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院系 > 新闻详情
【暑期特稿·社会实践】在挣扎中前进——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来源单位: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发布时间:2014-08-14      

       当我们到达坐落在不起眼小路中的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时,些许的失望在我们调查队员的心中闪过。小小的门面,灰蒙蒙的牌匾,在阴雨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卑微。


       中心内前厅非常小,快11点了里面却一个人都没有,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新馆正在建造中。我们查了资料,在萧山区于滨江区交界处的新馆总建筑面积打33200平方米,总投资约4亿元,可见政府在资金等物质的投入上还是有所建树的。

       但光有资金投入是不够的,或者说是不全面的,我们需要在最关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上做工作。如图,这种纸质的灯笼是杭州的一位老人祖传的技艺,精致而美观,但年轻人们并不愿去学习这种灯笼的制作方法,因为这门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没有实际的经济价值。

       我们在考察过程中,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不能只通过资金援助来勉强支撑,而应该转变思路,通过“生产性保护”,重新开发这些老东西的新的价值,来长远的为他们找到在新时代的生存可能性,而不是像大熊猫一样供起来的单纯的观赏品。这对于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是很现实的。比较好的例子就是杭州丝绸的转型发展,由传统的衣物类型向新的类型进行转变,设计推陈出新,并依仗高档的做工走高价路线,开拓新销路。

       现在,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仍在挣扎,但进步仍然是有目共睹的,

我们期待杭州,以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能够在这种挣扎中前进,吸收更多好的发展方法,为中华民族留下更多宝贵的遗产。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