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时讯 > 学子 > 新闻详情
文学院学生活动成果上杭报首版
来源单位:文学院       发布时间:2015-03-13      

        3月5日,《杭州日报》首版刊登了由文学院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非遗方向)付渝涵同学带队完成的课题活动成果——《和西湖有什么关系》,备受关注。这个课题活动小组名为“我的杭州手艺•博物馆之旅”,由组长付渝涵和副组长王心悦(12级汉语言文学非遗方向)组织与策划,文学院14级戏文编剧班的张晓宁负责摄影、新媒体学院14级钟颜与刘怡东负责推广宣传。文学院13级汉语言文学2班的沈思怡与动画学院13级的周龙吟负责相关明信片的制作。在团队的努力和奋斗下,历时一个月的博物馆之旅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相继在各大自媒体平台推出活动特辑,引起广泛关注。



“这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的专业。”

       身为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和忠实的“盗墓”迷,来到杭州、看看故事发生的地方是付渝涵曾经的心愿。“但是我觉得还不够,因为我的专业和博物馆有关,所以我就想在故事开始的地方——西湖,做一些事情,去体验非遗手艺。没想到把策划提交上去后,西湖博物馆觉得很有想法,很快便同意了。”
       在活动开始前,付渝涵及其组员就已在校内进行宣传并在专门的微博平台——“博手艺”上进行活动的预告,得到了诸多响应。“没想到‘盗墓’的官方微博会转发我的微博,而且就在浙江省内找了20个体验者来参与这次活动。”付渝涵激动地说道。西湖博物馆的体验活动作为“我的杭州手艺•博物馆之旅”四个博物馆中最具特色和创意的环节,付渝涵及其组员对其进行了充足的准备。付渝涵利用自己对《盗墓笔记》的了解,将书中提及的事物同西湖博物馆留下的古物联系设计出了许多的趣味答题。20余位“稻米”不仅在西湖博物馆看到了与《盗墓笔记》相关的历史文物,更接触到了其中的精深奥妙的传统技艺与其背后的历史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和传统手艺是我的初衷。”

       在这次“我的杭州手艺•博物馆之旅”中,有四个博物馆作为活动地点,除了以《盗墓笔记》为主题的西湖博物馆,还有三个博物馆分别以美食、陶艺、汉服与cosplay为主题进行活动。“盗墓只是一个调味料,并不起主要作用。当时这个活动的初衷就是想给博物馆增添一些有趣的东西,吸引年轻人来关注传统手艺。所以我们选的四个博物馆都有可以亲自动手体验的项目,比如雕版印刷啊,做杭州点心啊,陶艺啊,做扇子啊。”付渝涵强调道,“身为一个非遗专业的学生,我非常想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中国的传统手艺。”
       虽然在活动进展期间有许多困难,譬如因博物馆自身的限制和受众群较小等原因,组织的活动不能在博物馆常设,许多设想也未能成真,但是为时一月的活动赢得那么多关注,获得如此大的效应,付渝涵及其团队仍觉十分“值得”,倍加感恩。“让我开心的是,通过这次活动,所有的参与者都知道了杭州的博物馆不仅免费还这么好玩,颠覆了她们对博物馆的印象。”
“保护传统文化不是嘴上说说的,我会坚持”

       身为非遗专业的付渝涵一直以“保护传统文化”作为努力的目标。“我想要的不仅仅是成果,再漂亮的成果没有对人造成影响都是虚空的。就算成果没那么炫目,但是我对超过100个人产生了影响,那就有意义。”
历时一月的“博物馆之旅”虽然结束,但在付渝涵及其组员的大学生活中,这些美好终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何为传媒人的修养,何为中华传统文化守护者与发扬者的职责。期待有更多同学发现并挖掘出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活动,凡中见奇,让青春不留遗憾,让每份付出都有意义!



微博地址: http://weibo.com/1644358851/C78pcvNqZ?type=repost
微信平台地址: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kwNTA5Mg==&mid=203922627&idx=1&sn=4d898925056562c29eceaa13e8ead059&scene=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d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