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媒要闻 > 新闻详情
我校创作大型现代儿童剧《戏娃》精彩亮相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20-06-18      

近日,由我校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专职研究员、国家一级编剧施小琴老师创作,江苏省儿童艺术剧院出演的大型原创现代儿童剧《戏娃》,作为“常州文艺精品展演月”首场大戏,亮相常州大剧院。“清清小河水,粼粼绕戏台。丝弦悠悠飘天外,月儿弯弯把故事载……”,《戏娃》的主题歌是由我校党委书记、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杨立平教授创作完成。该剧导演由浙江京昆艺术中心主任、梅花奖演员、国家一级导演翁国生担任。《戏娃》是国内第一部以戏曲进校园为题材、以国粹京剧诸多戏曲元素为综合艺术基因的现代儿童剧,作为2020年江苏省委宣传部重点扶持项目、江苏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该剧在原创性、主题性、儿童性、艺术性方面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kDEtxI5EufQFDf97YASMD4HFol0myyOrB34SNy91ib7pY2lemsq96huOQqssI8FczTEWsx6tM4q6O5ssFl7HsD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这是一个描述追梦少年成长与蜕变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

“小宋庄民间戏班”班主庄友根情醉家乡的古戏台,一心想让女儿庄石兰学习传承戏曲,但同为戏班出身的妻子叶秀芬却很反对。为谋求孩子“更好的前程”,叶秀芬带着女儿庄石兰离乡进城读书。 进城读书的庄石兰仍挂念着从小耳濡目染的猴戏和古戏台,将爸爸送她的“美猴王”面具带在身旁。恰逢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庄石兰与戏曲社团的同学们积极排练戏曲《美猴王》,准备在校园文化节上亮相。同学孙小强羨慕庄石兰的戏曲功底,想跟她学猴戏、登戏台,两人由互相“争强斗胜”到彼此坦露“少年的烦恼”,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庄石兰在向孙小强授艺时失脚摔伤,孙小强的热心帮助却引发了双方母亲的争执。孙小强叛逆于母亲的强行约束,庄石兰则无奈于父母的意见分歧,两人相约回到古戏台一同“追梦”……少年的成长,在父母的关爱与理解中蜕变,在文化传承与自我认知中走向成熟。

以“传承中国戏曲、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戏娃》有机融入中国戏曲“脸谱唱腔、生旦净丑、唱念做打”等知识。整部剧讲述了梨园世家后代、五年级学生庄石兰与父母、同学之间对待传统戏曲的矛盾纠葛,生动演绎了新一代人传承中华戏曲的梦想追求与纯真情感,让青少年在“能理解、能看懂、听得乐、玩得欢”的观剧体验中,产生对父母亲情关爱的理解,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剧中还出现了美猴王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人物,为了细腻地表现出国粹之美,演员们从零学起,经过不断磨练,逐步掌握了走台步、甩水袖、耍棍等京剧基本功和高难度技巧动作。跌宕起伏的剧情、精致的舞美呈现、声情并茂的演出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久违的艺术氛围。

据悉,《戏娃》已经在常州大剧院安排上演3个场次,作为“六一儿童节”的礼物奉献给了孩子们,接下来将继续巡演240场。中国新闻网、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现代报业等媒体都做了相关报道。

编剧施小琴老师对创作这部戏有着很深的感悟,施老师说道:“为孩子写戏,给孩子一个戏剧世界,是一个剧作家的使命,也是戏剧艺术生生不息的原动力。因为这个世界永远会有新的生命诞生,永远会有少儿观众。能把‘戏曲进校园’这项国策,通过原创的‘戏中有戏’的戏剧架构,把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和京剧艺术进行无缝对接,在这篇‘命题作文’里,蕴含了许多珍贵的元素。一个编剧,一个剧本,最为庆幸的是遇到一个好的剧组。我感谢史国生团长及其带领的优秀团队;感谢倾其‘猴戏’表演精粹、凝其导演艺术才华的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导演翁国生主任,及其他国内优秀的二度专家老师;感谢各级领导、各位专家,在《戏娃》剧本创作过程中给予无私的帮助与指导;最后特别要感谢的是杨立平书记在百忙之中,多次跟我探讨、指导《戏娃》的创作,并亲自撰写主题歌,对我的工作给予了莫大的支持!”

左一为编剧施小琴老师

图中这位80多岁的老爷爷是演员杨晓蒙的姥爷,特地从陕西来到现场。杨晓蒙在剧中饰演庄石兰的妈妈叶秀芬。听了一辈子秦腔的姥爷,看过《戏娃》后,登上大剧院的舞台,坐在台中古戏台上,独自回味凝想着,久久不愿离去。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综合审美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底蕴深厚,意义非凡。让我们共同坚守共同传承,共同热爱,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让国粹焕发新时代风采。

据悉,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于2012年,以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为依托,于2015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心围绕“媒体传播优化”主题开展重大协同创新任务,建构“需求导向、项目驱动、工程实施、实体运行”的多方协同机制,以培养一批媒体传播优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协同创新成果为建设使命和任务。累计承担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红船往事》、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梦”影视创作与传播策略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互联网50年发展历程、规律和趋势的口述史研究》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0余项,获得高层次科创奖项27项,承担传媒单位横向课题100多项,创作出《小别离》《小欢喜》《戏娃》等优秀作品。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