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传媒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传媒 > 新闻详情
加强学科建设 提高科研水平 推动协同创新 建设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国内知名大学
——彭少健校长在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
来源单位:       发布时间:2013-01-09      

一、在新时期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科是人类在认识和科学研究活动中针对认识对象,将自己的知识划分出来的集合,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现代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等四大使命,学科建设是承载着四大使命的基本单元与集成模块。一流的学科建设能够帮助培育大师,培养一流人才,推动科技进步,解决重大问题,传承优秀文化。因此,学科建设是大学的立身之本,大学建设的本质就是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的水平直接决定着我校中长期事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是我校“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的重要抓手。
1.学科建设是大学在国内外地位的主要标志。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学术性,大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学术、培养人才。世界上一流的大学,不是因为规模大,首先是因为它有一流的学科。例如,加州理工学院2007年只有408名教师,2086名本科生与研究生,却出过32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与路透社联合发布的2011-2012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第1位,主要是因为它的实验物理和航空技术是世界顶尖的学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原校长田长霖先生曾说:“加州理工学院为什么会变成这么著名的大学?它的腾飞就是靠两个教授,一个是密立根,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使这个学校的实验物理迈进了世界一流;然后是冯•卡门,钱学森先生的老师,他把美国的航空技术带起来了。有了这两位,加州理工学院就世界知名了。”科学研究中重大问题的解决要靠强大的学术实力。只有高水平的学科,才可能聚集一批高水平的教授,建设高水平的基地,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只有高水平的学科,社会才能对其产生认同感、信任感,也才有可能承接重大的科研项目。可以说,没有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建成一流的大学。
2.学科建设是高层次人才成长的基础平台。大学组织结构是由事业单位与学科组成的矩阵结构。一方面,高层次人才在学校的院、系等事业单位中活动,另一方面,又活跃在与国内、国际密切相联系的学科领域。他们与学校、社会的联系主要通过学科,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对学校的忠诚首先体现在对学科的忠诚上。只有一流的学科,才能培养一流的学者。综观我国各大学的院士分布,一般集聚在某一两个高水平的学科上。例如大连理工大学的院士主要产生于力学学科,吉林大学的院士主要产生于化学学科,华中科技大学的院士主要产生于机械学科,中南大学的院士主要产生于材料学科。如果建不成一流学科,大学将陷入的高层次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尴尬境地。因此,一流的学科,是吸引高层次人才、留住高层次人才,让高层次人施展才能抱负的基础平台。
3.学科建设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2010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该计划对高校提出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提升创新能力的核心任务,明确以学科建设为协同创新的基础。为推进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国务院在2011年出台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教育部在2012年出台了基于学科目录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明确了学科建设引导专业建设的龙头地位。浙江省教育厅也明确了“本科高校突出学科建设、高职院校突出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湖州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等兄弟院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方面投入很大,举措很多,成效明显。因此,我们必须迎头赶上,明确一种思想认识:只有高水平的科研,才有高水平的师资,才有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只有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才有高水平的专业建设,才有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抓紧将工作重心从专业入轨向学科提升转变,加快构建文学、艺术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这有利于学校明确定位,办出特色,提升水平,最终推动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等层面改革;重点主干学科和基础支撑学科的建设,有利于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和优秀文化传承;优势特色学科通过利用其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师资、精品课程等方面的优质资源示范和带动,有利于带动全校其他学科的发展,进而推动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从而在整体上提升我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学科建设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纲举目张地开创学校事业的新局面。学科建设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龙头,抓住了这个龙头,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核心。
二、学校中长期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目标和思路
  我校中长期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明确学科使命,按照“做强文学、做深艺术学、做精工学、做特管理学、做准经济学”的思路,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的学科体系。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协同创新,全面推进学校科研工作上层次、上水平、创特色。通过分层分类建设,力争到2020年建成3~5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重点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使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达到3个左右(包括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培育形成3~5个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群,使学科建设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为了实现中长期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目标,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树立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以此引领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入实施科学研究优质计划,通过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努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重点推出一批层次高、特色明、影响大的标志性成果。全面推进学科布局优化计划、分类分层建设计划、学科队伍整合计划、学术平台提升计划、学位点建设计划等协同计划,固化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围绕广播影视和文化创意的重点发展领域,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形成各学科各得其所、互援共生的局面;以基于现有学科基础的事实研判和基于发展趋向的未来预判为依据,明确不同类型学科使命,设定学科建设目标,按照“突出重点主干学科、注重优势特色学科、发展基础支撑学科、扶持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思路,实行学科分类管理和分级建设;以学科队伍建设为根本,加强现有学科队伍的整合,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以创新团队、科研机构和基层学术组织集聚优势资源,打造一支能力突出、结构合理、产学研结合的学科队伍,夯实学科发展基础;以学位点建设为重点打造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以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为试点,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拓展其他专业硕士学位点,突破学术硕士学位点,实现专业硕士培养和学术硕士培养的共同发展;在二级学院按学科建制的基础上,打造若干跨学科平台,强化专业、师资、课程、实验室等学科资源汇聚融合,做强特色优势学科,做大重点主干学科,做实基础支撑学科,做特新兴交叉学科,融合形成若干产学研结合的学科群,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必须把握好四对关系:
第一,找准发展定位,把握好学科建设与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实现的关系
  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决定了学科的建设方向,决定了学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而学科建设的成就和水平是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实现的前提和条件,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根本谈不上建设“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国内知名大学”。因此,我们要在学校总体发展目标的引导下,树立学科建设的主导意识、全局意识和特色意识,始终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整体建设的主线。
  我们的学科发展定位必须结合我国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行业和浙江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文化的需要,按照“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紧贴行业,服务社会”的要求,科学定位服务面向,使学科结构与区域、行业发展相适应;要按照“姓浙江、兴浙江”的思路,立足浙江,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按照“名为传媒、要鸣传媒”的思路,紧贴行业,引领传媒领域发展和变革;按照“位居学院、为了学院”的思路,立足行业性学校的特色,面向全国强化行业特色,提升学校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要科学规划学科框架,合理设置学科体系,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的方向,找准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以科学定位指导特色展现、布局优化、队伍组建,务实推进学科建设;要通过学科建设进一步理清师资队伍、专业方向、科研立项选题、资金设备投入的轻重缓急,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真正形成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突出优势培育,把握好特色鲜明与优势明显的关系
  特色是指一个学校在学科专业方面形成的与众不同的特点,这是一个学校存在的理由;优势是指一个学校基于特色形成的高质量的资源综合竞争力,特色+质量=优势,凸显的特色+稳定的质量=持续的优势,这是一个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需要指出的是,特色不仅仅是人无我有,更是人有我优。低质量的特色只是特点,高质量的特色才是真正的特色。不形成优势的特色是没有意义的。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相互模仿成为常态,依靠开设独一无二的新兴专业难以形成稳定的优势,要办出人无我有的特色很难。因此,建设人有我优、优势明显的学科专业已经成为我们在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知名大学的必然选择。根据邱均平的评估报告,我校的学科建设现状可以概括为“特色很鲜明,优势不明显”,这讲的是我校有20%的学科专业在省内是一家独有,在全国有这样大规模的独特学科专业集聚也是不多的,这正是我们很多同志经常引以为豪,甚至认为可以躺在所谓的“特色”上面睡觉的理由。这种想法很危险!因为用所谓的“特色”来掩盖低水平、低层次、低质量无异于“掩耳盗铃”。在传媒教育风起云涌的今天,不进就是退,慢进也是退。我们在专业入轨阶段要强调增量发展,学科专业建设上难免要跑马圈地、外延扩张,思想观念上更多的是物理变化和常规思维。但在学科提升阶段更要强调内涵发展,突出学科专业的资源整合与方向凝练,思想观念上要有化学变化和创新思维。因此,我们必须做到“自豪而不自满”,清醒地认识学科专业“特色很鲜明,优势不明显”的现状,树立学科发展的自觉意识和“快人一步、抢占先机”的机遇意识,明确“有优势才有竞争力,有优势才有战斗力”的思维,把工作重点从特色发展转到优势培育上来。
第三,重视长板效应,把握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
  我曾经在暑期中干会上提出学科发展中存在“长板效应”,这指的是一个学校的学科发展水平往往是由几个优势特色学科决定。所以在学科建设中不能贪大求全,例如普林斯顿大学不设当今最热门的三个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不设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原来有14个学院,下设100多个系,当时提出的口号是“每个领域都要保持全美前三名”,后来发现这根本不可能。之后集中力量,聚焦发展生物原子计划,要求全校各系都从不同角度配合生物原子计划的研究。最终促成劳伦斯发明加速器,因此获得17项诺贝尔奖,该学科成了世界第一,伯克利分校也因此闻名遐迩。当然,学科建设也不仅仅就是建设重点主干学科。也就是说在学科建设进程中,各个学科应该同时起舞,重点主干学科是领舞者,不过领舞者和一般舞者的角色是可以转换的。根据学校实际,我认为浙江传媒学院的学科规划原则是“主干的艺术与文学,必要的工学,适当的经济学与管理学”。
  学科建设应该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整体推进就是植树造林,建立学术绿洲,重点突破就是培植学术大树。我们很难想象学术沙漠上能长出学术大树来。所以整体推进是基础,要通过整体推进构建好与行业性大学相适应的学科体系,为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要重视学科建设中的长板效应,把更大的精力投入到重点突破上。
  重点突破有两个层次的涵义:第一个层次是指学科建设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我当为。打个比方说,种庄稼前要弄清楚哪块地适合种什么庄稼,是否能够丰产。在不长庄稼的地方播种,就是铆足了劲去施肥浇水,到头来也只会是徒劳无功的。所以要立足于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优势特色学科和重点主干学科建设,遴选好有竞争实力、有发展前途的学科,做大做强,培养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学科带头人,产生标志性成果和标志性学科,使之成为学科建设的领头雁。第二个层次是指学科建设上不能平均用力,应坚持有所先为,有所后为。在整体推进各个学科建设的同时,要集中力量让某几个学科先行一步,以达到异军突起,出奇制胜的效果,产生标志性人物、标志性成果和标志性学科。平均用力的结果是动力油变成了润滑油,每个学科有份,但大家都没劲,把浓茶变成了白开水,寡淡无味。根据我校学科的分层分类,我认为我们学科建设的重点突破应该围绕以下四个角色去打造和凝练:优势特色学科要勤作创新创业的“助推器”,重点主干学科要勇当文化强省的“先行者”,新兴交叉学科要乐为区域发展的“增长点”,基础支撑学科要甘做基础研究的“动力源”。
第四,明确最终依归,把握好学科发展与教师成长的关系
  学科发展的最终依托和目的归属都是教师成长。我们提出“人人进学科,个个有方向”,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科建设需要每一位教师的充分参与,另一方面是考虑到教师成长离不开学科这个平台。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没有学科就如同没有家园,没有舞台,就失去了发展的空间。因此,我们在学科建设中,既要大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也要提高教师个人的能力与水平,既要在学科建设上取得成效,也要让教师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得到锻炼,茁壮成长。广大教师是学科的主人,每一位教师都要把自己与学科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学科带头人,还是方向负责人,无论是学术骨干,还是一般的梯队成员,都要从学科建设出发,调整好自己的学术方向,加强自身知识体系的构筑,刻苦钻研学科领域的学问,与学科建设同呼吸共命运。
  学科建设的根本在于人才。关于人才,要坚持引培并重,但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以培养为主是因为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发展的基础,以引进为辅,在于它可以弥补培养的先天不足,校内培养往往需要较长周期,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恰恰能在短时间内填补空白,减少近亲繁殖,迅速改善结构。外来和尚未必个个好念经,但外来和尚可能带来新经,或者把本地经念出另一番风味。此外,学术环境的建设很重要,因为鸟窝是引不来也留不住凤凰的。我们经常把人才比喻为凤凰,把硬软环境建设称为筑巢引凤。人才是侯鸟,既需要基本的粮食,更重视精神气候与学术环境,越是高级人才,对学术环境的敏感性越强。所以,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科带头人培养和学科梯队建设。要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和学术环境,聚精会神谋发展;采取积极的人才激励政策,使一大批教师从“被动科研”到“主动科研”,完成“化茧成蝶”;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在对学科梯队定向、管理和整合上的核心作用。
三、全面实施六大协同计划,努力开创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新局面
  围绕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发展目标,学校将实施六大协同计划:
(一)学科布局优化计划
  本计划主要针对当前我校学科布局不尽合理、学科引领作用不够给力的现状,以国家学科目录和专业目录为指导,以桐乡校区建设和研究生教育为契机,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理顺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关系,融合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的关系,明确学科发展的服务面向,既要建立艺、文、工、管、经等完善的学科体系,明确学科使命,着力打造以广播电视艺术学为核心的艺术学学科群,以广播电视新闻学为骨干的传播学科群,以文化产业为主体的文化创意学科群,以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和手机媒体等为研究对象的新媒体学科群,以计算机、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传媒工程技术学科群,形成科学互动的学科群落生态,推动学科协调发展;也要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凝练学科方向,强化广播影视类学科,拓展文化创意类学科,形成“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
(二)分类分层建设计划
  本计划是根据不同性质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学科建设的现实情况,按照“突出重点主干学科、注重优势特色学科、发展基础支撑学科、扶持新兴交叉学科”的思路,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学科建设,实现优势特色学科和重点主干学科创一流、基础支撑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入主流的目的。既要夯实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音乐与舞蹈学等基础支撑学科,为学科发展提供原动力和持续力;更要做强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优势特色学科,打造强势品牌冲击省级人文社科基地和国家级重点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既要突出重点主干学科建设,巩固广播电视艺术学、戏剧戏曲学、新闻学、传播学、工商管理(文化产业管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等学科,增学位点,揽大项目,出大成果,造大师,抢占学科发展制高点;还要从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中,尤其是从传媒行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汲取养分,延伸学科优势,培育和扶持新兴交叉学科,创造学校学科增长点。
(三)学科队伍整合计划
  实施本计划是为了营造宽松的学科队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队伍整体结构,逐步完善学科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形成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学校长足发展需求的学科队伍。坚持“引培结合”的方式,汇聚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领军人物,对获得博士学位和副教授以上职称的科研人员试行学术假制度,增强人才队伍的聚合力和向心力。根据不同科研层次和不同类别学科发展需要,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使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梯队结构日趋优化。创新学科队伍管理模式,以岗位要求为标准量化科研要求、教学要求和学科发展贡献,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合理流动的机制;规范科研专职岗位的设置、专职人员的定岗和考评,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的正能量;对重点学科、重点研究机构、创新团队等,要在人力资源配置上给予适当倾斜。
(四)学术平台提升计划
  本计划旨在扭转我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脱节、各自为政的局面,增强学术平台的聚集效应、协调作用,实现融合发展。要正确定性学术平台的角色,不要将思维简单地定位在经费、编制和待遇上,而是要将它们看成是学科和科研的协调器,看成是人才队伍的孵化器,看成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助推器。我们要根据学科布局和重点特色科研领域发展的需要,组建和扶持一批重点研究平台,规范日常运行,完善管理制度,量化科研任务,加强绩效考评。要在学科关联度较高的多个二级学院之上成立跨学院的大学科门类研究院,形成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将研究院、省部级以上研究机构、省级以上创新团队、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实体化,使之成为沟通上下的纽带、整合内外的窗口。
(五)科学研究优质计划
  本计划是为了突破当前我校整体科研水平不高、科研层次有待提高、科研发展速度不快的现状,以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以科研创新为导向,促进科学研究向上层次、上水平、创特色发展。在项目管理上,加强沟通组织,提高申报率;强化协调把关,提高立项率;注重过程管理与跟踪服务,确保结题率。在项目质量上,充分发挥学术评议专家库的作用,从校级课题抓起,综合考察项目的学术水平、应用需求程度和项目团队的研究实力;在纵向项目上,既要拓宽申报渠道,更要整合优势力量放在国家级、省部级等高层次课题申报上;在横向课题上,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二级学院、学科和个人积极服务社会,高效地将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打造文化产业、广播影视等领域的服务品牌。在成果质量上,我们正在修改《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和《科研工作定量考核办法》,已经召开教授和博士两个层面的座谈会,后续还要继续征求意见,科学制度设计,以强化科研考核和奖励制度改革的导向作用,重点奖励优秀成果,加强优秀科研成果的推介和包装,鼓励成果形式多样化,成果转化多元化。规划和推动学术文库出版;挖掘和组织学校优秀成果申报各级各类奖励,尤其是在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上取得进展;我在这里插播一条喜讯:国际文化传播学院的钱毓芳教授四年磨一剑,她的英文专著已经入围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奖,现已在教育部网站公示,有望提前实现我校国家级科研奖项的突破。
(六)学位点建设计划
  本计划立足于现有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积极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争取专业学位点多点开花,学术学位点早日破零,实现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共同发展。尽快健全研究生教育组织架构,完善制度体系,创新管理机制。根据硕士专业学位发展要求,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突出实践教学,优化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体系。建设高水平的“双导师”队伍,建立导师联谊会等校内导师和业界导师定期交流机制,做实研究生“双导师”制。充实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的研究方向,推行学位点资源共享计划,促进该学科及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培育和支持艺术学等有条件的学科申报专业硕士,实现专业硕士多点发展局面。鼓励有条件的重点主干学科、优势特色学科按照学术硕士点的标准建设,争取时机成熟时顺利开启学术硕士培养。
  全面实施六大协同计划,推动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快速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引领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也是学校建设“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国内知名大学”的主要抓手。在座各位既是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主力军,也是推动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跨越发展的中流砥柱,希望大家强化学科发展意识,完善规划,明确责任,强化保障,扎实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关闭窗口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