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传媒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传媒 > 新闻详情
浙传朝着全面建设高水平传媒大学的目标迈进
以生为本 德才双修 开放包容 知行合一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18-05-15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践行“敬业、博学、求真、创新”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整合培养、强化能力、追求卓越”办学理念,根据文化传媒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明确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总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传媒高等教育。

作为全国率先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人才的重要基地,作为身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样本省”的专业院校,学校时刻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校时提出的,“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要求提醒自己,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十二五”以来,学校始终以“建设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传媒大学”为奋斗目标,秉承“以生为本、德才双修、开放包容、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本着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紧贴行业、服务社会的宗旨,坚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大力推进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在学科专业上构建了“一体两翼”的新格局,在人才培养上构建了“理实相融”的新体系,在协同育人模式上创建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合作平台,在校园文化上构建了“德艺双馨”人才培养新场景,朝着全面建设高水平传媒大学的目标迈进。

办学方向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思想政治工作为引领,人才培养为中心,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学科建设为支撑,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走“强化内涵、彰显特色、提升质量、改革强校”的发展之路,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传播与文化创意人才,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传媒大学。

办学定位

发展目标定位:

以主干学科的国内一流创建为阶段性目标,全面建设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传媒大学。

办学类型定位:

教学为主型多科性行业特色院校,向教学研究型多科性行业特色大学发展。

办学层次定位:

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拓展留学生教育,构建适应传媒行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学科专业定位:

构建以新闻传播学类和戏剧影视学类专业为主干,艺、文、工、管、经多学科交叉渗透、协同发展、全链融合,充分体现传媒专业院校学科生态优势的学科专业体系。

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紧贴行业,服务社会。

深入推进课堂教学创新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近十五年的本科办学过程中,学校上下同心同德,不断总结,形成了“以生为本、德才双修、开放包容、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指引着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思想政治工作为引领,人才培养为中心,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学科建设为支撑,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走“强化内涵、彰显特色、提升质量、改革强校”的发展之路,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传播与文化创意人才,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传媒大学。

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落实执行专业培养方案。注重以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出台一系列制度文件,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课堂教学创新,构建具传媒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学及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综合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毕业生的质量持续提高。根据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发布的《2016 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显示,我校2016届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综合排名名列全省本科院校第5位,毕业生在毕业一年后的工资水平连续三年排名居全省第3位,创业率排名第9位。

1、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积极探索教学改革

学校始终围绕以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在完善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从“六大重点工程”到“六大提升计划”,始终未曾停止改革创新的步伐。

《浙江传媒学院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以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为先导,以改革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为前提,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以优化课程教学体系为基础,以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为突破口,以建立配套的考核、评价、管理、激励机制为保障”的整体优化改革思路。

结合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均指明了推进教学改革的目标和路径。

在“十二五”期间推进“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实施完成了包括专业结构优化工程、教学创新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工程、大学生成才成长工程、教师发展工程和教学条件保障工程等“六大工程”在内的12个教学改革和创新系列攻关项目。

“十三五”期间继续实施“教学质量六大提升计划”,立项的63个项目,涵盖卓越传媒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本科专业建设水平提升、教学模式改革、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等六大领域,助力新阶段教学工作的新突破与新跨越。

以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体现人才培养目标。每修订一版人才培养方案,均按照新要求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探索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群与课程链建设。如通过设置跨学科课程,促进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顺应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及时开设对接行业前沿的课程。在实践实训教学中,践行“实践即实战”理念,让学生进入媒体机构,操控最新仪器设备,以“真题真做”设计实验项目。

把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转化为教学内容。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创作,并通过多种形式将科研创作成果积极融入课堂,服务于课堂教学。

一是科研机构转化科创成果。主要是依托国家级、省级研究机构,开展产学研教一体化活动。如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媒介素养研究基地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了《媒介素养》等系列课程;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开设了《中国昆曲艺术欣赏》《文化遗产公约与法规》等选修课和“非遗”系列讲座;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编5本国家重点教材。

二是通过专业工作室开设课程。如设计艺术学院成立的“韩忠影视美术创作工作室”“一品视觉工作室”等10多个专业工作室,不仅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专业项目开发和实景工作设计的创作基地,更是开放式的教学育人平台,让学生在师徒式、团队式的传授过程中成长成材。

三是本科生参与教师项目研究。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负责人吸纳本科生参与项目研究,指导学生开展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项目,不断深化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如管理学院实施的“飞鹰计划”,聘请科研能力强的专业教师担任“飞鹰导师”,将育人与学术研究相结合,指导成绩优异和有科研潜力的“飞鹰学生”开展科学研究。

以“三个结合”为原则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方法。即紧密结合传媒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产学合作,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紧密结合传媒艺术类的学生个性,注重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与情感体验;紧密结合最新的教育发展理念,注重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推进混合式、翻转课堂、项目式、任务驱动等现代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学习、培训与实践,探索构建适合传媒专业特点的课程教学模式。

实验区引领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学校以实施“浙江传媒学院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区”为抓手,为教师的教学改革提供硬件条件与制度保障,以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截至2017年,已立项五批共计102个校级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其中有36个项目经建设后,升级为省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

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由原来的被动接受,更多转变为自主学习。目前,合作学习、团队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网络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在学校蔚然成风。经过自主设计的问卷调查,参与课堂教改的75%以上的学生认为课改课程与传统课程有明显区别,50%以上的学生认为激发了学习自主性。

构建完善了网络在线课程学习平台、网络第二课堂修习平台和媒体实践实训云平台等三类网络教学平台。其中网络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包括“尔雅平台”“BLACKBOARD平台”“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等三个平台,共开设课程100多门次,在平台上参与学习的学生超过8000人次。学校制定《浙江传媒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在线课程的建设、引进与使用,促进传媒特色在线开放课程的自主开发,目前已立项建设《手机摄影艺术》《音乐录音》等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5门。

与超星集团合作开发的“读百部书、看百部电影”第二课堂学习平台,完成111部电影和经典图书的慕课化课程建设,让学生在“自主时间、自主场所、自选片目”完成学习,在省内高校产生广泛影响。“电视编辑与导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发建成了全国高校首个媒体融合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媒体实践课程在云平台的运行与管理。

探索第二课堂教育教学体系。自200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起,我校将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与训练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主体内容分为素质拓展、创新实践和创业训练等三个模块。不仅融入第一课堂教学,还明确要求需完成10个第二课堂学分。

各学院是开展第二课堂的主体单位,学校大学生创新中心、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科研机构等多部门各司其职,为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提供了125个项目。2016年,学校专门成立了创业学院和大学生创新中心,将创新实验班、创业孵化等归口创业学院管理,将学生作品的创作与管理由大学生创新中心负责,更加突出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性,并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支持。学校对大学生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新苗项目均予以1:1配套,以及校外项目的奖励。另外在校内开辟项目孵化园,为优秀项目提供资金与场地支持。近三年,学校共立项国创项目60项,浙报阿里极客项目49项,校级创新基金项目376项,获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26项,省级学科竞赛获奖336项。

积极探索开放教学模式,开拓国内外交流学习渠道。学校加快国际教育学院建设,发挥省政府奖学金和学校奖学金的引领作用,依托国际化专业,推进留学生管理体系构建,提升留学生培养的能力和水平。近三年我校与韩国中央大学、韩国光州女子大学、希腊派迪昂政治经济大学、美国格兰德河大学、法国里昂大学、墨西哥维拉克鲁斯大学六所大学开展了交换生项目并接收留学生。截至目前,学校接收来自21个国家的长期生留学生78名,短期生留学生95名。其中,学历生占长期留学生的比重为87%,且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增幅。

学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期交流项目和寒暑假海外课堂项目,为学生创造更多出国(境)交流学习机会。我校已与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日本上智大学等在内的5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开展了交流生、交换生、产学研合作平台、短期访学、国际课堂、联合培养硕士、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近三年来,我校共派出长短期交流生691名赴国(境)外访学,2015年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举办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7年与英国博尔顿大学合作举办的视觉传媒硕士教育项目均已招生,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赴海外求学的渠道。

学校鼓励学生参加省内外校际交流学习,积极开拓合作院校,先后与上海戏剧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达成交流合作协议,选派学生交流访学,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近三年来,克服专业对口度低等困难,国内校际交流生数量不断增加至21人。

2、积极引入政府与企业等资源,创新办学体制与人才培养机制

历经十余年的本科人才培养探索,学校逐步构建形成了“一条主线、两种资源、三大体系、四个结合”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

一条主线,即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贯穿教育全过程;两种资源,即充分利用学校和行业两种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加强产学合作;三大体系,即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行“1+2.5+0.5”三段式的培养模式,第一年实施通识教育和大类教学,同时开设“专业导论”等引导性专业课程;第二年开始进入专业学习,完成专业必修、选修课程、相关实践性教学环节;最后一学期在实践教学基地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部分学生进行跨学院专业的毕业联合创作;四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四种教学模式。

为了创新办学体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学校成立社会合作处,积极拓展学校办学资源,开展合作办学试点。成立国家级人才培养试验区,以联手行业、产学合作育人为核心,探索卓越传媒人才培养路径、模式、方法,认真总结成果,开展试点推广工作。目前已经成功探索实施平台项目制、政产学合作共建制、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三种合作模式。

其中平台项目制依托国家级“联手行业产学合作培养广播影视人才创新实验区”、省级“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 等高层次平台,强化行业办学优势,建立产学合作的育人项目,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总目标,探索建立了具有传媒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当前开展的项目具体包括:与中国体育节目主持人协会合作,联合培养体育主持专门人才;与杭州悦创娱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订单式培养电竞娱乐人才;开设新华书店班;实施青春天娱计划等。

政产学合作共建制以国家广电总局与浙江省政府共建浙江传媒学院、学校与桐乡市政府合作办学为契机,积极对接传媒与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与浙江新闻出版广电局等20多家单位签订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主动、行业企业联动的协同育人局面。

2015年6月,学校与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签署了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协议。双方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开展共建工作,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和学校出资500万元作为建设资金,学校负责新闻学院的具体办学,旨在将新闻学院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

华策电影学院的成立,开创了全国“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本科教育改革试点的先河。学院以“国际化、高端化、项目化”的人才培养理念,采取“2年理论学习+2年岗位实践”的2+2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理论功底丰厚,实践技能突出的应用型、职业化高端影视人才,形成产学研创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

学校积极开展政产学研用合作,充分利用政府、企业、社会资源促进办学,成立专项基金支持各类教学与竞赛项目,建立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基地、教育基金等,取得突出成绩。

近年来学校在继续保持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基础上,不断加强和新媒体企业合作,建立260多个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构建学生专业实践和就业的平台,其中列入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项。

学校与浙江唐德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美浓影视有限公司、杭州立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引入资金500万元,共建鼎石星创孵化园,总面积达3136平方米,已入驻企业7家。夯实创业创新教育。

学校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国知网合作,搭建“话语与传播语料库平台”,服务于传播学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成立了一批“主题聚焦、学院联动、内外协调、师生互动”的联合创作工作室,服务于学生作品创作。

围绕教学实践,依托行业优势,筹集设立了“新闻与传播学院建设专项基金”“出版专业教学实践”“世界互联网音乐大赛”“播音学院银话筒”等项目,支持各个特色学科专业的持续发展。围绕学生竞赛、评奖评优,筹集设立了“卓尚产学研创新成果奖”“浙报?阿里大学生新媒体创新创业基金”“银亿优才培养基金”“国骅教育基金”等特色项目。围绕“双创”建设任务,筹集设立“创业教育平台基金”“星创业孵化项目”“卓尚创业大赛”“浙传就业十佳”等项目,激励学生团队,孵化双创项目,实现创业梦想。

3、开展改革试点,探索特色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二级学院层面,依托国家级、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探索特色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改革实践,近年来形成了“中广班”“飘萍班”“创意精英班”等多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全校总结推广试点成果。

“中广班”模式:电子信息学院与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合作,以实体班形式,共同培养广播电视工程专业优秀人才。双方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和管理,严格实行优胜劣汰制,中广协会负责安排学生实习并推荐就业。

“飘萍班”模式:新闻与传播学院和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合作,以虚拟班形式选拨优秀学生组建“飘萍班”,共同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目前设置了“出镜记者”与“数据新闻”两个方向,利用“校内+校外”两种环境、“学界+业界”两种资源、“课堂+实战”两种平台,培养适应媒体形态日新月异发展的卓越人才。

“创意精英班”模式:文化创意学院与思美传媒集团合作,选拔优秀学生组建虚拟班,培养能够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具备艺术、商业和新媒体技术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项目组成立了由校内教师、业界精英组成的精英讲师团,采用以赛代练、工作室集训、开辟众创空间、开展国际合作等多种形式,培养创意精英人才。

学校践行因材施教理念,鼓励教学部和二级学院实施小班化教学和分层分类课程教学。在2016-2017学年,小班化教学占45.9%,分层分类教学的课程占42.5%。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电视艺术学院、浙传华策电影学院、音乐学院等艺术类学院的专业课程大多采用小班化教学。大学外语部实施基于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立体化改革方案,通过改革学制、教师包班教学、强化通用英语与专业英语结合等措施开展分层教学。大学体育部引入“俱乐部”式教学模式,公共计算机推行“菜单式”选课方案,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修必修课程。

学校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明确培养的标准和要求,注重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和完善了横向互动、纵向递进的具传媒特色的“五个四”实践教学体系,鼓励各专业开设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推进选拔型独立设置实验课程建设,培养行业一线急需的人才。2016-2017学年,学校开出专业实验课程总计870门次,累计完成课程实验26.4万人次,实验项目开出率达到100%,开设“现场转播音频实训”“高清现场转播节目制作”等选拔型独立设置实验课37门。

根据“面向全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室资源使用效益。出台相关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仪器设备利用率,并通过有偿借用收取的经费反补学校的实验室建设,提高二级管理部门开放实验室的积极性。通过实验室开放,促进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成效显著。

在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方面,各学院和专业针对不同专业和年级特征,充分利用杭州文广集团等国家级校外实践基地资源,安排了分层次、分类型、分项目的多样化集中实践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我校组织的“浙江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会议”上,基于实践基地开展实习实训的典型经验,得到兄弟院校的高度认可。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连续三年采用“走岗”形式,开展实习实训教学。在2017年的短学期中,学院安排了15支校外实践队伍,分别到上海、江苏、山东等省内外行业一线媒体实习,教学成效显著。新闻与传播学院从未来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出发,引导学生既关注国家改革大事,又关心身边的普通个体,以调研报告、纪录短片、出版物、策划书、新媒体推送等形式形成实践成果。设计艺术学院组织学生外出采风和写生,面向市场设计艺术产品,完成并展示了风景写生、专题摄影、设计作品等近千件高质量作品。

积极组织开展具传媒特色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2014年—2017年间,共组建1693支实践团队,分赴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了中国日报网、中国网、新华网、新浪网、光明网、中青在线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引发社会关注,获得了各种荣誉。

学校鼓励学生以创作作品代替本科毕业论文,如2017年首届创业教育实验班14名学生,就以创业实践报告替代毕业论文。

2015年,学校出台《浙江传媒学院毕业联合创作管理办法》,积极推进毕业联合创作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各专业、学院和校区间的联动,在师生中形成联合创作和展示优秀作品的浓郁氛围。如毕业联合作品《悬云观》在ACFUN、哔哩哔哩动画、爱奇艺、风行网等各大主流视频媒体倍受网友喜爱,入围“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动漫游戏创投项目”前五强。2017届的毕业秀《出壳》和2018届毕业大戏《雷雨》在杭州大剧院公演,反响强烈。2017年毕业联合创作项目《雀斑》,入围第五届温哥华华语电影节。

4、加强社团建设,探索校园文化促进育人效果

学校制定了《浙江传媒学院学生社团工作手册》,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的引导和支持,促进社团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及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中的主体作用。定期开展社团活动立项,近三年来共立项259项,发放学生活动经费80余万,实现了学生社团活动的项目化、品牌化、精品化建设;举办学生社团精英培训班,提高了社团干部综合素质,增强了社团成员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了一批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社团骨干。

倡导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近三年承接演出11场,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参演全国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举办迎新生晚会、“毕业声”晚会、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浙传骄傲荣誉盛典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把美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政导向、艺术审美,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水平和人文素养。

学校成立了创新实践基地,支持学生科研创新,依托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平台,三年来成功立项93项,资助总额近百万元。精心组织参加全国、全省挑战杯竞赛,并屡获佳绩。

自2008年以来,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合作,连续举办科技文化节,开展了名师大讲堂、创新沙龙、科技之星评选、专业技能对抗赛、走进两校创新基地等品牌活动。

5、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始业教育及身心健康教育。

做实新生始业教育,帮助适应大学生活。在始业教育中,切实做到时间落实、内容落实、人员落实,通过开展“政策理论教育专题、成长成才教育专题,涵盖理想信念教育、宗教政策宣传教育、法规校纪教育”等十个方面的教育活动,点面结合,立体覆盖。二级学院也结合各自学院与专业特色,开展精彩纷呈的始业教育。

做细身心健康教育,护航学生心灵成长。我校于2008年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中心,是国内首家将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相结合的专门机构。目前建有13个二级心理与生命辅导站,在“学校—学院—班级—寝室”四级工作网络模式下开展工作,组织了“5.25”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活动月、“二级心理与生命辅导站服务成长计划”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近三年来共开展校级心理活动35项,参与人数11900余人次;开展院级心理活动145项,参与人数19000余人次,学生的参与面广,积极性高。此外,学校还积极探索校医合作模式,与第七人民医院、康慈医院等专科医院搭建合作平台,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危机评估、宣传教育等专业指导与服务。

学校重视学生身体健康教育,坚持体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2017年,大学体育教学部举办了30余项大型竞赛活动,参加学生达8400多人次。2014-2016年学生体测成绩合格率均在94%以上,良好率和优秀率逐年上升。为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学校引入“运动世界校园”手机APP软件,督促学生加强课外跑步锻炼。

立足特色扎根行业 政产学研一体化 培养卓越传媒人才

作为一所具有行业办学背景的院校,学校与传媒行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坚定遵循“植根浙江,面向全国,紧贴传媒,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立足行业与区位优势,从产学合作到政产学研一体化,整合多方力量,创新机制体制,培养卓越传媒人才。

办学40年来,学校为主流媒体和其他传媒行业培养了4万余名毕业生。从西域高原到东海之滨,从北国边陲到南沙群岛,在全国各地的各级广播电视传媒机构和文化企事业单位,活跃着一批批从浙江传媒学院走出的优秀校友。

有的校友一直以精湛的技艺,坚守在传媒一线岗位。如播音主持界的朱丹、左岩、伊一、席文、小强等,影视界的戚薇、朱琳等,都是知名校友。

据不完全统计,校友中获中国新闻最高奖“韬奋奖”3名,中国电视文艺最高奖“星光奖”10名,中国播音主持最高奖“金话筒奖”23名,中国新闻奖41名,百优节目主持人14名,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4名,中国电视金鹰奖6名,中国电视飞天奖1名,中国播音主持奖3名等。

有100多位校友成为各大电视台、新闻传媒机构的领导。众多校友担纲“中国好声音”“中国梦想秀”“快乐大本营”“非诚勿扰”“中国有嘻哈”“奇葩说”等各大品牌栏目的主创。78级校友赵依芳,创办了华策影视集团,年产电视剧一千多集,电影数十部。其投资或直接制作的影视作品《刺客聂隐娘》《国家命运》《海棠依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都收获了市场口碑双丰收。

新生代校友,2007届的方贺兵和2008届陈苒凌,创办的杭州昆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云端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均成功登陆新三板。

2013届的黄逸涵和吴雨奇联合创办的海马体照相馆,遍布全国各大一线城市的综合体,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典范。

1、“一体两翼”的传媒特色专业新格局

从专业发展的时间纵向维度来看,自2004年升本以来,以2011年桐乡校区建设为契机,学校的专业建设先后历经了“以传媒和艺术类专业”为主导,到“影视传媒”与“文化创意”一体两翼,并行发展两个阶段。

分阶段实施,构建“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

在第一阶段,专业建设脱胎于两校合并以及广专时期的传统和优势专业,但囿于学科门类较为单一,专业以传媒与艺术类为主,可拓展空间有限。2011年,桐乡新校区投入使用,为专业建设带来全新机遇。

学校培育了一批根植于多元学科,顺应文化演艺、数字内容、文化会展、时尚设计、广告服务等产业所需的“文化创意”类新兴专业,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新格局,更好地服务于浙江文化强省建设,乃至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新要求。

分领域布局,建设“以优促新”的专业集群

从专业布局的横向维度来看,形成了若干个“以优促新”的优势与特色专业发展集群。以建设“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专业建设一直秉承“特色兴院”的原则,紧密围绕着优势和特色专业,构建“贯穿产业链”“覆盖行业面”的“以优促新”专业集群。如以国家特色专业“播音主持艺术”和“编导”专业为源头,衍生出系列化专业方向群;以省级重点和优势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为基础,全部覆盖新闻与传播学类专业门类,以“戏剧影视文学”“摄影”等优势专业为中心,健全了戏剧与影视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建设。

分层次建设,形成“渐次推进”的发展梯队

学校统筹资源,分层次、分批次地推进各类专业建设,提高专业建设成效。截止目前,我校有41个本科专业,16个专业方向,涵盖艺术学、文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五个学科专业门类,形成了18个校级重点、12个省级优势和特色、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梯队。

在“十三五”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立项中,我校有4个优势专业,7个特色专业入选,立项数量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在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发布的高校学科专业评价分析报告中,我校专业竞争力不断提升。2017年有2个专业大类、3个专业进入全国排名前5%。

2、“理实相融”特色传媒人才培养新体系

坚持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通过优化通识课程模块,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与艺术素质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重通专融合,为学生的成长成材培育通识沃土

学校开设“人文社科教育”“自然科学教育”“公共艺术教育”“身心健康教育”“传媒技艺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六大系列课程,开发、制作和引进优质课程资源,完善课程结构。

2013年,学校成立公共艺术教育部,将美育教育融入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以“课程、社团、教师工作室、竞赛、社会展演”五位一体联动的教育方法,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加强了艺术美的内涵建设,提升了传媒学生对艺术的鉴赏力、判断力和创造力。

聚焦核心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巩固专业根基

积极吸收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最新成果,科学研判当前传媒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趋势与面向,不断革新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机制。基于OBE的先进教育理念,主动对接人才需求标准,以核心能力培养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更加科学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学课程体系,在强化浙传学子“上手快”优势的同时,为“上手快”搭载“后劲足”的动力引擎。

在实施过程中,各专业以培养“核心能力”为指引,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与课程设置的对应关系表》对于专业能力的认识,广泛开展面向行业、学界和校友等多领域的调研,归纳凝练各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标志性核心能力,并为核心能力的有效达成,科学设置课程。

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提升课程品质。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加以梳理整合,“扶新去莠”,开设了一批能够反映学术研究与行业发展前沿的“新课”,能够搭载网络资源,实施混合式教学,学分数量较多的“大课”,以及贯穿至少两个学期,知识层次逐渐递进的“长课”,以夯实学生的学科与专业知识基础。

强化实践教学,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系统保障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关键途径。近年来,学校进一步明确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能力,着力推进实践教学的综合改革,体系明晰,举措到位,成效显著。

统筹联动,建立完善具传媒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构建了“横向互动、纵向递进” 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概括为“五个四”,即(1)以课程实验(实训)、集中性实践、毕业实践、第二课堂实践四个环节为重点;(2)以基础实践、学科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实践四个层次逐层递进;(3)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四种实践教学模式;(4)搭建实验室、校内学生创新中心、导师工作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四大实践教学平台;(5)坚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把实践教学贯穿到本科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

整合全校资源,开展毕业联合创作。毕业联合创作始以项目制的形式,在双师型教师的指导下,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组建创作团队,完成原创的表演类、展示类、影视创作类等作品。毕业联合创作重在“创作”,突出“联合”,促进了跨专业、跨学院、跨校区的合作,是打破专业壁垒、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学资源共享的重大工作举措。

自2016年首次开展以来,共立项26项,资助金额近120万元,一批优秀作品在杭州大剧院、新远电影院等场馆公演和展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如“出壳2017——尚∞”毕业造型秀,历时5个多月,跨2个校区的6个学院和10多个专业,30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最终走秀环节分“尚襟”“尚信”“尚趣”三个篇章,展示人物造型120多套,规模之大,制作之美,效果之绝,被媒体誉为“一个令人尖叫的秀场”。

独立设置短学期,强化集中性综合实践。2013年以来,学校实行“两长一短”的三学期制,通过专门设置为期三周的夏季短学期,开展集中性实践教学。学校出台《浙江传媒学院“短学期”实施方案》,鼓励和支持各学院针对不同专业和年级特征,开设丰富多样的分层次、分类型、分项目的集中实践课程,强化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大量的优秀实践项目和作品也随之涌现。如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走岗”实践,在2017年短学期就安排了15支校外实践队伍,奔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江苏广电、山东广电、浙江广电、杭州文广等行业一线媒体实习,让学生们走进真实的直播间,坐上梦想的主播台。

3、“政产学研用”特色一体化传媒育人新平台

学校在2004年升本转型后,面对由行业院校转为地方院校、原有行业政策资源优势不再存在的挑战,学校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充分发挥并尽力挖掘与传媒行业联系紧密的优势,创造高校与传媒行业两种教学资源,两类教育环境。

继承传统,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产学协作新模式

在实践过程中,学校不断推进政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进阶式发展,大致经历了“产学合作探索期”“产教融合拓展期”和“体制创新提升期”三个阶段。

产学合作探索期(升本转型至2010年)。依托国家级“联手行业产学合作培养广播影视人才创新实验区”、省级“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 两个平台,强化原有行业办学优势,建立产学合作的育人项目,并明确了“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总目标,探索建立了具有传媒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产教融合拓展期(2010至2013年)。以国家广电总局与浙江省政府共建浙江传媒学院、学校与桐乡市政府合作办学为契机,重构学科专业体系,积极对接传媒与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与浙江新闻出版广电局等20多家单位签订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主动、行业企业联动的协同育人局面;

体制创新提升期(2013年至今)。以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为拓展,以建立混合所有制华策电影学院为重点,将办学模式推向政产学研一体化的新高度,实现各参与主体间的深度融合和资源的统筹配置。

创新机制,激活力量,健全完善产学协同育人新模式

学校不断探索政产学研一体化育人的协作模式,形成了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未来主打星班”、广播电视工程专业“中广班”等为代表的松散型的“项目合作模式”,以“卓越新闻传播人才飘萍班”“新华书店特色班”“青春天娱成长计划”等为代表的紧密型的“协约合作模式”,以混合所有制的华策电影学院为代表的政产学研一体化的“组织合作模式”,实现学校与协作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组建师资团队、共同配置教学资源、共同探索招生改革、共同开展项目研发的深度合作培养。

突破体制,革新机制,探索运行混合所有制

“华策电影学院”积极探索由学校和政府、行业企业共建共管,混合所有制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使我校专业设置对接传媒新业态,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对接行业岗位要求,人才培养过程对接行业生产过程,推进“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2015年3月,学校与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桐乡市人民政府、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四方合作协议,共建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

2017年9月,四方共建的华策电影学院在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揭牌,是国内首个混合所有制的二级教学单位,开创了全国“混合所有制”本科教育改革试点的先河。学院采取“2年理论学习+2年岗位实践”的2+2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理论功底丰厚,实践技能突出的应用型、职业化高端影视人才,形成产学研创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

4、“德艺双馨”特色传媒校园文化育人新场景

作为“全国文明单位”,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不断创新和弘扬传媒文化,以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发展,用文化成果助力立德树人。

以人为本,文化育人,“一院一品”丰富创新校园文化新内涵

“礼仪文化”“影视文化”“移动三脚架”三个文化品牌,先后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在“一院一品”的校园文化创建过程中,晚会文化、典礼文化、“金话筒”、“送戏下乡”、创智文化、科技文化、公益文化等一批校园文化活动和成果百花齐放。

尤其是近年来,充分融入互联网思维,依托专业优势,运用全媒体手段,开展新颖独特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与文化育人活动。如策划制作精致文艺的网络思政课《思维理疗馆》,获2015年度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二等奖。

融思想性、传播性于一体,创意制作的精品阅读节目—《浙传阅读》,先后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文化报》《浙江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二十多家主流媒体专题或重点报道。

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身践力行传播“德艺双馨”正能量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建构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坚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互联网传播规律相统一,发挥传媒专业学科优势,运用网络公开直播课的形式强化课堂育人导向,积极探索以新媒体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

尤其是自2017年11月以来,学校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为主线,联合与浙江日报开设了课程思政系列公开课。先后邀请《新闻采访与写作》《戏剧影视人物造型概论》等“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的主讲教师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公开授课。教室外的其他学生和观众,通过央视新闻移动网、浙江在线、凤凰新闻风直播、浙江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新闻、腾讯新闻客户端等多家权威平台观看,累计人数达到一百多万。

越来越多的浙传教师,正以培养政治坚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传媒人才为己任,在课堂中充分挖掘专业德育内容,融入马克思新闻观文艺观、传媒职业素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在每一门课程。

在《游戏设计与策划》课上,李铉鑫老师告诉学生:“敬业、诚信、友善,是对自己职业或专业的认知和操守”“任何游戏背后都有一个规则体系,同学们无论在专业学习实践上,还是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都要树立规则意识和法治精神。”为何要与学生们讲这一席话,他在接受央视《新闻联播》采访时给出了答案,“一个教师,我觉得他不光是要去教书,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去育人”。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