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院系 > 新闻详情
“使命与担当”:设计艺术学院教师祖宇参加“青年文艺评论家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术活动
来源单位:设计艺术学院       发布时间:2019-10-2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对青年文艺评论人才团结凝聚,提升青年文艺评论家的话语能力和引导力,9月20日,第五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在浙江杭州开幕。

西湖论坛开幕式现场

活动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浙江省文联主办,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基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浙江省文联等单位领导,青年文艺评论家、理论研究者、相关行业从业者、新文艺群体代表以及媒体记者近百人出席活动。

西湖论坛与会嘉宾合影

来自我院摄影系的青年教师祖宇作为受邀发言嘉宾分别参加了本届“西湖论坛”的“主论坛:造型艺术与新时代中国形象 ”与“圆桌论坛:新时代中国故事的现实精神”,并作“使命与担当:新时代青年文艺与国家形象”的主题发言。“主论坛”由《中国美术报》社长、总编辑王平主持,我院祖宇老师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郑工老师、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樊波老师、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史论系副教授张甘霖老师、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李昌菊老师一起就“造型艺术与新时代中国形象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造型艺术与新时代中国形象”主论坛现场

现节选祖宇老师发言集锦如下:

“作为一位80后文艺工作者,我想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思考三个问题,进而回应今天的话题:造型艺术和新时代的中国形象。

祖宇老师发言

首先,是“形象”问题,我向往何种文艺工作者形象?其次,是“职责”问题,我从事的艺术工作,能为新时代的中国贡献什么?再次,是“方法”问题,在描绘新时代中国形象的过程中怎样合理探索更多的可能?讨论这些问题需要立足作品创作和理论研究两个立场,前者是技艺、实践、行动,后者是思想、理论、心性。

回应第一个问题,我心中理想的青年文艺工作者是“心手相应”的。正如庄子所说“技近乎道”,这是伟大艺术的特质。理论与作品创作并重,感应时代脉搏,与社会文化生活积极互动,与现实世界同频共振,与人们的生活愿景紧密关联。针对第二个问题,造型艺术所展现的时代、国家、民族的形象,无疑是最直接、生动、具体的。以我此次提交的报告为例,其与“陶溪川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室内、展陈、视觉形象一体化设计”有关,从中发现一种新颖独特的设计思考与实践的方式,即让展品在一种文化情景、历史语境中去叙述自己的故事,这种方式也铸造出一个国家近现代手工业发展的记忆空间。就第三个问题而言,描绘形象需要“蓝本”,这要到往昔中去找寻,或继承、或激活,我在硕士留学回国之后就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所蕴藏的财富是多么宝贵。另外,以艺术塑造一国之形象或许可以通过两种策略:“顺势反映”与“反省式反映”。诚然,顺势反映会变成一种因势利导的助力;但逆向反省或有可能让一国之精神走在时代同行者的前列,激发创新和超越,当然,要以合理的方式。”

(本文内容分别摘引自《中国美术报》9月20日发文、《中国艺术报》10月21日6-7版)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