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敬一丹来了!
《焦点访谈》、《感动中国》、《新闻调查》
《一丹话题》、《东方时空》……
三次“金话筒奖”
“弱势群体的代言人”
……

没错!就是温柔大方的敬一丹老师!
今天,她携新书《我 末代工农兵学员》来到浙江传媒学院进行交流讲座。
快跟着官微君的脚步一起回顾今天的精彩现场吧!
交流讲座开始前,敬一丹老师在国际交流中心接受了记者们的采访,先来看看这段采访视频吧!
敬一丹老师还提到了此次带来的新书《我末代工农兵学员》,这本书中敬一丹以那个上山下乡的匆匆岁月书写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从下地干活、公社生活、时代变迁等多方面介绍了那他那一代50后所经历的各种特殊的体验。
本书由敬一丹与那时的29名同学,包括他们中一位已经离世的同学,一起回忆过去写下珍贵的纪实录。


当问到为什么会写这本书的时候,敬一丹老师说:“如果不写,就好像我有什么该做但没有做,这是一个媒体人的责任。”


采访结束后,敬一丹老师准时来到了行政楼报告厅,与金重建、董传亮、王福生、韩菊四位老师一起,给等待已久的同学们开始交流讲座。
值得一提的是,这五位老师不仅在大学时期是同班同学,也是这本书的参与者哦!

(左二开始,分别是金重建、董传亮、敬一丹、王福生、韩菊老师)
先来感受一下火爆的现场吧!
↓↓↓

在敬一丹等五位老师的幽默讲话下,现场的掌声笑声根本停不下来!

忆往昔少年
交流会一开始,五位老师互相介绍对方,五位老师都是几十年的老同学了,所以彼此之间十分亲近,经常说着说着就忍不住又说起了当年发生的故事。
董传亮老师还回忆到那时敬一丹老师说过的话:
“年轻的时候,怎么不舒服,就怎么做。”
他说,这几十年,敬一丹专跟自己过不去,才走到了今天的辉煌。

这过程中,还提到了当年董传亮老师与韩菊老师(现在已经是夫妻了哟!)之间的趣事:
当时学校是禁止谈恋爱的,所以老师知道这件事后,还特地去找了班里的团支书敬一丹,让她去给班长董传亮做思想工作。
“然后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回答的吗?”敬一丹老师说到这里故意卖了个关子,
“他说‘没有没有,我们没谈恋爱,我们那是在切磋业务。’”
说到这里,台下又是一片笑声。

“哪怕只是片言碎语,也要留下痕迹。”
交流会中,敬一丹老师还向大家分享了创作这本书的初衷。
敬一丹老师说,
“我们这本书,29个同学,一个也不少的都留下了痕迹,有两位同学,在他们生前留下了文字、留下了图片。”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一个人对过去的记忆也许是片段的、零碎的,这样相对一个群体的记忆,就更接近那个年代的事实。”
“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了那个时候年轻人一起玩乐,这些年经常有一些年轻人被问到‘工兵农学员’时,眼睛里一片迷茫,什么叫工兵农学员,很多人是不懂的。”
“工兵农学员作为94万人的存在,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印象留下来的话,真是觉得我们该做的一件事没做,这是我们媒体人的本分。”

于是五位老师就跟大家分享了一些记录在书里的真实故事。
14岁下乡骑马被蛇惊扰、在大铁锅里洗澡、四人帮粉碎时的大游行、1977年世界名著解禁时抢购图书的场景、学生年龄能分出辈分的班级……
一幕幕令人心酸的画面通过老师们幽默的话语被传送到大家眼前……
“我是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那个时候的记忆背景,末代工兵农学员原来是那样的。这样一个大背景,文化是那样的。”敬一丹老师这样说道。


讲座结束后,敬一丹等五位老师还在现场为《我 末代工农兵学员》一书做签售哦!

“媒体人的本分就是要记录、传播。”敬一丹老师这样说道。
是的,作为一名传媒人,我们应该比普通人更应牢记这一点,用自己的文字、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镜头,真实并且有温度地记录下属于这个年代的时代故事。
✿
岁月会带走你的容颜,
但永远带不走那颗平和的心。
感谢敬一丹老师的浙传之行。
文 / 吴冬娣 高潇潇
图 / 刘旭
记者 / 罗洋
摄像 / 王向宇
制作 / 杨欢 白雪娇
编辑 / 高潇潇 吴冬娣
责编 / 谢薇娜
终审 / 李远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