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影评 > 新闻详情
【影评】浅谈《肖申克的救赎》
来源单位:新闻与传播学院       发布时间:2014-12-05      

《肖申克的救赎》在各大电影网站的评分均高于9分,该片获得了7项奥斯卡大奖提名。这部由Frank Darabont执导的电影改编自Stephen King的小说《丽塔海华丝及萧山克监狱的救赎》。Frank Darabont自编自导过《绿色奇迹》等多部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电影,而现代惊悚小说大师Stephen King另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说《闪灵》也曾被改编成恐怖片的拍摄手法和制作手段里程碑式的作品。由此看来《肖申克的救赎》先天条件就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加上在今天看来都十分先进的镜头语言和剪辑手法,《肖申克的救赎》必然赢得全世界影迷的热爱。

“妈的,被律师玩儿了”,无辜的Andy杀害妻子与其情夫罪名成立,获终身监禁,于肖申克监狱服刑。“我是无辜的”,Andy不断重复。入狱一个月后,Andy结识了Red和Brooks等好友,并向Red购入一把鹤嘴锄。Red此时已服刑20年,数次假释都未获成功。“监狱里的时间走得很慢,所以你需要做一些你能做的事情过下去”,于是Andy搞了一幅Rita Hayworth的巨幅海报贴在牢房的墙上、帮监狱警备队和典狱长处理税务以及洗钱、建设监狱图书馆等等。Tommy作为新的主要角色进入剧情,讲述他认识Andy冤案真凶的故事。典狱长害怕洗钱的事被抖出来,杀死Tommy,Andy翻案的唯一机会就此消失。Andy开始以各种理由说服自己这一切都是应得的,并向Red表现出自杀的倾向。漫长的一夜过去,原来20年来Andy利用可能早已被观众忘记的鹤嘴锄在巨幅海报后凿洞并当晚成功越狱。肖申克监狱贪污谋杀的消息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监狱警备队队长被捕,典狱长自杀。Red假释后逃往墨西哥与Andy会合。越狱剧情看似突然,回顾整个故事其实充满伏笔,很好地避免了过于戏剧性。

影片的主题是“希望”和“体制”。下面是两句我最喜欢的台词,“希望是危险的,希望会使你疯狂”和“这些围墙很有趣,起初你恨它们,然后你适应它们,长时间后,你开始依赖它们。这就是体制化”。Red由安于现状到点燃希望,从“我已改过”到“我不在乎”,相比一开始就想越狱的Andy来说,也就是充满希望的Andy,Red这样的形象更加丰富,也更能代表“希望”这个词。Brooks是电影中最有趣的人物形象,这位老先生在肖申克监狱生活了50年,他是体制化的最显著代表。在获得假释后,他为了能继续留在肖申克监狱企图杀死Heywood,假释后因不能适应体制外的生活上吊自杀。在肖申克,他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重要的人,但在外面,他什么也不是。“体制化”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40年里Red小便都要经过批准,不批准的话一滴都尿不出来。体制化以各种形态渗透了现实生活,出门就有商店在中国是一种无形的制度,所以中国人住得起但住不了美国的乡村别墅,这是一个道理。

人和Brooks的乌鸦其实没什么区别,一辈子也只是活在一个“笼子”里,有大有小。Andy改名换姓重新开始生活,他只是回到了属于他的体制之中。Red离开监狱接受外面的世界,他也只是换到了一个新的体制。“有希望是好事,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事情。”生活不可逃避,但我们可以选择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我想可能这才是这部电影真正想告诉我们的。

文章作者:钱汉钦 编辑者:黄田心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