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书评 > 新闻详情
公馆里的奋力自由
——读《家》有感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18-08-07      

“我不是为了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起我拿起笔来。我写《家》就是在挖开回忆的坟墓。”这是巴金在回忆写作时所说的话。看过巴金先生《小狗包弟》、《大堰河,我的保姆》。再追溯到巴金先生的前半生,便能深深体会到他对旧社会的愤恨。巴金先生就好像书中的觉慧,他似乎借着觉慧的口、觉慧的肢体、觉慧的思想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批判。我甚至觉得觉慧就是巴金先生。幼时的巴金先生被迫目睹着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得到悲惨的结局。因此巴金先生写小说的时候仿佛在同这些年轻人一起受苦,一起在魔爪下面挣扎。可是在即便是在看完不同人物悲惨命运之后,我却依然从中感受到巴金先生对青春的热爱,正如他自己所说:“青春是个美丽的东西”。

在读家的过程中,我赞叹巴金先生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觉新的双重人格、觉民的忧郁和谨慎、觉慧的激进和勇敢,梅的悲观、琴的软弱、许倩如的先锋、瑞珏的温柔、鸣凤的善良和单纯等等。每一个人物,即便是被高家赶出去的仆人,读者都能清楚的感受到人物内在的性格

《家》的创作一定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就如曹禺先生在创作《雷雨》的时候。1931完成至今,在那个抗战和封建制度并存的时代,这本书是巴金先生抗议的途径。当年27岁的年轻人,能写下这样的作品,总让我联想到曹禺。而这中间的原因,我想正是时代环境带来的心理。他们的相似让我赞叹,在那样的时代,年轻的力量。

《雷雨》中我为人物命运无法扭转而悲痛,同样《家》一书中也可以找到类似的效果。我很喜欢巴金先生在人物的心理描写上运用大量的笔墨。那一字一句,好像就刻在我的心里。不仅如此,在整个故事的构成上,巴金先生将悲剧放在年轻的一代的同时,也不忘同情上一辈人的无奈。这样不仅仅是在写一个关于封建之下青年人如何反抗的故事,而且也凸显出时代矛盾中,每一个人如何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来,每个人都能在书中感受到不一样的复杂情绪。

《家》中人物性格的设定是一大亮点,人物使命的设定同样也是十分精彩。梅,琴,瑞珏,鸣凤,倩如是具有不同使命的女人。觉新,觉民,觉慧也是三个不同使命的男人。和《雷雨》不同的是他们没有那样超越人伦的复杂情感,而相同在于,他们都在反抗与放弃中徘徊。矛盾便是最好的力证。最具矛盾感的莫过于觉新和梅这一对了。全文中觉新的部分,让人的心上总是悬着一块石头。“纠结”两个字是我最大的感受。这不仅仅是社会背景所导致的,还包括人物性格。书中周氏说:“你和觉新,一个太不听话,一个太听话。”觉新是完全可以做自己的,他完全可以说“不”,可他却从说不出口。以至于爱情,婚姻,亲人,他都没能把握住。他天生有一种妥协性,让人感受到他的懦弱。梅也同样如此,生了病不去治疗,总是觉得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最后郁郁而终,这和觉新在某一程度上是十分相似的。而这样的组合,在封建教条之下,是不堪一击的,也是最能引起读者同情的。同他们两人中,最能看到封建社会中的家长制的迫害。

与之相反的,就是觉慧。他身上的反抗,几乎偏执的叛逆总有一种大快人心之感,在觉新的压抑后,在看觉慧,不禁会爱上他反抗的那股劲。他被带上“人道主义”的帽子。而这是从骨子里就和众人不不同的地方。这也和故事的结局相呼应,具有合理性。鸣凤与之的爱情,是擦肩而过的。这样的巧合,更具有不确定性,便也更凸显悲剧性。面对这样的打压,兄弟之间的反应不同,一个只能认命,一个惊慌犹豫,一个就是倔强。在觉慧身上,他和倩茹就是激进的一派。而觉民和琴也是中立的一派,保守的一派也是大哥等人。他们每个人都代表着社会不同的群体,他们的思想正是复杂社会的动荡体现。

他们本是一代人,但是这样的一代人却有着不同的分化。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巴金先生并没有明确地指出对觉新的讨厌和对觉慧的喜爱。他是在表达对青年的爱。他留下的结局是觉新的觉醒,和觉民的好结局,觉慧的新世界。未来一片,没人知道会怎样发展,因为笔在这停了。但是,每一个读者心里不禁都会感到和巴金先生同样的心理,那就年轻的力量,青春的美丽。

最后,好似每个人都走出了公馆,又好似还需要继续斗争。但是巴金先生留给我们的,不单是遐想,还有留恋和美好。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