”。两河流域河川纵横、土地肥沃、四季分明的盆地,为早期华夏先民的生活之地,称伊洛盆地。它是河洛地区的核心部位,“中国”一词最初指的也是该地区。

  “带来自河南省的学生们深入了解家乡的江河和文明,这是考察活动选址的一大原因。”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老师石战杰是此次活动的指导教师,在他看来,把课堂搬进自然,在实践调查中能够获得独特的个人经验,而不是单纯获取课堂上的通用知识,对学生而言亦是宝贵的财富。

  本次考察团的成员中,有3名指导老师,此外有摄影专业、会展专业的学生5名。跨专业跨学科的团队组成,也是石战杰考量过的。他说:“学生都是河南的,趁暑假在家期间参加活动比较方便,不同专业的学生观察、思考、认识的角度不一样,互相交流学习也有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

  浙江传媒学院会展专业学生杨名玉是河南洛阳人,在接到考察伊(洛)河选题时,内心也犯过嘀咕。“我当时想,做江河文化,中国有那么多名江河,怎么也想不到会选伊洛河。”但思考起这条熟悉又陌生的家乡河流后,杨名玉明白了,“这是一条从小听到大的河流,但它的历史、文化我却并不了解,只有走近它,我想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

  于是,这条从杨名玉小学起就出现在自己作文里的河流,以一种影像记录的方式,再度回归到她的创作中。

  文献和调查结合,培养综合能力

  对活动的定位,石战杰认为,考察要在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综合社会、历史、文学、艺术、建筑等专业知识,以影像为主要表达方式,结合文字、绘画、书法等语言形式,注重个人主观体验,即“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通过考察重构伊河流域丰富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存在方式、传承方式与文化形象,为传播河洛文化、华夏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河洛文化遗产提供一份珍贵的视觉样本。同时,还要体现考察的文献性、学术性、艺术性。

  伊(洛)河自然与文化遗产影像考察团于7月21日出发,在此之前,团队做足了功课。行程路线为伊河源(栾川县)—陆浑水库(嵩县)—伊河湿地(伊川县)—龙门石窟(洛阳市)—伊洛河交汇(偃师区)。整个行程既可以感受自然风光,探索伊河全貌,又可以了解历史文化,感受灿烂的河洛文明。

  每到一处,考察团都留下了深刻的回忆。“我们鼓励学生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沉浸式感受当地的自然风光、人文特色。”石战杰介绍到,在龙门石窟,团队邀请了龙门石窟研究院专家作专题讲座,提升学生认知;在陆浑水库,带学生去小菜馆一鱼多吃,体验当地居民生活日常;在偃师区岳滩村,听村民聊“我在这里看护,不让学生下河游泳,不能死人不能出事”的责任。

  活动中,还吸引了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崔朝阳,他特地从西安赶来洛阳加入考察团。为期6天的行程,不同学校的老师、学生加入,也不断丰富着活动的内涵。

  丰富见闻和阅历,实现自我突破

  历经6天、聚焦5个点、行程265公里的伊(洛)河影像考察,区别于旅游观光,考察团的学生们在活动中都带着自己的任务,多看多听多思考,增长见闻,丰富阅历。

  “考察行程非常紧凑,大家每天都会分享当天成果,记录收获,活动结束后要形成完整的总结报告。”石战杰表示,关于活动的摄影作品集,考察团学生正在设计排版中,画册内所有照片、文字都来自团队成员。此外,他还让学生们挑选一幅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作为礼物送给行程中给予自己帮助的人,以此学会感恩。

  摄影专业学生李夏冉在此次考察实践中担任队长。“大到整个活动的行程规划,小到每天的吃饭住宿,每天都会想下一步要做什么。好在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信任,同学们也很支持。”李夏冉认为,这次活动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提升了自己和老师同学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也深刻感受到集体活动、合作交流的乐趣。“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和当地人打交道,和陌生人聊家常,对我的沟通能力帮助特别大。”

  在杨名玉看来,这一路也是收获满满。“我尝试自己拍摄照片,学习如何用摄影来记录世界、表达自己,并进行传播。”杨名玉表示,目前她正在构思关于此次活动的摄影展,还计划制作明信片等周边文创作品,扩大传播力度。“想让大家看到伊洛河的多面性,还在考虑用数字技术把摄影展做得有互动,更有趣。”

  2022年的伊(洛)河影像考察暂告结束,石战杰表示,2024年将再次组建考察团续江河文明。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