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的内在品质,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动力和源泉,是学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也是构成学校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具有广泛的参与性、独特的学术与专业性、鲜明的时代性等特征,对学校的建设发展起着明确的导向作用、强烈的凝聚作用、显著的协调作用、内在的激励作用。
高校教职工作为校园文化活跃的主体之一,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也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引路人。教职工文化建设的程度、发展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一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实力与水平。
浙江传媒学院自2004年升本以来,立足自己的学科优势与专业特色,以“新春团拜会”为载体,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师德建设、专业技能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广大教职工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为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构建和谐校园、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目标与思路
新春团拜会是在新春佳节这个喜庆的日子,全校教职工欢聚一堂,进行集体祝贺节日的礼仪形式,既体现了民族风俗,又有利于融洽全校教职工的内部关系。我校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把新春团拜会办成广受全校教职工欢迎、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的一项群众性文化活动;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特色,精心打造思想性强、专业性高、观赏性好、艺术性浓的教职工文化,以形成具有传媒特色的教职工校园文化品牌;通过回顾过去一年学校改革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展望更加值得期待的未来一年的发展前景,以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爱校荣校意识,形成一项广大教职工共同为学校事业奋斗的凝聚力工程,达到凝聚共识、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和谐共进的目的。
二、过程与方法
1.精选主题,悉心策划,精心组织
主题是一项联欢活动或晚会的灵魂。新春团拜会作为浙江传媒学院一年一度的文娱盛会,全校教职工喜聚一堂,辞旧迎新,同庆新春佳节,在这样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回顾学院一年来的大事、喜事,展望来年美好前景,必然是每年新春团拜会的中心内容。如何选取合适的主题来烘托、映衬这一中心,用主题将一个个节目联系起来,成为一台团拜会的立足点,是每年在新春团拜会策划之初的重要工作,也为每年的新春团拜会定下了基调。
为此,学院都会召开专门策划会议,召集文艺骨干、分工会主席共同出谋划策、集思广益,商定新春团拜会主题,通过融入切合主题的各种元素和编排符合主题的各种形式来激起教职工的情绪、掀起情感的高潮,从而达到学校共同价值观的宣扬,实现凝聚人心、和谐共进的目的。如,从2004年学院升为本科院校并正式挂牌更名为浙江传媒学院,到2008年的三十周年校庆,再到2011年桐乡校区投入使用、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评估,每件学校发展历程中的大事都成为团拜会舞台的焦点。
2.广泛动员,全院参与,争当主角
“参与”是浙江传媒学院新春团拜会一贯坚持的理念,上至分管领导亲自抓,下至广大教工积极参与,无论是在幕后策划、台上表演,还是台下欣赏,每位教职工都是新春团拜会的主角。在组织筹备过程中,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教职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了相应经费;党院办、工会、实验电视台、宣传部、后勤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给予了组织保障;各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和文艺骨干积极响应,登上舞台,精心准备了形式多样的节目。
不仅如此,普通教职工也往往成为新春团拜会的主角,如2010年为十余对青年教师举办了意义非凡的集体婚礼,借助团拜会的舞台,为他们送上全校教职工的祝福;2011年《兔宝宝闹新春》则给了教职工子女一个亮相的机会。除了在职教职工,离退休老教师也应邀回到学院,与大家一起共话学院发展,喜迎新春佳节。近年来,非事业编制职工作为不断增长的群体,也作为学院大家庭的一员也加入其中。新春团拜会的举办,不仅慰劳了辛勤工作一年的教职工,更增强了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加了他们对传媒大家庭的归属感,培养了主人翁精神。
3.比拼才艺,彰显特色,展示风采
我校作为一所培养艺术类专业人才的本科院校,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播音主持、公关礼仪、摄影摄像等艺术类专业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知名度,众多专业教师才华横溢,新春团拜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文娱活动,正是一个极佳的展示平台,可以凝聚各个专业力量,展现专业人才风采。我校新春团拜会充分动员校内人力、物力资源,从幕后的舞美设计、灯光音响、摄影摄像,到台前的服装形象、主持演员,各个部门派出了精兵强将,力争将高水平的演出呈现给全校教职工。2008年新年音乐会与杭州爱乐乐团高水准的合作,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荣获殊荣的音乐学院男女高音每年的盛情演唱,2012年在美国成功巡演的学校实验艺术剧院师生表演的“东方情韵”等,均展现了传媒人的风采,展现了新时期的教师风貌。
4.形式新颖,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浙江传媒学院新春团拜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余年前,当时的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就已开创了我校新春团拜会的先河,2004年学校成功升本,更名为浙江传媒学院后,团拜会这一传统被保留下来,延续至今,并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初学校教职工仅数十人,团拜会作为年终欢聚一堂、自娱自乐的一项教职工活动,范围较小、形式也较为简单,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学校事业发展,教职工人数不断增加,新春团拜会在内容及形式上均发生了变化,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至2012年,已演变为有1150余名教职工参与的大型活动。数年间,团拜会尝试了多种形式的展现,如2005年首次采用了转播车,2008年首次尝试了高雅的新春音乐会,2012年首次启用了LED大屏幕,这些现代传媒技术的充分运用,使新春团拜会的专业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成效与经验
文化是人造的第二自然。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建设其实质就是人的建设。在近七年的“新春团拜会”过程中,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把新春团拜会办成了全校教职工期盼的喜庆节日,展示才艺的重要舞台,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抓手,凝心聚力干事业的系统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1.增进教工相互了解,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随着学校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我校每年都新增许多教职工,而把全校教职工团结成一家人、拧成一根绳,就需要一个调解气氛的场合、增加友情的平台。我校以新春团拜会为载体,每年年终都把大家聚集在一起,通过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其乐融融的气氛,传递了拳拳的爱校情结,使新春团拜会打造成了每年广大教职工期盼的喜庆节日,这为教职工联络情感提供了重要平台,对构建稳定和谐的校园做出了积极贡献。
2.丰富教工文化生活,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素养。
每年的新春团拜会都是一次文化艺术节目的汇演,它通过音乐、舞蹈、戏剧(戏曲)小品、曲艺等形式,丰富了广大教职工的文化生活,给他们以难得的艺术享受。同时,新春团拜会也是广大教职工展示才艺的重要舞台,他们通过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才艺比拼与能力切磋中相互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素养。
3.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
作为传媒类艺术高校,我校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接受者,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生产者。每一次新春团拜会都经过学校宣传思想部门与专业教师的认真策划、精心准备,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其中,并加入传媒类高校特有的文化艺术元素,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给广大教职工,既陶冶了他们的道德情操,提升了他们的精神境界,也打造了学校的艺术精品,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4.增强学校凝聚力向心力,培养了学校共同价值观。
当代社会是一个思想多元、个性彰显的社会,要凝聚大家的思想共识,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必须找到有力的抓手。从2005年举办第一次新春团拜会开始,学校就在这方面想足了办法,即确定一个大会主题,通过“说”、“侃”的方式,对学校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进行回顾,并展望下一年的工作,使广大教职工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了解了学校改革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爱校荣校意识,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并培养出了学校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对促进学校事业的兴旺发达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结七年来我校举行新春团拜会的工作经验,主要体现在“五个一”的抓手:
明确一个理念。即学校形成了一致的共识,把新春团拜会办成一个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递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师生共有的核心价值观的大会,联系教职工情感纽带、促进学校和谐稳定的大会,增强学校凝聚力、向心力,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会。新春团拜会的所有工作都以此为出发点,又以此作为归依。
厘清一个思路。即新春团拜会是广大教职工的喜庆节日,它属于全体教职工。因此,不论在职的还是离退休教职工,有正式编制的还是没有正式编制的教职工,都必须全员参与;教职工是新春团拜会的主角,要给他们展示才艺的舞台、提升专业技能的平台;新春团拜会的形式必须活泼、内容必须丰富、气氛必须热烈,做到雅俗共赏。
创新一个机制。新春团拜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精心策划、凝练主题、节目排练、场地布置、物质采购、后勤保障到最后演出,时间紧、事情杂,涉及到学校各二级学院、各部门甚至每位教职工,必须建立一个联动的机制,以确保团拜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体现一个特色。校园文化千姿百态、色彩缤纷,但只有体现自己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才有生命力、才有优越感。我校作为传媒艺术类高校,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专业优势,不论团拜会节目主持人、导演、演员的上场,还是现代传媒技术的运用,都打下了“传媒”的深深烙印,具有自己的优势与特色。
凝练一种文化。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的血脉,是全校教职工共有的精神家园。学校在举办新春团拜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富有传媒特色的文化传统,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增强了发展的推力,对学校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