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书评 > 新闻详情
上善若水——读《海蒂》有感
来源单位: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文明办、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4-06-19      

记得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去买书,挑书的时候,父亲看到了《海蒂》,便推荐给了我,他告诉我,这书他小的时候读过,他说:“要成为这样的人,要学习她为人处事的方式和性格。”我看着封面上那个有着一头卷卷的金色短发,脸蛋红扑扑的姑娘,点了点头。

幼时的我,并不能理解父亲的意思,看罢这本书,不过觉得海蒂是个乐观、善良的小姑娘,反而更被书中阿尔卑斯山的风景和爷爷给海蒂准备的美食和阁楼上的小床所吸引。

现在在看这本书,突然明白了父亲为什么希望我成为这样一个女孩,朴实、单纯如同矿泉水一般,待人真诚热情,而那种真诚,是有魔力的,它可以感染一个人,使一个不被世人理解的叛逆老头,变成一个和蔼的邻家老爷爷,可以让一个有腿疾的深闺千金,树立起信心,最终从轮椅上站了起来,这样的一个人,才是父母希望可以成为的人,不一定是大富大贵大势之人,但一定是个幸福的人,也能让周围的人感到幸福。

上善若水,海蒂的善,也大概如一泓清泉一般。海蒂的爷爷阿尔姆大叔,在海蒂来之前,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而如同所有孤老头一样,阿尔姆脾气古怪得不行,没有人乐意与他打交道,村子里流传着关于他的传说,他有着不羁的过往,本是大农场主的长子,却吃喝嫖赌败光了所有家产,气死父母,兄弟沦为乞丐,而他也经历了丧妻丧子之痛,还背负着人命。这样的人,注定不可能与村里的人和睦相处,海蒂问爷爷为什么鸥鸟会不停的叫时,他不失巧妙而又略带伤感的回答:“那鸟是在嘲笑山下的人们。村子里那么多人坐在一起,互相间不和睦,所以,鸥鸟就嘲笑他们。”村子里真的不和睦吗?至少在海蒂爷爷看来是这样的。从后来牧师及村民对他的热情来看,不和睦不过是他一厢情愿的说法。从他的人生经历来看,曾经的富庶生活沦落到如今这般地步,除了对过去生活无比悔恨外,更多的是羞辱与自责。他深陷于这样的罪恶感中不能自拔,因而他总觉得周围的人都戴着有色的眼镜审视自己,他自己没有勇气去改过,面对现实他选择了逃避,选择了孤独。

而海蒂,把这样一个内心背负着那么沉重过往的人,从内心的阴霾中拉了出来,海蒂的天真、阳光、善良和那份勇气,感染了这样一个孤老头。任何一个人都会犯错,任何一个人也不会十恶不赦。渴望与人和谐相处是人的本能,而爱则是人迟早会流露出来的天然的真情。海蒂在使爷爷一步步走出黑暗时,也使自己收获了一份弥足珍贵的爱。德蒂并非不爱她,只是爷爷的爱更加浓厚,更富魅力,因为他是细腻的,体贴的爱。唯有如同青萍之末的细节才最能彰显博大无边的爱:为海蒂精心铺好床铺,夜里几次查看孙女睡的可好,用雪橇送她下山时把她紧紧搂住……在这些细节里,爱得到了最自然的流露,以至于当村里人偶然瞥到其中一隅时,不禁惊讶万分,把这当作新闻来传播:“那个不近人情的人,居然对小女孩这么好!”

细节给人的震撼往往大于那些明显而突兀的东西。因为细节里面不会有什么矫饰。然而,爷爷对海蒂的爱却不仅限于此,它的魅力更在于一个耆老与垂髫跨越年龄的障碍而产生的心灵的触碰。海蒂作为一个小女孩,自然难以主动触碰到爷爷成年人的心灵,她只能以其善良纯真的笑容与泪花,去潜移默化的感染爷爷几近枯萎的心。而爷爷的心虽然如其手掌般一样干枯,却依然埋藏着一颗翠绿的种子。在海蒂清泉的滋润下,它迅猛发芽,并长成一棵大树,成为海蒂时时眷恋的庇护之所。

海蒂,对于阿尔姆来说,无疑是一次新生。一个孤独者,面对一个天使般的小女孩,似乎更容易对她产生珍爱之情。当德蒂把海蒂带走后,他重获的希望被无情击碎,自然就更加的暴戾与古怪。等到海蒂重新回来时,这一几近绝望的失落感,便陡然上升到无限的幸福感,从而情不自禁的鼓起面对生活、融入社会的勇气来。

世事无常,命运乖违,许多人成了世俗的牺牲品。面对世间层出不穷的种种诱惑,他们自甘堕落而又自觉内疚。阿尔姆大叔便是这样一个象征。海蒂的到来,对他来说自然意义非常,他终究下了山与人们生活在了一起。

生活中,真正能做到像海蒂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即便有心提醒自己,却也很难做到。于是我们更需要读这样一本书,从作者虚无的情节描写当中,尽力寻找到那一份被遗失很久的真实。而犯过错误的人,更需要一个海蒂,能带他们,走出内心的沼泽,这样的人,总能让人感到光明。

文章作者:陈烁 编辑者:李莹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