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媒要闻 > 新闻详情
“浙江宣传”进高校系列活动——走进浙江传媒学院举行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       发布时间:2023-12-16      

12月15日下午,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和我校主办,我校宣传部、浙江省社会治理与传播创新研究院、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传媒学院研究基地、我校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潮新闻共同承办的“‘浙江宣传’进高校”系列活动——走进浙江传媒学院在我校杭州钱塘校区举行。这是“浙江宣传”走进高校系列活动的第二站,也是活动走进省属高校的第一站。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来颖杰携省委宣传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邢晓飞、省委宣传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督查室主任莫璟华、“浙江宣传”编辑部总编辑李攀以及“浙江宣传”主创团队部分成员;我校党委书记杨立平,副校长李文冰,党委副书记陈永斌,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孙保胜出席,我校300余名师生代表参与主题活动。人民网浙江频道、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浙江卫视、浙江日报、浙江之声、潮新闻、浙江在线等多家媒体参与报道。

来颖杰在致辞中指出,“浙江宣传”作为浙江省委宣传部倾力打造的一个重大发声平台,在全国开创了省级党委部门带头进入互联网的先河。他总结分享了“浙江宣传”出圈的秘诀:一是拥抱时代。宣传工作是争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必须与这个时代同频共振,时刻感知人心冷暖。二是深耕内容。要坚持用优质内容吸引读者,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力求态度鲜明、开门见山地亮出观点、凝聚共识。三是话由心生。“浙江宣传”坚持讲真话、讲白话、讲短话、讲新话,努力把大道理讲活,把老话题讲新,把深道理讲浅。四是以攻为守。面对舆论场的格局之变、话语之变、攻守之变,浙江宣传”从一开始就选择自我逼迫,在选题策划、内容创作、表达方式上进行创新,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话语权主导权。五是相信年轻人。“浙江宣传”主创团队基本上都是“85后”到“95后”的年轻人,他们有情怀、有拼劲、有网感,现在已经成为主流舆论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来颖杰表示,创办“浙江宣传”的一大目的,就是为了让正面宣传更有感染力更具实效,使主流声音触达更多年轻人。高校年轻人聚集、思想活跃、知识更新迭代快,历来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加强这块阵地的建设、做好对年轻人的教育引导,既是宣传部门的职责所在,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举办“浙江宣传”进高校系列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擦亮“浙江宣传”品牌,凝聚智慧和力量把“浙江宣传”办得更好;另一方面是为了将主流声音传入校园阵地,帮助广大年轻人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杨立平在致辞中向到场的领导嘉宾、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省委宣传部和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浙江传媒学院办学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杨立平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亲临浙江考察时,赋予了浙江“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新定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的新使命。近几年来,我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高举思想之旗,坚持守正创新,抢占移动互联网阵地,有效应对变局,有力服务大局,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营造了浓厚的思想和舆论氛围。“浙江宣传”是我省宣传思想工作变革重塑、迭代升级、创新打法的一张崭新名片。作为浙江省内唯一的传媒类高校,我校积极参与服务“浙江宣传”的内容生产、宣传宣发、学理研究。以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省社会治理与传播创新研究院等智库机构为平台,组织专业教师团队全力参与“浙江宣传”的文稿撰写,发表的15篇重磅文章均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她指出,这次“浙江宣传”走进浙传并举行系列活动,为浙传师生的学习研究提供了宝贵机会和难得机遇。

杨立平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浙江宣传”编辑部的深度合作,努力为“浙江宣传”输出更多优秀精彩的重磅文章,同时把“浙江宣传”的主流思想运用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事业之中,教育引领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浙江宣传”从去年11月份开始,收录原创文章、陆续集结出版《笔墨当随时代》《与时代肝胆相照》《一颗文心济时代》等图书。“浙江宣传”主创团队代表郑梦莹、王思琦、郑思舒、杨昕向我校图书馆赠送浙江宣传图书。

随后,李攀作主旨发言。他表示,“浙江宣传”一直秉持着“说人话,切热点,有态度”的理念,文章开门见山,直接不绕,表达方式持续创新,直面热点,解剖难点,亮出观点。围绕内容创作过程,他总结了四点体会,一是感谢省委宣传部为他们的工作搭建了平台,创造了空间,且对年轻人表示了充分的关心和信任;二是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浙江宣传”获得读者喜爱,找回了尊重和荣光,始终坚信内需力是最大的引擎,因为怀揣理想,所以执着坚守;三是始终坚持以内容为王,尊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规律;四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提升正面宣传的水平,赢得流量和人心,取得积极效果。此外,他还分享了“浙江宣传”的创作启示,一是要形成独特、清晰、让人印象深刻的文风;二是要坚持以“流量就是人心”为准则;三是媒体机遇依然存在,媒体市场依然广阔;四是要敢于自我逼迫,勇于变革,让文章更生动、活泼、接地气。

现场互动环节,同学们就思想观点提炼、“接地气”风格转换等有关公众号文章写作的问题,向主创团队踊跃提问。

主题讲座结束后,与会嘉宾在行政楼509会议室举行了圆桌对话。孙保胜主持圆桌对话。“浙江宣传”主创团队与我校来自科研与创作处、社会治理与传播创新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红·传”青年宣讲团团员等师生代表共50余人进行了更近距离的面对面交流。

与会人员认为,“浙江宣传”对新话语方式的尝试,是官方媒体改进文风、探索话语体系转型的一个成功案例,为如何将学术话语体系更有效转化为大众话语体系,让理论传播既“接天线”更“接地气”提供启示。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