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院系 > 新闻详情
华影表演工作坊系列讲座“方法派表演技术在中国的实际应用”举行
来源单位:华策电影学院       发布时间:2022-10-28      

10月25日下午,华影表演工作坊系列讲座“方法派表演技术在中国的实际应用”在华影楼黑匣子剧场112如期开展,主讲人系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方法派”表演训练教师杨昊松。本次讲座由表演艺术实践中心主任于亚东老师主持。

杨昊松,现任华策电影学院“方法派”表演训练教师,曾是美国舞台导演和舞蹈编导工会会员、美国高等教育戏剧协会会员,先后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戏剧系、佩斯大学演员工作室戏剧学院硕士表演系(著名校友: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杰克·尼科尔森、玛丽莲·梦露等)。曾跟随美国五大方法派传人Susan Aston, Jacqueline Knapp, Carol Rosenfeld , Lenard Pepit, William Esper Studio潜心研究美国“方法派”表演训练技术。曾在纽约佩斯大学研究生导/表演系担任客座讲师、好莱坞电影学院(洛杉矶)担任表演系主任、纽约时代广场表演机构Barbizon Entertainment担任艺人表演指导。

本次讲座主要介绍的是美国心理现实主义“方法派”表演训练。该方法派源于前苏联表演艺术家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这种“方法派”对舞台、戏剧导演以及演员的训练起到了重要的总结与发展作用,对推动演员成为一个真正有独立思考、判断、艺术修养的人有重大意义。杨老师此次讲演“美国方法派”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舞台表演的紧张问题,从而使演员达到一种放松的状态。

在此次讲座中,杨老师聚焦于李·斯特拉斯伯格在北美发展至今的训练方法,例如“三脉七轮”、“感官记忆”、“有效记忆”、“集中与放松”。

讲座一开始,杨昊松老师让同学们在舞台上以变速走动的方式激活身心机能,使他们迅速投入并沉浸到台词情境中。一个热身小练习结束后,杨老师逐渐切入到本次讲座第一部分“三脉七轮”的讲演中。

在现场,老师和同学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展示了“三脉七轮”的训练步骤。第一,发声。该步骤的要领是要下颌放松、口微张开、哼鸣。而发声经过的位置依次是喉轮、眉心轮、顶轮······第二,调整呼吸。在此,杨老师提出三个关键词“arm(手臂)”、“shoulder(肩膀)”、“belly(腹部)”。首先,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示,上下前后摆动手臂,用鼻子等量吸进、呼出空气。然后,上下提放肩膀。最后,双手叉腰,呼吸的同时感受腹部横膈膜的运动规律。第三,从底轮到顶轮一次轰鸣完,声调不断升高,能量中心向上激活百会穴。最后,躺在地上,身体各个部位听指令行动,集中与放松交叉进行。

“在表演教学和创作中,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意识的引导演员进入下意识的、即兴的、有机的创作状态,让情绪真实地流露出来。”杨老师巧妙地以一个开口的杯子为切入点,进入到“感官记忆”与“有效记忆”训练环节。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慢慢闭眼进入到另一种情境,然后开始进行情绪转换,从自身回想的记忆中的某个特定的真实的场景,抽离到台词的情境中,从悲伤到愤怒,从呜咽到有力。经过系列的情绪调动,同学们深呼吸,慢慢睁开眼睛,回到现实。

“由内到外”和“由外到内”,它们的共同作用都是需要激发演员潜在的“能量”、“想象力”、“感知能力”来找寻最真实的“自我”,撕掉“假面”,面对真实的“自我”,在打碎自我和重建自我的过程中建立演员的自信。从“三脉七轮”和“集中与放松”的由外到内,到“感官记忆”和“有效记忆”的由内到外,两者都旨在帮助演员激发能量,对角色感同身受,敢于把演员的脆弱交给角色,通过角色传达给观众。

在两小时的讲演中,杨昊松老师以多年海外表演实践经验、从教经历向同学们展示了方法派表演训练的核心要领。他希望表演班的同学能够将这些训练方法带入到舞台表演中,帮助他们激发潜力、展现专业演员的魅力。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