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视角 > 新闻详情
美术报公众号:春水如蓝——钱塘江诗路影像展开幕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21-04-16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K9O0WRoHaJAfEFoWIGkDaw

今天(4月15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杭州钱塘江文化节之“春水如蓝——钱塘江诗路影像展”在浙江展览馆开幕。

图片关于钱塘江的当代视觉样本

关于钱塘江的当代视觉样本

如何来形容这次展览?用三句话可以概括:

这是一次以田野影像考察的方式,经过一年时间反复行走才集成的影像展。

这是一份关于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当代视觉样本,也是一份富有诗意的礼物。

这是一场深入挖掘“钱塘江文化”,助力打造“诗画浙江”品牌的创作传播活动。

钱塘江诗路文化带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全省四条诗路文化带中线路最长的一条,蕴藏着极丰富且宝贵的文明财富。

展览现场

作为展览的策展人,浙江传媒学院教师、浙江省摄协副主席傅拥军从去年的7月就启动了策划:“我们启动了钱塘江影像考察创作营项目,对钱塘江影像进行一次全面拍摄、搜集和整理,为浙江母亲河创建一份影像档案。”钱塘江影像考察创作营是从全国各地集结了23位跨学科的影像创作者,从钱塘江源头——开化县出发,沿着钱塘江唐诗之路,经过500多公里的行走,搜寻、整理、创作了原版老照片、静态图像、纪录短片、影像装置、声音风景、场景交互、手工书展、田野笔记等影像作品。

“这次钱塘江诗路影像展,是钱塘江影像考察创作营和钱塘江流域各地群众共同创作的成果,是钱塘江诗路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生动展现了钱塘江诗画气质与文化胸襟。”上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5个部分,述说百年故事

本次展览分“江影流光”“见山望水”“勇立潮头”“田野行走”与“诗意栖息”五个单元,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述近百年来“母亲河”畔的江河巨变、人世沧桑。

展览现场

第一部分“江影流光”单元展出浙江大学视觉传播学者、影像收藏者徐忠民收藏的十多年的钱塘江老照片。

沿着展线,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有百年前新安江源头考察摄影集,有三四十年代私人游历钱塘江流域的风土民情记录,有私人相册里的钱塘江留影集锦、抗战烽火中的钱塘江大桥、六和塔下的之江大学,有新中国第一代摄影记者记录的钱塘江流域“人与土地”主题新闻照片,有照相馆师傅手下的钱塘江畔人和事,以及徐忠民自己三十多年前拍摄的关于故乡与水的钱塘江主题照片等。这些充溢着岁月流光的原版照片蕴藏着丰富的历史细节与纹理,可以感受百年来的江河巨变、人世沧桑。

在这一部分展览的最后,我们能看到动画《钱塘江古地图》。

第二部分“见山望水”单元以艺术视角呈现“绿水青山”,通过山、水、虫、鸟等影像展现当下钱塘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对大部分影像考察队员而言,过去一年的沿江行走与调查,是他们第一次真正亲近这条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国河流。

汛期钱江源山水奇异而狂暴的美,有种致命的吸引力。雨后的钱江源又是一派前所未有的清澈、宁静、开阔,氤氲徘徊在江面的雾气,让人如临仙境。他们在7月这个钱塘江最变幻多端的季节里进入并领略了她独特的风姿面貌。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认为,“对一个地方生动或逼真的描述,也许就是人文地理学的最高成就。”而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没有哪种艺术形式比影像拥有更强大的现场见证的力量。本单元选取了钱塘江两岸的山水风貌,以及钱塘江流域的动植物影像(录像),以此管窥钱塘江流域整体生态状况,邀请观众一起观察、思考、探讨人与自然的新关系。

展览现场

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而钱江两岸的新时代浙江人则争当时代的“弄潮儿”,他们乘风破浪,引航前行。第三部分“勇立潮头”单元用24幅钱塘江长卷呈现“重要窗口”,选择了居住在钱塘江两岸的15位普通人的故事与梦想。他们都来自于平凡的岗位,其中有90多岁的老党员、基层干部、公司职员、返乡创业青年、退役军人、公益人士与普通渔民。他们获得了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杰出青年等各种荣誉称号。展览将通过人物肖像、口述文字等形式,展现这一批新时代浙江人的“弄潮精神”:如杭州28路公交车司机孔胜东,如96岁老党员胡兆富,如浙江淳安下姜村党总支书记姜丽娟。

展览现场

第四部分“田野行走”单元,是钱塘江影像考察创作营经过长达一年的田野调查、工作坊授课与影像创作,为钱塘江创建的一份系统性影像档案。钱塘江流域的渔业生产和生态、钱塘江上往来穿梭的货运船、钱塘江上跑船人家的生活与精神世界、钱塘江边一位普通农民画师的艰辛历经、钱塘江边的16条最美的跑道等,涵盖了钱塘江流域的水文、地理、生态、建筑、方言、民俗等方面。

展厅设计复原了游埠古镇的电影放映空间与竹制品集市,观者可以坐下来,欣赏一部“乡村电影”,阅读一本创作营成员精心制作的手工书。此外还用影像化的手段“复原”了钱塘江古村落的戏曲砖雕。为了让更多人体验小孔成像,用自制针孔相机拍摄太阳轨迹的衢州摄影师陈晓峰将在展览现场开设工作坊,指导大家制作一台属于自己的针孔相机,现场拍摄照片,现场暗房冲印照片,体验传统的黑白暗房。当然,还可以参加站立挑战赛,在持续曝光10天的照片中,你能为这张照片贡献多少“人像”?

展览现场

最后一部分“诗意栖息”选择了富有诗意的影像名家的作品,通过影像探索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日常生活之中的诗意精神。纪实摄影师、前路透社首席记者王身敦的《漫游钱塘江》系列,在最平常不过的生活画面中捕捉寻常日子中的诗意;36年前,来自钱江源头的衢州开化四位青年邱建华、吴卫防、郑朔昉、许采林自发组织、自制皮筏进行“钱江行”摄影采风活动,沿途拍摄照片1千余幅,本次影像展会展出一部分当年的照片,展示曾经的钱塘江风景与人情;开化影像艺术家恒父对水情有独钟,作品《云水居》所展现的虚实相交的云水世界是他心中的桃花源;长在兰江边的丁伯乐20年来持之以恒拍摄家乡兰溪,动情抒写黑白影像诗篇《南门头》,为观者徐徐展开一幅钱塘江边传统江南小城兰溪数十年的风貌与人情;青年影像创作者陈浩的动态影像《义乌剧场》,是以商品贸易中人们之间的多重关系为剧本,创作的一系列颇具意味的演出。

展览将持续至4月25日。

部分作品欣赏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