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书评 > 新闻详情
美是开始 爱是永恒
【书评】读《精神明亮的人》有感
来源单位:电视艺术学院       发布时间:2014-11-28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位智者,一位诗人,一颗良心,一个浪漫而冷峻的同时代人。”吴散人在序中这样评价。而我,对这本书最深的印象却是许多对比,大家与普通人,成人与儿童,医生与病人,东方与西方……王开岭用他敏感深邃的文字揭示着我们生活的细节,似乎是在批判,又像是在追求着什么,追求精神的明亮。

翻开第一辑,便读到了福楼拜的那句“我每天看日出”,之后,便又翻到了《金蔷薇》中提到的“最好看的霜”,我的内心就如作者所说“被猝然绊倒了”。惊讶之余,却又感到一阵泄气,因为作者随后提到的普通人所对待自然的态度却与大家们截然相反。他们为生活疲于奔命,争先恐后的去欣赏被设计好的“美”,他们放弃了早晨,放弃了身边美丽的细节,也放弃了追求精神的明亮。我们的身边从不缺少美,却缺少去追求美的的心。也许这并不值得我们奇怪,在这个物质先行的世界,我们可以忽略月亮与月球的区别、忽略星空与太空的区别,谁又会去注意日出,去追求那最美的霜呢?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忽略的呢?哦,也许不是忽略,而是麻木。就像医生面对病人的无助、生死却感到习以为常的麻木。这样的麻木,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交出美好的元素与品质换来的逻辑技巧与策略所造成的。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孩子会为无助的幼猴而哭泣,而大人们却熟视无睹。我忽然明白,为什么作者要在封面上写上 “让灵魂从婴儿做起,像童年那样,咬着铅笔,对世界报以纯真、好奇和汹涌的爱意……”发现美、珍惜美、爱护美,这是他追求的境界,纯净质朴的境界,精神明亮的境界。

精神明亮的人,追求对自然之美的享受,更执着于对生命美学的探究。只是在有人不断追求精神的满足时,却仍有人被物质所困住。我们身边,更普遍的每天努力工作供房供车还要养活老小的普通人,或者是那些自命不凡和矜持的要靠好几个人养活的有权有势的人。于是,自然失去了森林,而他们失去了童话。该庆幸,我们的生活还是有这样的人,守护着美与纯洁的人。

邓丽君在十几年前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却至今仍被许多人奉为偶像。我想,就是她那种纯洁如春的精神将她40多年人生变为永恒的吧。没有人敢否认她的美,那种超凡脱俗、充满自由的美,更没有人敢否认她的歌声对一代人精神的洗礼。难怪连黄健翔都要说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有邓丽君的歌声,是神赐的福祉。

“如果不相信灵魂不死,我们何以堪受这样的悲恸与绝望。”这是作者在记汶川地震的那篇文章中的题记。感受到这句话中一种面对生死的坚强,但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情景,却无法再深思下去。只是,当作者的文字,将汶川地震中的一幕又一幕展现在我眼前,当杨云芬为将获救的机会留给更多人而自杀,当一名乞丐捐出所有的碎币,当一男子平淡的对记者说“我们活下的要好好活”,当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上演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灵魂不死。就如王开岭所说:“即使不能飞翔,即使还要匍匐,也要一厘米一厘米地前行。”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追求生命之美的脚步,更没有什么打败明亮的精神世界,即使是死亡。

美,不会消失,只要我们去发现,她就是永恒;生命,没有结束,对一个精神明亮的人来说,任何磨难与选择都可以作为开始,包括死亡。

文章作者:沈城凌 编辑者:黄田心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