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院系 > 新闻详情
应雄教授:爱与青春,或“选择”与“忘却”
来源单位:华策电影学院       发布时间:2023-09-21      

9月19日,由桐乡校区管委会、华策电影学院承办的题为“爱与青春,或‘选择’与‘忘却’——侯麦《冬天的故事》和雅克·罗齐耶《再见菲律宾》”的讲座在桐乡校区行政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特邀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应雄主讲。讲座由华策电影学院副院长向宇教授主持。

应雄,现任日本北海道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特聘教授。曾在北京电影学院任教十年,1999年赴日任教后至今。历任日本映像学会理事、日本映像学会第37届全国大会执行委员长等社会兼职。主要从事电影学研究。

本次讲座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围绕侯麦导演的《冬天的故事》展开,讲述其中的爱与选择,以及“信”的恋爱学。《冬天的故事》讲述了菲丽茜与查理在海边相恋之后,因为留错地址找不到彼此、最后意外重逢的故事。菲丽茜在五年来的等待中先后结识了两个爱她的男子,却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做出选择。据此应雄教授讲道:“真正的选择不是非A即B的,不是买五十块钱的西瓜或六十块钱的西瓜的选择,而是未知结果、没有定数的情况下做决断。”随后针对影片中菲丽茜与路易对于莎剧《冬天的故事》中石像活过来的讨论进行分析,提出对“信”的思考。应雄教授指出,石像之所以活过来,是因为信仰,公主对于母后的怀念,国王对于王后的愧疚,这些炽烈的情感使王后的石像有了生机,只要相信,奇迹就会发生。这里将17世纪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赌上帝存在与否”的学说应用于爱的实践,并指出如果选择概率大的A,即不等待查理而选择眼前人,这会是对的,但不会幸福;若是选择概率小的B,即继续等待查理的出现,可能会失败,但如果赢了就会收获幸福。

影片结尾处,菲丽茜与查理重逢的情节饱守诟病,有批评认为:这般局促的空间,这般奇迹性的重逢,太过于美好,难以让人信服。应雄教授却站在奇迹发生的环境下进行解读:就是这样普通、平和、不浪漫的环境下,奇迹发生了,两人抱着孩子一同走后,后景的环卫工人还在工作,而菲丽茜的生活也没有因此翻天覆地,而是继续进行着。也许并没有什么奇迹,这就是生活本身。这就像莎剧中国王的台词一般:这个如果是魔法的话,那么就把魔法当做吃饭一样的正常行为。

第二部分应雄教授通过法国新浪潮导演雅克·罗齐耶的影片《再见菲律宾》引出三个问题:青春是什么?忘却是什么?电影是什么?

青春是什么?是酒吧中三人与服务员的嬉笑,是简单如“再见菲律宾”的游戏带来的打闹,是海边悬崖上的纵情歌舞,是挥手告别时的激动与热情。应雄教授说:“青春为何美好?因为这种鲜活与生机挡都挡不住,拦也拦不住,青春中的人,哪怕挫折与失败都是对的……特吕弗嫉妒罗齐耶,就在于这种单纯的快乐啊。”而这里的忘却,并非伤感与遗憾。忘却是青春带来的能力,就像两个女伴上一秒还在争风吃醋,下一秒就一同载欣载奔一般,所有的烦恼、焦虑,都在青春带来的自由奔放的浪潮中被冲散了。

影片结尾处,应雄教授高度赞赏了“迎接或是重逢般的离别”。他说,在这里没有反打的离人的挥手,展现在观众眼前的建筑,是风光,这何尝不是一种忘却,对叙事的忘却,对电影语法的忘却,“电影本身在跳舞”,青春的活力与影像的跃动融为一体,只剩下纯粹的快乐。应雄教授感慨道:“我们几十年的人生,就是为了快乐来的啊!”

爱与青春,都充盈了对人生的肯定,这意味着它们带来的意义是“心向往之”或是“不虚此行”,而不是“望而却步”。电影也是如此。罗齐耶说:“电影就是人生。”电影中对于美的呈现,不论是特写镜头下美丽的面庞,抑或银幕上的光怪陆离等等,其中的魅力,总会让无数人挥洒青春和爱意。“电影是什么?”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无从解答。应雄教授用他的讲座表达了他对生活本身的肯定,对青春的热情歌唱。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