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时评 > 新闻详情
谣言为何能惑众?
来源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发布时间:2012-03-23      

       金钱、暴力和性,无疑是媒介环境下最吸引人眼球的话题。若是这三者再具有“富二代”、“官二代”等明显的身份标签,那么这个话题就不可谓不轰动一时、引发全民“围观”之热潮。就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合肥某中学女生毁容事件”,施害一方父母是“体制内”人员,受害者一方则籍籍无名,而这位女孩被毁容的动机,正是因为她拒绝了那位所谓的陶姓“官二代”的求爱告白。
        今年2月份,该事件被好事者“有图有文有视频”的传至各大社交网站。网友们就像“药家鑫事件”一样,通过几个关键字对双方的身份地位进行迅速评判,然后疯狂转发,从而被更多的人知道。但是,从消息发布者提供的视频来看,这原本是在去年9月发生的事却在时隔数月之后才被人挖出,这不得不让人质疑发帖人的动机。
        在奢侈品销售行业有一种“钓鱼”的方法屡试不爽,服务员用几近鄙视的态度来对待上门的消费者,以此来激起消费者极力证明自己价值的欲望于是开始大肆采购。我相信许多网友争相转发那些状态是因为其内容再一次地激起了我们对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飞扬跋扈所普遍带有的愤怒。但是,我们又是否冷静下来考虑过自己会不会因为盲目的判断成为被人愚弄利用的工具?
        网络的世界,谣言无处不在——新疆籍艾滋病人通过滴血食物传播病毒,除夕夜美国正式向伊朗宣战,Vitas去世,宁波万里学院学生打DOTA猝死,GFW被攻破……在自媒体影响力不断上升的时代,我们也轻易地被编织进一张叫做“谣言”的网中。
        在这张相互连结的网中,娱乐恶搞型谣言甚多,名人艺人纷纷被拿来开涮,看似都是为了“娱乐大家”。当然,先入为主型谣言也不在少数,为当事人贴上一个标签,美化受害者一方,尤其是事件涉及敏感词语时,“刻板成见”心理更加凸显。另外还有一种,是报复发泄型谣言,该类与历史矛盾、民族情绪相关的谣言很具有煽动性、蛊惑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另有利益争斗型谣言,即带有较明显的政治、经济意图来攻击对手,传媒大亨默多克可谓是该类型的老手。
        谣言发布者或怀着炫耀的心态,或看到某敏感事件而发挥无责任猜想来哗众取宠,甚至是刻意引发事端;转发者或是想“强势围观“,或是因为道德优越感,甚至微博里加V用户也推波助澜(特别是当发布内容不在自己领域内),但是主流媒体却在此时未能及时辟谣。于是,谣言轻轻扑一扑翅膀,就煽动起了群情亢奋的网民,当事者经过反复 “人肉”俨然成了“全民公敌”,然而事件的真相却越来越模糊。
 古有三人成虎,今之三人成虎猛于虎。微博等这类互动媒体本是表达草根心声的最佳平台,但同时也让谣言“特别响,非常近”,从而使其公信力降低。当得知自己深信不疑的信息是假消息时,不知你会大呼“狼来了”的虚惊一场还是发出“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的喟叹?
        我们的认知的确有限,消息的来源同样也会受限。只要是谣言,它们在编纂的时候总会有漏洞——因为它们根本不存在!谣言必定会和事实有着出入,都有其不合逻辑或者不合常理的成分在里面。因而只要对新闻进行仔细观察冷静推理后,便能分辨真假,即使是所谓的“真相”,我们也应该留一点怀疑的态度。
        BBC迷你短剧《神探夏洛克》的主人公说:“我洞察一切。通过我的观察,我推测出一切。当我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那其余的,不管多么离奇,多么难以置信,也必然是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对纷繁芜杂的信息们,我们是否能用自己的理智多问几个“为什么”,是否能保持清醒进一步地探索事件真相,是否能用掌握的事实根据分析而不是人云亦云地被“钓鱼”呢?( 先锋通讯社评论员  孔    睿   薛忠宇)      (责编/薛忠宇    孔睿    审核/李延毅)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