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晚上7点,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新校区落成典礼暨大型电视文艺晚会在桐乡校区运动场隆重举行,现场灯火辉煌、宾朋云集,共同见证浙江传媒学院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今天,一座孕育着我们共同希望、昭示着美好未来的现代化校园拔地而起,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不仅是浙江传媒学院办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也是桐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把桐乡校区这株幼苗培育成参天大树!”浙江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奚建华和桐乡市委书记卢跃东在落成典礼上激情致辞,对桐乡校区的未来充满期冀。
落成典礼后,大型电视文艺晚会拉开了帷幕。整台晚会围绕“水墨风华”主题,结合桐乡这座历史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以舞蹈、朗诵、歌曲、水鼓、越剧、音乐剧、情景剧、新民乐等多种表演方式呈现,师生同台,热情无限,欢歌曼舞,美轮美奂,凝聚着浙传这所艺术类院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师生出众的表演才华,更是向观看晚会的近3000名新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浙传人的收获与骄傲,为他们描绘了大学四年的美好愿景。
央视主持人宋鹏飞,湖南广电集团主持人李红,吉林电视台主持人林爽,浙江广电集团品牌主持人小强、沈涛、朱亚丽、伊一等历届优秀校友回校担纲主持。晚会将通过浙江卫视、新浪网等面向全国转播,借此向全社会汇报浙传的人才培养成绩和桐乡校区的建设成果。领导嘉宾、2011级新生以及桐乡百姓共7000余人现场观看晚会。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正式宣告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投入使用。桐乡校区是省属公办性质的学校直属的二级办学单位,办学形式为普通全日制教育。2009年9月2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发文批复,桐乡校区由桐乡市人民政府负责投资建设,浙江传媒学院负责办学,办学经费纳入省级财政预算。桐乡校区的落成使学校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面对着当前高等院校异地办学、多校区办学不断增多的现状,浙江传媒学院与桐乡市的“联姻”与众不同,它改写了国内校地合作的传统模式,为学校和地方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桐乡校区的建成是一段“圆梦之旅”,它圆了浙传人30多年戮力同心、并肩战斗、不断创造历史的“发展梦”,圆了更多的莘莘学子接受传媒教育、完成传媒梦想的“舞台梦”,也圆了桐乡市几代人民孜孜以求的“大学梦”。
站在全国文化建设潮头,发展文化创意传媒教育
浙江传媒学院是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院校。作为我国广播电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之一,学校自办学以来,就放眼世界传媒的最新发展趋势,立足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前沿,结合浙江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传媒优秀人才。中央台的颜倩、章伟秋、宋鹏飞,浙江卫视的朱丹、华少,湖南卫视的龙丹妮、李维嘉,江苏卫视的陈怡、李想,光线传媒的索尼以及浙江广电集团副总裁顾顺坤、中国影视第一股“华策影视”的赵依芳、MTV中国区总裁王河等都是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这所年轻的院校获得了“北有北广,南有浙广”的美誉,在行业内以及社会上收获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04年5月,学校升本,从“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浙江传媒学院”,从此踏上了跨越式发展之路,办学规模、层次、质量以及社会影响力获得了全面提升。目前,学校拥有29个本科专业、11个专业方向,覆盖了专业目录中所有新闻传播类专业以及50%以上艺术类专业,其中包括“播音与主持艺术”与“广播电视编导”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广播电视工程”等4个省级重点专业,专任教师有595人,其中正高职称的有8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97人,有7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学校完成了从学科门类单一、办学规模较小的行业性专科学校,到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办学特色鲜明、行业与地方共建的多科性本科院校的跨越,也实现了从“广播电视教育”向“传媒教育”的转变。
浙江传媒学院32年的风雨创业之路,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和传媒文化事业的进步相依相伴,为传媒学术研究和传媒人才培养贡献了力量,在我国传媒事业发展史上谱写了华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开始转型。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浙江省也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宏伟目标,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机遇和条件。浙江传媒学院敏锐把握传媒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坚持“根植浙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办学原则,主动适应文化大繁荣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准备为服务文化大省的建设和传媒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这新一轮创业的帷幕随着桐乡校区的落成而拉开。2006年和2007年,结合最新的传媒发展态势,学校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和媒体创意专业,将人才培养方向拓展到文化创意领域。“现在,学校将以桐乡校区的投入使用为契机,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学科布局,适度扩大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规模,强化文化创意专业的传媒特色,更好地服务于全国广播影视事业和文化发展。”浙江传媒学院校长彭少健说。
今年8月初,经过将近一年的艰苦建设,第一期校园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近17万平方米的桐乡校区包括学生公寓、绿化带在内的整个校区正式竣工,一期总投资近7亿元。建成的桐乡校区不仅是一个高等院校,也是桐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现代、大气又充满艺术性。学校按照4000人标准进行学生床位、空调等方面的配备,一期使用70多个教室,各类教学设施设备、家具均已到位,以微笑的姿态迎接各方学子的到来。二期300亩土地的规划、立项、审批工作和工程建设目前也在积极推进中。
桐乡校区作为浙江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本科校区,不仅顺应浙江文化大省建设和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 脚步,更贴近无数青年学子渴望接受高水平传媒教育的愿望,扎实践行了“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首创校地合作办学新模式,带动校地双赢发展
早在2008年8月,浙江传媒学院就开始和桐乡市委市政府洽谈合作共建桐乡校区的可能性,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和磋商,2010年1月10日,浙江传媒学院校长彭少健和桐乡市人民政府市长朱海平在合作协议上郑重签字,桐乡校区的建设从设想成为了现实。协议规定,桐乡校区由桐乡市人民政府负责投资建设,浙江传媒学院负责办学。这种由县级地方政府投资建设、高校具体办学的合作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在现有的校地合作办学模式中实属首创。桐乡校区成为浙江省出台高校布局规划以来,第一家落户县市的二本高校。
这种校地合作办学新模式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异地办学的规模扩容和地理边界延展的概念,它使高校优质办学资源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形成了全方位的渗透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文化”与“资本”的对接。
对于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的落户,桐乡市生动地称之为“凤栖梧桐”。桐乡隶属嘉兴市,地处沪、杭、苏、宁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的美誉,是茅盾文学奖的永久颁奖地、全国漫画大赛的承办地、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书法之乡,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运河文化、古镇(乌镇)文化等交相辉映,茅盾、丰子恺、徐肖冰等一代代文化名人在这里诞生,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桐乡经济实力位列全国百强县(市)前30强,人口超过60万,近年来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文化创意、设计类人才和从事新媒体新文化业态和现代服务业的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桐乡与杭州对接便利,具备合作办学良好的地理条件,特别是自高铁通车以来,由杭州站到桐乡站只需15分钟,每天对开停靠的高铁列车达42对,同城效应已经显现。
“桐乡校区的创办将填补桐乡市的高等教育空白,提升教育的规格和质量,让桐乡人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大学,上好大学,上国内一流的传媒大学,加快桐乡市的人才培养速度和人才储备进程。”桐乡市委书记卢跃东相信,桐乡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求与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类学科培养优势相契合,高校资源的引进不仅会催生艺术培训、广播影视、休闲娱乐、文化体育、动漫产业、文化经纪等文化创意类的新兴产业,也必将为桐乡市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形态提升以及桐乡市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到强有力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菊乡、古镇、市场、名人’是桐乡的四张城市名片,桐乡校区的落成办学将成为桐乡响亮的第五张城市名片。”卢跃东语带欣喜。
而对浙江传媒学院而言,这种模式顺应了传媒教育发展的迫切诉求。浙江传媒学院自2004年升本以来呈现跨越式发展,每年的生源数量和质量都在攀升,老百姓对传媒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桐乡校区的建成既意味着学校一举克服了发展中日益凸显的办学场地制约等瓶颈,为学校未来数十年的可持续发展获得了土地、办学空间等弥足珍贵的资源。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桐乡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化办学特色、丰富学科门类、提升办学层次、拓展办学平台,也可以依托学校教育教学和桐乡特色产业的研究资源,开展更加密切的产学研合作。浙江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奚建华说:“桐乡校区的启用,将极大地影响学院事业未来发展的版图,进一步增强学校办学的综合实力。”
根据省政府“双方要建立共管机制”的批文精神,2010年年初,浙江传媒学院与桐乡市共同组建了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发展指导委员会,由双方主要领导任主任。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对桐乡校区的发展目标、人才培养、发展战略、扩大投资等一系列重大事项进行协商与推进,为今后桐乡校区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桐乡市为支持办学也出了一揽子政策,例如到桐乡校区工作的教职员工可享受桐乡市的人才引进优惠奖励政策及落户政策,教职员工的住房、子女入学、医疗保障、交通通讯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予以重点保障。
两个校区各有侧重,形成 “一体两翼”办学新格局
“桐乡校区既不是分部,也不是分校,是与下沙校区并驾齐驱的一个校区。”奚建华着重强调了这一点。桐乡校区是浙江传媒学院二级办学单位,是省属公办二本院校,并非很多人印象中高校异地办学经常出现的独立学院或者民办高校。这个特质代表着两个校区发展目标一致,办学理念统一,教学资源共享,统分有度、优势互补,形成“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甚至两个校区的门牌号都是相互辉印,互为一体,下沙校区位于钱塘江畔的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998号,而桐乡校区则位于桐乡市逾桥西路998号,学校正是用这个小细节来强调两个平行校区之间办学理念、办学资源和办学投入的一体化。
浙江传媒学院下设13个二级学院,其中以文化创意和艺术设计类专业为核心的5个二级学院——文化创意学院、文学院、管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和音乐学院被整体迁移到了桐乡校区。而留在下沙校区的则是以广播影视、新媒体技术专业为核心的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动画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新媒体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8个二级学院和大学外语、大学体育、社会科学3个教学部。本学期,桐乡校区接待了近3000名新生来校报到,他们在完成10天的军训后,5个二级学院近1200名新生在桐乡校区“安营扎寨”,踏上四年美妙的大学之旅,其他学院的约1800名新生返回下沙上课。
“一体两翼”是我校十二五规划通过的发展战略。根据规划,桐乡校区的专业设置依托长三角、浙江省和桐乡市的产业优势以及地域文化特点,通过对学校相关专业进行优化组合,构建起以文化创意和艺术设计类为核心的特色专业集群,而下沙校区将以原有的广播影视专业集群为主。两个校区各有侧重,使学校人才培养格局呈现广播影视与文化创意“两翼齐飞”之貌。
桐乡校区5个二级学院共开设文学、艺术设计、摄影、会展、公共关系、文化创意、文化产业管理等19个本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今后将创造条件,积极拓展与杭嘉湖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计划到2013年,桐乡校区普通全日制在校生将达到5000人,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数达到25个以上,其中校级重点专业达10个左右,同时开展继续教育、成人教育与国际交流合作项目。
桐乡校区产学研平台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中。校区落成当天,由浙江传媒学院和英国考文垂大学、桐乡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浙江传媒学院-英国考文垂大学联合设计•创意与管理中心”产学研合作基地正式授牌运行,集三方之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另一个“浙江传媒学院(濮院)创意设计工作站”也于当天授牌。
桐乡校区的建设可以看成是浙江传媒学院新一轮发展的增长点,是一个改写学校发展历史的过程。它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规模扩容,更带来了一场学科体系的升级与完善、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变革,从而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的质量和水平。
凤栖梧桐,花落桐乡,浙江传媒学院从此揭开了传媒教育发展的新篇章。新的创业时代已经来临,学校将扎根于桐乡,坚持质量立校、注重内涵发展、强化特色办学,在桐乡这一片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上展开第三次创业耕耘,为桐乡市、浙江省乃至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宣传部 文/谢薇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