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传媒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传媒 > 新闻详情
开展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
来源单位:       发布时间:2012-12-04      

       2011年10月17日,是一个值得载入传媒史册的日子。这一天,我校申报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正式通过教育部审批,成为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试点单位。这标志着我校实现了硕士点零的突破,正式迈入研究生教育的行列,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提升的背后,凝聚的是浙江传媒学院全体师生员工的辛勤付出。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情况,记者从硕士点的申报,首届研究生的招生、培养以及“双导师”的聘任进行了全方位采访。

抓机遇:借政策东风,集全校智慧实现硕士点零突破
  2011年8月1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旨在安排少数办学水平较高、特色鲜明、能够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的高校,在一定时期内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相应学位。
  校党委书记奚建华、校长彭少健等学校领导得知这一消息后高度重视,并立马组织精干人员按照申报要求撰写申报材料。“我们是当天下午5点多才得知这一消息的,由于第二天就要向教育部递交申请报告,当天晚上我们就住在省教育厅的宾馆,通宵达旦组织申报材料和文稿。”科研处、研究生处处长詹成大说。此外,学校还多次召开党委会和专题工作会议,讨论研究申硕重大问题和决策。
  作为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十二五”期间,我校拥有新闻与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交互媒体技术4个省级重点学科,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在多个学科并驾齐驱的情况下,学校为何选择将新闻与传播专业作为申办硕士点的突破口?
  彭少健校长在我校硕士研究生导师聘任仪式暨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论坛上道出了实情:新闻学科是我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科,也是学校办学基础最好、实力最雄厚的学科之一,1986年就开始招收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此外,我校地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作为行业性院校,又与广电系统联系密切,在申报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时具有地域、行业、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天然优势,学校精良的实验设施及全天24小时播出的校实验电视台,为学生专业技能实训提供了重要平台与场所。
  主管科研和研究生工作的副校长项仲平表示,此次申报硕士点是学校的一件大事,也是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大机遇,选择新闻与传播专业作为突破口,还考虑到了国家的人才需要、浙江省的教育结构以及我校的办学优势。在我校申报该硕士点前,浙江省只有浙江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两所高校拥有新闻传播学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资格;在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上,仅浙江大学一所高校。开展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教育,不仅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提高学校办学层次,还能拓展本科教育新天地,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我校学科特色。
  为确保申硕工作万无一失,自2011年底开始,科研处就克服人少、任务重、压力大的困难,把申报专业硕士点工作作为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与新闻与传播学院、管理学院、文学院等学院一起,加班加点,共同完成申报表、论证报告、答辩陈述报告起草、修改工作。校党委书记奚建华、校长彭少健、校党委副书记王文科等校领导多次探望、慰问工作人员,甚至亲自指导和审核申报报告至深夜。学校其他党政领导王渊明、柯力、柴志明、沈兵虎等也对工作给予指导,给了大家巨大的鼓舞。
  在申报过程中,科研处还组织召开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专家论证会和模拟申请答辩会,邀请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宁波大学等相关院校的专家、学者对申报材料和答辩内容等提出富有针对性、指导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2011年9月27日,彭少健校长作为主答辩人,赴北京参加了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专业硕士学位申请答辩会,得到了在场专家的肯定和赞扬。2011年10月17日,我校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申报成功的喜讯从浙江省学位委员会传来,顿时全校上下群情振奋,欢欣鼓舞。据悉,我校也是此次全国唯一获批试办该专业学位教育的高等院校。

重实才:严把复试关,面向全国招录优秀才人
  虽然已经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但由于2011年国家专业硕士点申报时间的安排较晚,与我校同时获批的其他50所院校都无法参加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只能接收调剂考生。
  为做好研究生招生工作,吸引更多符合条件的考生调剂到我校,2012年2月底,学校成立了研究生处。3月13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正式开通前,学校就发布了调剂信息,并推出“调剂考生享受公费待遇,免交学费,每人奖励新生奖学金2000元”等多重优惠措施。在调剂过程中,研究生处还开通了专门的招生咨询热线,对考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并与所有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进行了必要的联系和沟通。与此同时,学校遴选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也正式展开。
  调剂信息发布后,研究生处招生办公室共收到1000多封调剂申请邮件。国家调剂平台正式开通后,共有700多位考生向我校提交了调剂申请,生源覆盖全国各地。
  据负责招生的老师介绍,今年我校的生源质量特别好,申请调剂的考生30%毕业于重点院校,第一志愿报考国家重点高校的占75%以上。我校复试分数线高出国家线30多分,初试最高成绩高出国家线60余分。
  在确定复试资格时,学校坚持标准择优通知,充分考察考生的初试成绩、初试单位、毕业院校等因素,最终获得复试资格的33名考生中,第一志愿报考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等211、985工程重点院校就有29名,比率达到90%。经过复试的重重考核,最终有25名考生被录取为我校新闻与传播专业首届硕士研究生。
  刘永同学是我校首届硕士研究生之一,他第一志愿报考的是中南大学,初试成绩395分。刘永说,之所以选择调剂到我校,是因为“我本科是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与新闻传播学科有一些不同,我需要补充新闻传播方面的知识,浙传恰恰在这方面挺牛的”。经过近两个月的学习,刘永对学业更加充满信心了,他觉得老师们都很博学,人也和蔼,经常跟学生打成一片:“学校的教学条件挺不错的,关键是看自己能不能利用好。”
  唐佳丽同学也是调剂到我校的一名研究生,第一志愿报考落榜后,唐佳丽选择了调剂。由于成绩不错,唐佳丽填报了几所调剂学校,并前去复试。本来南方某211高校已经给她发了拟录取通知,恰好那时,唐佳丽也接到了我校的复试通知。权衡再三,唐佳丽婉拒了拟录取她的高校,冒险参加我校的复试。“原因很简单,学校专业实践能力强,就业很好,我老家又是浙江的,现在有机会在自己的家乡读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生,浙传当然是最理想的选择。”
  我校第一批研究生入学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浙江日报》、《杭州日报》、《钱江晚报》、《重庆晨报》、《每日商报》、浙江在线、网易等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
  目前,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工作已经截止。据了解,我校今年研究生报名情况良好,在报考咨询阶段,研究生处招生科的老师每天都能接到大量考生的咨询电话。与此同时,部分考研学生还通过微博、论坛等方式向我校在校研究生进行咨询。

精培养:配备双导师,打造全媒体时代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根据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定,我校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年,分广播电视新闻、新闻与媒体管理、播音与主持和新媒体传播四个培养方向。那么,在研究生正式招录完成后,学校将如何开展研究生教育?
  9月17日上午,我校举行2012级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校长彭少健,党委副书记王文科、宣裕方,副校长项仲平,科研处处长詹成大及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张芹等单位负责人与46位硕士生导师及全体研究生齐聚一堂。在开学典礼上,彭少健校长表示,学校将汇集全校之力,为同学们提供尽可能好的软硬件办学条件,学校将以浙传独有的特色,打造赋予浙传文脉与精神气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品牌,为我国的传媒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彭少健校长的讲话,为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
  研究生处处长詹成大教授表示,研究生第一学年集中完成课程学习,第二学年集中进行实践,强化一线采访能力、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方面的训练。“该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份量。学校在研究生培养中将注重应用性、实践性,强调职业化,这也是专业硕士培养不同于学术硕士培养的地方。”他说。
  为了更好地培养在校研究生,学校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实行校内导师和业界导师双指导模式,简称“双导师制”。这是指浙江传媒学院导师(第一责任导师)与媒体业界导师联合指导专业硕士,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监督和指导计划的实施落实,负责科研工作的具体指导,论文撰写的指导、修改和定稿。根据这一模式,校内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制定中长期学习规划、选择课程、学习前沿理论与方法、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写作等,指导学生参与新闻与传播前沿课题攻关;业界导师为高端实习基地的业界资深人士,负责讲授实践类专业课程、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毕业设计,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等。
  10月13日,我校首届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导师、业界导师聘任仪式在下沙校区举行。来自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新华社浙江分社、河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香港卫视国际传媒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安徽广播电视台、山东广播电视台、中国周刊、中国新闻出版社、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中心、杭州文广集团、杭报集团、浙江记者协会、浙江在线等19个单位的负责人共计44名传媒领域资深人士受聘为研究生业界导师。我校46位专家学者被聘为校内导师。这标志着我校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正式实行。
  浙江卫视频道副总监王水明是我校44名业界导师之一,在其20多年的媒体生涯中,曾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和中国电视新闻奖,又攫取了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长江韬奋奖。王水明表示,他会用心去带研究生,会通过给学生出题,比如说让学生研究中国电视新闻栏目的嬗变,从这个观察研究的过程中学到真知。他也会通过给学生制定研究方向,比如说,怎样使我们的主题报道更加出彩?怎样使我们的新闻直播创新出彩?通过带领学生实践,帮助其树立新闻职业规划,更好地成长成才。
  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张芹教授表示,专业学位是具有专业背景的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我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将发扬“联手行业,产学合作”的传统与优势,联合传媒行业制定专业标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强化研究生的实践技能训练,提高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培养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深刻了解中国国情,能够创造性地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教务处副处长蔡罕教授既是首届硕士研究生《中外新闻传播史》课程的任课老师,同时也是校内导师。为了给研究生上好课,蔡老师从今年6月份就开始备课,把他一贯以来对新闻史的关注全部串联起来。蔡老师说,本科的新闻史更多的是强调知识的传授,如果在研究生阶段再这么讲,就是“炒冷饭”了。所以他在课堂上践行“以生为本、教学相长、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实时对课件进行更新,将学科前沿的发展与研究动态随时引入课堂教学。
  在蔡罕教授看来,专业硕士的培养比学术硕士的培养难度更大。学术硕士的培养是一种学科型的培养,更多的是从学理方面培养,专业硕士的培养更强调专业能力,这种专业能力既包括学科素养,也包括专业动手能力。谈及导师和学生的关系,蔡教授觉得,老师带学生,不一定老师研究什么,就要求学生也跟着研究什么,“我觉得老师对学生的指导更多的是方法论的指导。”
  新闻与传播学院黄鸣刚教授也是校内导师之一,在谈到如何培养他所带的研究生时,黄鸣刚老师说:“在遵循学校制定的总体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第一个是要尊重学生的志向,要了解他毕业以后的愿望:是走向业界还是考博?然后按照他的愿望进行相应的侧重点的培养。”除了了解学生的愿望外,黄鸣刚老师觉得了解学生的本科基础、抗压能力、能够承受训练的强度及执行力等情况同样重要。在导师的具体指导过程中,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为学生量身定做一个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导师并不是说一定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学生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在黄鸣刚老师看来,对学生的尊重、与学生间的相互沟通非常重要,他坚信,如果能和学生的意见达成一致并按照制定的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的话,是会取得良好效果的,他对此充满信心。
  唐佳丽同学对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感到非常兴奋。她说:“新闻本来就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达到无缝对接,业界导师在这个时候就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双导师制’能够体现学校在资源方面的优势。”

  目前,我校首届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正在进行紧张有序的学习当中。新闻与传播学院正在着手研究生专用实验室的申报工作,在研究生专属实验室建好之前,学院现有的实验室优先提供给研究生使用,研究生将利用空余时间打造三档电视节目。
                                                                            (宣传部 先锋通讯社记者  陈波、上官绪芹、李胜楠)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