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时评 > 新闻详情
浅谈体育新闻节目的“软性”宣传
来源单位:新闻与传播学院       发布时间:2017-01-05      

        我国纯粹的体育电视娱乐节目,相比于娱乐综艺、时政新闻等栏目分类,起步较晚、发展程度不算高,和国外的体育电视行业比较,弱势体现得更加明显,因此在涉及体育专业性的节目内容上,国内很难找得出一档真正专业化和娱乐化完美契合的体育节目。
        相反,我国体育电视人在保证受众基本需求的前提下,结合体育新闻栏目自身特色和历史发展特点,着力发掘体育所具备的,出色的大众传播与宣传潜力,将体育娱乐化的功能模式建立在情感陶冶和精神引领的基础之上。
因此,相对来说更加具备时事性质的体育新闻栏目,成为最适合开展宣传教化的体育节目形式只之一。
        在电视节目分类当中,体育新闻栏目拥有比较悠久的传统,受众基础非常可观而且稳定性高,考虑到体育运动极强的普及型和可参与性,观众在观看体育新闻节目时很容易进行自我代入,对节目所传达的,与体育活动本身无关的概念、思想、事物具有不可忽略的敏感,因此进行该类型节目策划时,尤其是平台高、受众广的栏目,在发挥节目宣传功能的环节上,照搬一般新闻节目的思路和方式,显得吃亏而且冒险。

        从广义的文化产业层面出发,体育产业在社会文化产业中,从目前的时代特点看,越来越呈现出商业化兼公共化的特点,大众社会的蓬勃发展,给体育文化产业带来庞大的参与人群和消费者,在此前提下,我国的体育行业管理模式体现的是国家管控和商业开发并举的特点,和新闻行业比较类似的是,体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新增长点的同时,社会教化和情感陶冶一直伴随着体育信息传播的始终。

        这也决定了体育新闻电视节目在策划之初,必须解决关系栏目自身发展深度和维度的,关于宣传教化与娱乐身心的协调问题。

        然而,无论是英国天空体育还是美国ESPN,西方体育电视新闻的重点,大多集中在新闻事件、体育花边和专业分析三大板块,西方体育新闻人,强调在报道体育赛事和活动本身专业性、竞争性和趣味性上喷发娱乐价值,体育仅仅是体育,通过最大程度的挖掘赛事本身,赛事新闻报道让观众一直处在仅供娱乐、消遣即逝的传播终端,体育新闻在实现新闻时效性和娱乐趣味性上被做到极致。

        相比较而言,我国的体育新闻节目,需要体现出自己的特点。

        首先,受众定位。

        西方体育新闻栏目将目标主要对准体育爱好者、球迷、体育从业人士、愿意在实际生活中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其中“男性”、“白领”、“中产阶级”都是关键词,这些受众是带来比赛门票、体育用品消费、运动服务和健身俱乐部收入的主力,进而带来媒体所需要的商业赞助和电视转播合同。

        我国媒体“事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特点,决定了其受众必须涵盖有最广大社会民众意义的部分,即便是体育新闻节目,由于体育本身全民参与性和大众化的特点,也不可能完全将受众划分的依据尽数归于经济效益。在这方面,体育新闻栏目体现出强大的普及性和包容性。

        央视体育频道诸如《体坛快讯》、《体育世界》等新闻栏目,以重大体育赛事为依托,同时兼顾到:政府对于体育项目的发展规划、实施进程、社会大众体育和民间体育的生存与发展模式,普通个人典型的、具有正能量的体育事例等等,尽可能做到老少咸宜、雅俗共赏、专业内与专业外各取所需的选材范围,为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教化和宣传功能建立受众布局。

        其次,“软性”宣传。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时政新闻以外,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在不同社会领域的宣传过程,总体上看,都应该具备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努力接地气的特点,体现出“软性”的宣传,这一点,体育新闻,更有理由做到新的高度,原因在于,体育具有异常庞大的受众群,极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和“围观”,观众对体育赛事长期稳定的关注要求新闻栏目不能仅仅满足于做赛事消息的传达器,观众需要从一项赛事、一个活动、一个人物身上获取更多有趣味的信息,反感任何程度的说教和硬性宣传。

        还是说央视的例子,CCTV5《体育新闻》等栏目往往通过人物故事、赛事花絮和活动细节,反映更大的外部体育环境甚至体育行业政策的变化,利用运动员各种有借鉴意义的比赛行为、品质、话语和思想通俗地介绍甚至演绎,借助各种娱乐方式传达社会基本的道德准则和优秀品质,这些方法总的原则,在于以小见大、化整为零、挖掘外表严肃的体育运动员真实状态中和普通人相似的道德和人性。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