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影评 > 新闻详情
真实的黄土地
-----浅析《光棍儿》
来源单位:党委学工部(人武部、学生处)       发布时间:2013-12-09      

正当人们在由《老男孩》和《那些年》等影评所开创的怀念青春的类型电影中不断地回忆自己的曾经时,一部独立电影《光棍儿》在网络上火了起来。当人们已经快要对高富帅和白富美们的故事看得不耐烦的时候,《光棍儿》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说它是电影罢,但从没见过这样可以让很多农民来演戏且可以演的这么真实的电影,说它是纪录片罢,但它确实是一部电影。而它所反映的主题与思想,也都是在以往的电影里几乎没怎么出现过的。在大众的心里,农民一直是憨厚朴实、勤劳勇敢的庄稼人的形象,很难让人把他们和“性”这个字联系到一起。虽然说,性在城市里是如此的普遍与常见。

影片《光棍儿》在开头的第一个镜头到结尾的最后一个镜头,整个画面基调以黄色为主,这种黄,是只属于黄土地的、最真诚最朴素的黄色。对于从小便生长在大西北的人来说,这种黄色是故乡的颜色,是最贴近于自然和世界的颜色。除此之外,影片中大部分镜头为固定镜头,运动镜头的数量较少,对于顾家沟里土生土长的新生导演郝杰来说,摄像机也许只是一副虚幻的眼睛,上天用来观察人间世态炎凉、生老病死的眼睛。所以才会如此的平淡、镇静与冷漠。

有位电影评论家曾经发表过这样一种观点:演员作为一种会活动的道具,也是画面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在《光棍儿》中,除了导演本人客串的大学生外,其余的演员几乎都为本色出演,且都是农民。在拍电影之前和拍电影之后,该种地的还是种地,该摘瓜的还是摘瓜。正是因为这些农民,才会让这部电影拥有极其卓越的真实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在《演员的自我修养》里面说过:演员的表演就应该是最本质的生活。

在看电影时对声音较为敏感的观众应该可以发现这部电影从头到尾几乎都是在说方言。在众多说着标准播音腔的普通话的电影中,《光棍儿》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方言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不论是顾家沟本地人还是其余地方的人,即使这种方言根本一句都听不懂,但还是会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亲切感,这种亲切感,便是中国人内心深处存在的对故土的想念。除了人物对话用方言之外,还不能让人轻视的是同样用方言演唱的带荤的二人转小段,曲调朗朗上口,但词句却不堪入目。而正是这些不堪入目的荤词却让光棍儿们拥有少有的关于性的乐趣,尤其是当老杨买来的媳妇被俏三抢走后独自在炕角愣愣地听着电视上的荤段子时,此时的这种行为便是老杨性欲最满足的方式。

郝杰的《光棍儿》与陈凯歌的《黄土地》相比,相同的是黄土地的景,不同的是却是黄土地的人。《黄土地》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而在不停地进行说教、宣扬,而《光棍儿》却以人内心最隐私的“性”为出发点,讲述了一群寂寞空虚的老光棍儿们由“性”而引发的搞笑趣事,甚至出现了一个农民大伯进城找妓女打炮的段子。正是凭借这种观众从未体验过的冷幽默,导演郝杰才可以凭借《光棍儿》一炮而红。有人这么评论他,说他是一个敢于向中国电影发起挑战的一个人。暂且不猜测郝杰与他的《光棍儿》以及之后同样与“农村人的性”有关的《美姐》究竟能够走多远,就单从这种敢于挑战传统观念的行为是很值得梦想着成为一个电影人的我们去思考、去学习的,中国电影需要源源不断的、充满活力的年轻力量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发扬、壮大。

文章作者:杨启琛 编辑者:唐佳丽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