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书评 > 新闻详情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与地坛》书评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4-05-30      

从高中就觉得史铁生这三个字有着别样的吸引力,直到拜读了令我神往已久的大作《我与地坛》,我知道我已经被一种强大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从《记忆 印象》《史铁生散文选集》到如今的《我与地坛》,我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那份崇敬之心---坦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究竟是地坛造就了史铁生,还是史铁生成就了地坛?我们已经无法再做任何口舌之辩。在那片心灵的僻静处,史铁生悟出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向以痛吻他的世界回报以歌。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僻静的去处,去问天,问地,问自己,正如史铁生坦言:这也许是命运的潜心安排。

对于地坛,满院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躁动,细细碎碎片刻不惜。这就是最真实的记录,院子破败但是不荒芜。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任谁都不能改变的东西被那个灵魂的使者参透、彻悟然后释怀。他沉淀了作者太多的悲愤与不甘和那绵绵的思念。在这里,他迷失了自己,然而又重新找到了自己。无疑是地坛给了作者重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我把这归结于命运的苦心安排。地坛的春夏秋冬都带着别样的魅力在作者的凝想中、彻悟中进入一种蝉翼的世界。在这里,作者把自己伪装又把自己释放,去沉思和冥想。形形色色的人都因为地坛被赋予了一种安静与欣喜。在这里,史铁生不断地遇到的一个个熟悉的陌生人,观察他们的故事,彻悟自己的人生。那对已上了岁数的夫妻,那个爱唱歌的青年,那对有情义的兄妹,那个智障的儿童,一个真正的饮者,一个捕鸟的汉子,一位中年女工程师.....他们每天在地坛的未知角落相遇,各自释放自己的心灵。这些不得不说都在作者的笔下有了一种别样的缘分。深味那疼痛的滋味在这里与地坛相拥,在我的意识观里,我自私的认为只有史铁生才配得上如此岑静的地坛。或许把这归咎为我的执拗吧。

提到《地坛》,也就不得不提他的母亲——那个隐忍无私的妈妈。作者在文章中用娓娓道来的口吻让我们感受文章流露出的深深地怀念和遗憾。在最狂妄的年龄失去了双腿,又罹患尿毒症,你可以想象这种悲哀。于是母亲成了他的发泄对象。“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与其说这是母亲对他的唯一要求,其实倒不如说是请求。许多年以后作者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才深刻的体会到那种无言的痛苦与悲哀。其实灾祸承受最大的不是自己,而是母亲。当作者的第一篇小说发表后,来到母亲的墓前,才发现,子欲孝而亲不在。这样的一位母亲,注定是一位苦难的母亲。佛告诉他: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这似乎是一种安慰,但也的确获得了认同。可以说《地坛》不仅仅是作者人生彻悟的结晶,也是自己对母亲的一个交代。

终究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地坛给予作者命运的安排,常让作者感恩于命运。面对生活给予自己的苦难,正如他直言: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请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人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的确,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不想、不看、不听、不说或许是一种解脱。“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看到用这样通俗的话语来解释死亡,我心中隐藏的那份崇敬之情再次泛滥开来......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顽疾还是健康,无论你是什么地位。经历了怎样的坎坷,总有那么一些深处在等着你的填补。我们都是在自我救赎的过程中来参透某些讳莫如深的哲学人生。假若你没有参透,也无需失望。史铁生在地坛里告诉我们:设若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总有一些人被留下来,但没有任何一个人只是独活的如一座无人问津的小岛,多多看看这个世界,总有你想寻找的美好。置身在作者慢慢的倾诉中,我已经无法自拔,被一种文字的魅力所吸引,被一种崇高的人格所震撼。是岁月带给了他坚强。

文章的最后,作者这样来归纳自己:

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活在物外,超然洒脱,孤岛不孤,自有天意。

遇见你,遇见你和地坛,我们相忘于江湖。

(责编 邱纯儿)

文章作者:先锋通讯社(桐乡)记者赵莉莉 编辑者:李莹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