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视角 > 新闻详情
小时新闻:70岁新闻学老教授李良荣,讲述70年高校传播学变迁史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19-09-29      

2019年3月19日,著名新闻学教授李良荣,正式出任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对于这次选择,他说他是为幸福而来,“当教师是幸福的,工作是幸福的”。

在此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今年70岁的他说,记录并见证新中国70年的发展是最幸福的,“我热爱我的祖国,热爱这片土地,我相信我的祖国将会越来越强大,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6.jpg

李良荣在学术研究中的主要经历是探索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新闻改革,在上世纪80年代,他首先把信息概念引入新闻工作;90年代,他提出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在新闻界产生重大影响,成为新闻界的行语。

他写出建国后国内第一本《新闻学概论》(1985年福建人民出版社),成为当时国家教委的指导教材,被全国30多所高等院校新闻专业选为教材;他写出国内第一部《宣传学导论》(1989年福建人民出版社),成为全国许多宣传干部的案头书;他写的《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1985年福建人民出版社),流传甚广,影响很大。近年来,他又致力于西方新闻媒体的研究,出版了《西方新闻事业概论》(1997年复旦大学出版社),成为全国新闻学研究生的教材。

最近10年里,李良荣还致力于网络与新媒体研究,出版了《新媒体研究》专著,《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网络空间导论》等教材,主持了“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报告((2014)(2015))” “互联网与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等大型调查,完成了全国性大型调查“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

3.jpg

>>>顺应发展浪潮 从门外汉到领路人<<<

李良荣出生在浙江宁波的一个小山村。年轻时,连“新闻”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考上了当时非常难考的复旦大学新闻系。

1968年,他毕业分配到江西吉安地委宣传部工作,对新闻工作越来越熟悉和热爱。

工作十年后,他又考上了复旦大学新闻系研究生,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回顾求学历程,李良荣说:“我很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学校,我从宁波的小山村里走出来,赶上了国家发展的好时机,通过努力乘风而上才取得今天的成绩。”

求学时期的李良荣 .jpg

(·求学时期的李良荣)

国家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新闻教育事业迅猛向前。李良荣告诉记者,改革开放是新闻传播学发展的重大时间节点。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全国开设新闻系的大学只有3所,在校的新闻系大学生不超过100人。而到了1983年全国新闻教育工作座谈会召开后, 在相关部门的扶持下, 新闻教育迎来了发展的热潮,全国各重点大学纷纷增设新闻系或新闻专业,1983年全国设有新闻专业的院校达21个,共有新闻系 (专业) 教师518人, 学生共计2814人。

“而这仅仅是新闻教育事业量的变化,质的飞跃在于教材。”1985年,李良荣写出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第一本《新闻学概论》。

这本书不仅体例完善,引用详实,内容更是极其精炼。到今天,这本新闻学子的入门教材已经更新到第六版,2018年最后一次修订时,李良荣站在时代的高度,为互联网冲击下的中国新闻事业重塑发展方向,并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介绍了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新模式,提出学科建设新构想。

二十一世纪以来,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面对技术的不断革新和业界的剧烈变动, 以李良荣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界学者不断调整自身,在教育理念、专业设置、教学课程等方面开展变革。

回顾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李良荣用了高度发展、高歌猛进、日新月异这几个形容词来表达自己的自豪之情。

5.jpg

>>>执鞭数十载 仍是少年心<<<

“我给你们知识,你们给我青春,让我永远不老,永远思考问题。所以是学生给了我动力、问题、研究的方向以及学术青春。”李良荣说,他特别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是他的研究命题。

浙传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欣曾是李良荣的学生,回忆起在李良荣老师门下的日子,她说:“我们关系非常好,他对学生都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这么多年,我已经习惯有这么一位老师、长辈。”

读研时,李欣和同学们每周都会在李良荣家里上课,李老师会自己下厨做宁波菜,“就好像一家人一起聚餐,吃完后我们再热烈探讨学术问题。”

自1994年起,李良荣教授一直担任由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编写的每年一本的《中国发展报告》主笔,他写的部分结论总是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他写好一篇论文时,心里会开心,但同时也会感觉到自己的不足。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和进步,5G技术的出现让李良荣教授感叹变化太快了,但他仍在不停追赶社会的发展。

“我反复地和学生们说,李老师绝对不是天才,绝对不是什么答案都知道,而是永远在探索中。”李良荣说,“我从不把学习当成一件苦差事。有一本好书可以读,有可以研究的论文可以写,是幸福的。”

7.jpg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勾画未来蓝图<<<

任职浙传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后,李良荣承诺将每两个礼拜举办一次学术沙龙,用来和老师们探讨学术问题。这也是他给自己定下的一个目标:打造一支学术团队,提升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们的学术水平。

通过半年接触,李良荣觉得学院领导班子非常融洽,大家心很齐,做事情非常积极。教师们关系好,有了成绩相互鼓励,遇到困难相互帮助。“在这样蓬勃向上的团体之中,不管是做学术还是搞教学,大家在一起都很开心,这是让我感到幸福的地方。”

作为一院之长,对于学院的未来蓝图,李良荣也提出了更宏伟的计划:“要让浙江传媒学院的新闻教育走在全国前列,让学生走到哪里去都不逊色。”

为此,他进行大幅度的课程改革,构建适合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体系,“学生在这里学习,我们要培养他们毕业后在社会安生立命的本领。”

李良荣强调,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的培养内容,不仅仅是采写编评摄等技术上的要求,更是思想和技术的结合。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李良荣给新闻学子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要有社会责任感,为人正直,“没有这一点,你光有技术做不了好新闻”;第二,要有敏锐的眼光,“抓得住问题、抓得住镜头、抓得住新闻”;第三,永远保持学习,“大学只是学习了基础,给了学习和思考的方法,这是远远不够的”。

原文地址:https://www.thehour.cn/news/310781.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