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院系 > 新闻详情
凤鸣大讲堂|“数字技术与纪录片真实性”主题讲座在我校举行
来源单位:文学院       发布时间:2021-04-27      

4月21日下午,“数字技术与纪录片真实性”主题讲座在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行政楼报告厅举行。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聂欣如主讲,电视艺术学院院长倪祥保和博士范高培作为嘉宾出席,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老师俞洁主持。

聂欣如,博士生导师,曾就读华东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德国科隆媒介艺术学院,专攻影视制作及理论。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上海戏剧影视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员。纪录片作品曾入围、参展德国杜易斯堡、莱比锡等国际电影节。著有理论专著《纪录片研究》、《纪录片大师伊文思研究》、《纪录片概论》等。

讲座开始之后,聂欣如结合视频片段,从数字技术所具有的“寄生性(模拟性)、同质性、虚无性三个特性出发,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解释了什么是数字技术。

随后,聂欣如就数字技术与纪实问题与同学进行探讨,他指出造假与媒介属性没有关系,任何媒介都无法避免造假,造假既不是数字技术的独特问题,也不是数字技术独特的问题,而是人类的伦理问题。数字技术只是降低了造假门槛。同时他也提到,数字技术与纪录片本体无关。信任(真实)先于纪录片而存在,因此纪录片制作者与观众的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数字技术并不能打破这样的“契约”。

接着,聂欣如提到数字技术与蒙太奇技术、搬演技术一样,都只是一种手段,在纪录片的范畴之内,都必须按照纪录片真实性的要求来使用,并没有喧宾夺主的特权。那些试图僭越纪录片规范的做法,如果不是无视公共利益,试图谋求不正当的利益,便是无视纪录片与观众之间的“契约”,试图将个人的利益置于群体的利益之上。之后,他通过层层剖析,严谨地得出了“从根本上来说,数字技术与纪录片真实没有任何关系”的结论,为这场讲座的讲解部分画上了句号。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同学们纷纷踊跃提问。有同学就使用数字技术对纪录片进行修复是否影响纪录片真实性提出疑问。聂欣如指出,手段没有办法判定记录片真实与否,纪录片的真实只维系于制作者。而针对同学提出的“数字技术能不能成为修辞手段”的疑问,聂欣如也进行了解答,他表示,数字技术不能成为一种修辞手段,数字技术是一种记录性的符号。

俞洁老师就动画纪录片概念进行提问。聂欣如表示他不主张动画与纪录片的混淆。影片分类的依据应在于事物外部的物质形式,而不是事物内在多种多样的表现。

在本次讲座中,聂欣如抽丝剥茧地对数字技术与纪录片真实性进行讲解,他将严谨的学术态度融入其中,让同学们对数字技术与纪录片真实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本次讲座也对学生们数字技术与纪录片方向的学习有指导意义。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