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院系 > 新闻详情
浙传青年教师潘志琪创作研讨会暨纪录片《二十四号大街》观影交流会隆重举行
来源单位:电视艺术学院       发布时间:2018-01-26      

日前,我校青年教师潘志琪执导的纪录片《二十四号大街》入围荷兰阿姆斯特丹纪录片节长片主竞赛单元的消息曾让众多浙传师生倍感自豪。这部获奖无数的纪录片究竟讲述了什么故事?115日,由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主办的浙江传媒学院青年教师创作研讨会暨纪录片《二十四号大街》观影交流会在校图书馆多媒体实验室隆重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主办,受邀出席的校外领导和嘉宾有浙江省电影家协会主席高克明、浙江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刘如文、浙江省纪录片协会秘书长严卫平、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范志忠教授、浙江卫视总编室副主任许继峰、中国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副院长、西湖国际纪录片节执行长刘智海教授等。学校出席领导有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詹成大教授、副校长姚争教授,人事处处长陈永斌教授、科研处处长朱旭光教授、组织部副部长林利宏老师、电影学院院长李晋林教授以及电视艺术学院领导班子,同时电视艺术学院、电影学院的三十余位师生也出席了观影活动并参与研讨。

 

 

 

观影交流会由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孙丽园主持,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詹成大教授致欢迎辞,并对纪录片《二十四号大街》导演潘志琪老师的优秀科研创新成果表示肯定。潘志琪老师代表创作团队向到场领导、嘉宾及师生表达了谢意后简单介绍了作品的由来,继而开始了研讨交流会。本次活动包括两个环节,首先在现场放映了90分钟版本的纪录片《二十四号大街》,其次为研讨交流环节。观影结束后,校外专家、校领导和与会全体嘉宾针对观影作品和当今传媒类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创作现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次研讨交流会由电视艺术学院副院长卢炜教授主持。

 

 

 

浙江省电影家协会主席高克明认为该作品时空的跨度极大,对人物的描绘很有深度,达到了体制内纪录片很难达成的高度。他认为,作品的人物塑造很成功,不仅主角生动接地气,周边人的表现都很出彩。导演在长达六年的跟随拍摄过程中提炼出了两重矛盾,一是主角老苏的个人生活窘境和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之间的矛盾;二是主角老苏始终无法理清的家庭矛盾。这两重矛盾构成了作品的主线,引发了观众对本土纪录片的向往。

 

 

浙江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刘如文指出,该部作品有真实感,有典型性。早在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了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以普通人“老苏”为主角的《二十四号大街》是一部典型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影像作品。作品前半部分是人和时代的矛盾和困惑,体现了城市化进程中时代发展和人物生存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归之于社会的复杂性;而后半部分则立足于主人公的家庭矛盾,深挖了主人公生活困境的由来,从而塑造了一个性格丰富、多面向的典型人物形象。

 

针对《二十四号大街》,浙江省纪录片协会秘书长严卫平认为这部作品的出现本身就是浙江纪录片建设的成果。这几年,政府提供了多种资源扶持纪录片的兴起,浙江本土纪录片创作恰逢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高校纪录片的崛起,给纪录片创作提供了更多新生力量,成为纪录片创作领域一支重要的队伍。潘志琪老师的优秀作品在国内为都引起了较大反响,也促使政府的关注点聚焦到高校领域,为后续的高校教师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范志忠教授认为《二十四号大街》是一部打动人心的好作品。导演的不断探索、追寻,成就了一个完成度极高的作品。本片导演的坚守、纪实影像的珍贵、人物命运的戏剧张力共同构成了观影的持续推动力。作品中构建了三层时空,包括二十四号大街的建设过程、重回故乡的过程以及再次返回二十四号大街的过程。三层时空的具体构建方式,决定了作品的影像品质和叙事结构。

 

 

浙江卫视总编室副主任许继峰从作品的品质感、人物的象征性等角度谈到了他对《二十四号大街》的观感。他认为,导演的高校背景赋予作品独特的品质感。就像片名《二十四号大街》予人的感觉,道路仿佛一直向远处延伸,生活在此处的人也一直处于生长状态。许继峰特别提出,作品主角老苏的困境尽管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但也并非当下的特有困境,而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困境集合。老苏的形象极其多面,他是一个生命力强盛的中老年人,也是一个苦苦寻求精神归处的父亲。

 

中国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副院长、西湖国际纪录片节执行长刘智海教授认为这部作品的创作集纪录性、社会性、作者性于一体,体现了创作团队对于本体纪录语言的探索。选题本身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能引发观众的持续思考。作品选题的本土化和创作团队的国际化互相映照,再加上作者真诚的创作态度最终成就了这部极具探索价值的作品。

 

 

最后,我校科研处处长朱旭光教授从高校科研创作机制和如何为创作型教师铺设创作的“塑胶跑道”出发,由点及面发表了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原电视艺术学院院长陈少波教授分享了影片观影过程中的“六感”体会。参与本次研讨会的李琳、骆育红、朱怡、徐晶晶、黄社人等参与影片创作和课题研究的我校师生纷纷发表了各自观点。

 

 

在本次研讨会上,《二十四号大街》导演潘志琪和主创团队成员也谈到了该纪录片的创作历程。潘志琪介绍,影片《二十四号大街》从2010年开始拍摄,跟随主人公老苏和他的女友琴妹,从中国沿海发达城市杭州下沙正在建设中的二十四号大街开始,在六年时间里从城市到西部农村的历程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老苏在外务工的三十年,也正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三十年。他追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秉持哪里有机遇就去哪里打拼的信念,在时代潮流中奋力拼搏。影片展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在社会潮流中寻求自我生长的强盛生命力,也希望通过老苏这样的小人物的生存故事,去探索社会发展进程中对普通个体生存状况的思考。

据悉,影片《二十四号大街》于2017年底入围第30IDFA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长片主竞赛单元并荣获多个国内外奖项,并已应邀参加2018年第41届瑞士哥德堡电影节、2018年第12届印度DocedgeKolkata国际纪录片论坛、2018年第20届捷克同一世界国际电影节。

                                                                                                 文字:朱怡 葛光和

                                                                            摄影:葛光和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