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院系 > 新闻详情
十年建设,特色办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硕教育研讨会召开
来源单位:新闻与传播学院       发布时间:2021-04-06      

3月28日上午,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硕教育研讨会在金溪山庄二楼贵宾厅召开,六名专家学者就我校新闻与传播专硕教育建设以其及未来发展展开讨论,会议由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传播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新闻传播学科负责人黄敏教授主持,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专硕导师参加。

2BBA4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方建移教授发表题为“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硕十年建设回顾”的主题报告。方建移教授就“体制机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分享了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硕教育的办学特色。在“投入一流软硬件,严格实行双导师”、“实践基地保实训,三助体系全覆盖”和“机构制度均齐全,专职人员服务佳”三大支撑条件下,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硕教育实现了生源质量向好、师资梯队优化和国省赛事遍地开花的发展。

1107D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郑亚楠教授、杜恩龙教授分别就我校五大专硕专业方向中的广播电视新闻学方向与数字媒体与智能传播方向的人才培养情况进行汇报。

广播电视新闻学方向与数字媒体与智能传播方向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和创新创业为教学体系的四大板块,实行校内导师与行业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负责制,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化素质技能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基地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架构。

E1FF

在秉持研究生教育与学校办学特色相结合、研究生培养与本科培养一体贯通的原则的基础之上,郑亚楠教授指出,广播电视学本科专业已获批“十二五”省新兴特色专业,“十三五”省优势专业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形成了“创新团队聚英才,成果厚实应用强”“双师教师占比高,服务社会效果佳”以及“立德育人效果显,屡获教学成果奖”的三大鲜明优势。郑亚楠教授将学科建设比喻成树:“学科建设像树一样,是一种生态工程、生物工程。”未来,广播电视新闻的人才培养将坚持“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紧贴传媒、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以“强化学生的学术基础训练”、“强化报道技能”和“充分利用优质网络资源”为三个主要支点,实现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转型与突破。

F4F9

杜恩龙教授就数字媒体与智能传播方向的人才培养情况指出,数字媒体与智能传播方向的人才培养将坚持“国家研究生教育走向与学校办学特色相结合”“需求导向与职业导向相结合”“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协同发展”“研究生培养与本科培养一体贯通”“统一培养与分层分类培养相结合”以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的六大原则,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传播人才。我校将继续依托学院自身特色,在坚持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规范性学术训练,培养出既具备数字媒体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又具备前瞻性思维的融合传播人才。

随后,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张涛甫教授为组长的与会专家组针对我校新闻与传播专硕教育的现状展开讨论。

14403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方晓红表示浙江传媒学院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建构了成熟的应用教育模式,依托浙江长三角区域的科创优势,输出了地区特色与优势发展所需求的大批具有卓越传播与报道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方晓红教授也期待,浙江传媒学院可以发挥应用型教育的办学优势,破解“专硕与学硕的差别在哪”“本科与专硕在课程开设与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如何区分”以及“专硕的特色与优势在何处”这三大问题,培育出一支突显实践创新与地域特色的人才队伍。

149A9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董广安肯定了浙江传媒学院专硕教育在“抓实”、“务实”的“双实”态度下所形成的特色与优势、在注重以“家国情怀”为代表的教育培养下所形成的校风、院风。在“如何确认专硕能力”的问题上,董广安教授建议在未来的专硕教育人才培养战略方针的建设与改革更新中,更加落实双导师制度中业界导师的责任意识,依据现实需求与学生特性,实行弹性的学年制度和学术实践的分层分类,进一步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12BD9

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教授建议,浙江传媒学院应加强与国际、社会与企业的联动。依托沿海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外部实现自身人才的“走出去”,内部通过开设以“全英培养”为代表的国际化课程,加强自身教育国际化;加强第二课堂的学科建设,打通校内校外资源,打造展览、比赛、艺术节等实践品牌;开设“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握浙江优势,积极与企业联动,根据企业与市场需求培养相应人才。

11D19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信凌教授认为“专硕教育是一种挑战”,学硕教育与专硕教育的检验定位尚未明晰,仍存在理论定位与实践定位脱节的问题。面对“上手快”而“后劲不足”的人才培养困境,陈信凌教授指出,专硕教育的人才培养需要通过能力、视野、素养、国家情怀以及学术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强化应用成果与实践成果的培养,兼顾学术与实践,实现学生学术素养、个性化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同步提升。

13CEA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教授从“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人才”三个问题切入,指出当前的专硕教育需要在主流媒介环境中明确对高级应用人才的定义,在内容生产的精神诉求与技术生产的物欲诉求之间寻求平衡。最后,在专硕与学硕的区分上,韩立新教授认为需要给予学生以自选空间,“让子弹再飞一会”。

12A64

最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张涛甫教授对专家组各位专家的讨论进行总结发言。张涛甫教授认为,此次讨论反映了专硕教育的整体性困惑,同时,希望浙江传媒学院专硕教育在培养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的优势之上,继续积极进行前沿性的探索。

“如何打造一支特种兵,如何做好专硕教育,虽然说今天现场已经给出了很多的答案。但未来可探索的空间将更大。”张涛甫教授说。

10437

黄敏教授表示,我校将积极思考与吸收专家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助力后续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与完善,并对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感谢。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