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影评 > 新闻详情
【影评】浅析贾樟柯电影《无用》
来源单位:媒体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14-10-10      

现如今,普通的电影观众似乎都已经患上了“好莱坞梦幻上瘾者”。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正慢慢从电影本身所折射出的内涵转向表层的视觉效果。而电影市场的确正悄然地强化着某种改变:创新与尝试的最终目的似乎就是为了利润。

但总有人不甘随大流,坚持自己的小众路线,矢志不渝的传达自己所要表达的人文主义的终极关怀。导演贾樟柯就是一位不愿身陷俗流的艺术家,而他的电影《无用》也恰巧是这样的一部电影。

电影《无用》采用的是三段式的叙事方法,并且首次尝试记录与剧情相融合的拍摄访法。影片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物质“衣服”出发,将中心人物、著名女服装设计师马可与矿区平民裁缝、现代化制衣流水线上的工人自然联贯起来。

电影第一部分,导演仅仅用简单的镜头切换,用最纯粹的方法记录了制衣车间流水线上工人的生活。此部分只有在工人看病时与医生之间简单的几句对话,其他场景都只是无声的空白,只有机械运作所发出的声响作为永恒的音乐。然而,就是这种最平常的方法,赤裸裸地将流水线工作的无聊、压抑、死板与枯燥呈现在观影者的眼前。

第二部分,也是电影最精华的部分。巴黎的时装设计师马可对服装设计具有独到的见解。她总是选择那些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寻找创作灵感,包括山区和高原,感受当地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对我来讲就像一个失忆的人,慢慢地回忆起自己以往一些经历的感受。”她总是谦逊地称自己为基础创作者,自己作品的精华部分是大自然所赐予的。她自创的品牌“状态”的一个系列“无用”,完成手工的缝制后,将其埋于地下,让时间来改变它们的状态。她带着“无用”系列,在国际舞台上声名远扬。

在马可在巴黎时装周大获成功以后,导演贾樟柯把镜头迅速切换到山西汾阳人生活中最细腻的“衣与人”原始朴素的关系。由于服装的批量生产,手工生产收到了强大的冲击,有人选择了坚守,也有人被批改行,为了生计钻进危险漆黑的煤窑。就像高尔斯华绥《品质》中的格斯拉一样,拥有高超的手艺却最终淹没在工业革命批量生产的大潮中。

倘若贾樟柯只满足于用自己的镜头记录马可崭新的设计理念,仅仅记录最顶级的艺术创作的过程,为它最终的大放光彩而拍手叫好的话,那么这部纪录片就没有如此高的艺术造诣。单纯的叙事堆砌只会造成观众审美的疲惫。而现在,贾樟柯用服装车间的流水线生产以及山西底层劳动人民最原始的创造,与马可的创作路程加以对比并且融合,把解读马可的过程复杂化,从而使整个纪录片更具有思考和反思的意义。正是因为范畴的发展和扩大,才能够引起一种议论就是对于时尚的背后所存在的生活处境,马可说的所谓的逐渐找回来的记忆,给这部纪录片找到了生活本身的立足点。

正如别人所说的那样,恰恰电影本身的力量是最好的了解和改变世界的工具。《无用》迂回的叙述和它诗意的记录,折射出的是设计师为服装设计与现实之间的摩擦与妥协。在马可埋葬手工衣服的奇想与汾阳人民对衣服最本真的理解的对比之下,折射出现实与历史碰撞迸射出的强烈矛盾,透露着贾樟柯对艺术和时尚的独到见解。《无用》记录的三段故事,其实亦是三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但不同的人们在他们不同的生活环境与状态下,都亲手记录着自己对服装设计理解。平凡也好,成功也罢,在我眼里,他们都是了不起的设计师。至少,他们都在通过同一种途径,表达着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与关怀。

“他当然是这个时代不多的能够睁开眼睛,时刻保持着知识分子的智性的人。”有人这样评价贾樟柯。不得不说这样的评价精准而又深刻。《无用》实则表达的是“有用”之理。纵使再平凡也亦坚持最初对服装事业的热忱,有用;突发异想在世界舞台上展露锋芒,有用;被现实压迫纵使妥协也勿忘初心,有用。只愿每一个人都能沉静下来,用一颗“有用”之心,细细品味贾樟柯眼中的《无用》。

文章作者:杨燚 编辑者:黄田心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