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热点 > 热点聚焦 > 新闻详情
大IP现象于今日影视行业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       发布时间:2022-02-16      

近几年,IP改编的电视剧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不管是否关注电视剧的人都不可避免地看过几部。但是,IP剧的总体质量却相当一般。从统计结果来看,20年和21年的泛IP剧(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豆瓣评分位于4分以下的不在少数,更是出现了口碑一度跌破3分的剧集,总体来看,IP剧的口碑及格率仅有37%左右,这说明IP剧集市场中作品的总体水准并不高。那么,IP剧质量低下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为什么要改编IP?

首先,我们先要对IP有个清晰的定义。IP即Intellectual Property,直译是知识产权,它可以是一个故事,一种形象,一件艺术品,一种流行文化。更多的是指适合二次或多次改编开发的影视文学、游戏动漫等。IP剧,是指在有一定粉丝数量的国产原创网络小说、游戏、动漫等基础上创作改编而成的影视剧。前段时间大火的《开端》是由原创网络小说改编的IP剧,由游戏改编的《仙剑奇侠传》也是知名IP剧。

网络文学经过近20年快速发展,已经从一种新兴文化形式转变为拥有海量用户的主流文化品类。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网络文学用户已达4.67亿,约占中国互联网总用户数量一半。网络文学的成长,不仅重构了人们对于文学生产方式的认知和全球文学世界的图景,更使网络文学具备了改编为其他艺术形式的消费群体。加之网络文学所具有的互联网原生特点和竞争力,使其演变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特别是成为影视行业的主要创意和IP源头。

对剧方而言,IP在二次开发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一方面,IP题材更加多元化,内容也更新鲜;另一方面,IP大多是经过市场验证过的内容产品,有一定的粉丝基础,既能够有效降低创作风险,还能吸引原IP的粉丝,在创作初期便具有一定的流量和热度,减少宣传成本,得到好的票房成果。

IP改编中遇到的问题

与IP的优势一同带来的问题也不少。题材多元内容新鲜,但是IP题材是否适合搬上银幕?是否适合改编?面对传播更加广泛的影视行业,考量的因素明显变多。此外,IP中的科幻玄幻,血腥暴力等内容,要如何拍?要如何将原本的内容更好地进行转化?虽然IP改编剧前期吸引了大批原作品的粉丝和流量,但在后期制作中也承受着更严格地审视,一旦内容受到魔改,最先有意见的也会是粉丝。

更为严重的是,在IP思维的作用下,用四个字能很好地能形容当下超级IP影视改编——“杀鸡取卵”。有些创作者试图完全依赖先前成功作品的光环来达到聚人气、出爆款的目的,导致不少根据IP改编的作品有流量无质量。“大IP+大流量+大制作”就是打造爆款的黄金公式。无论是投资方、改编方、拍摄方都抱着“差不多弄一弄就可以赚钱”的心态来处理大大小小的IP。超级IP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再搭配当红小鲜肉小花,后期营销做到位,钱就赚了。IP改编出的烂片可不少,但是票房却又相当可观。《左耳》4.8亿,《冷血狂宴》票房超8亿,《盗墓笔记》票房更是超10亿。在这种情形之下,“搭IP顺风车”的创作思维盛行。

但是,IP剧低质量的问题绝不是出在IP身上,而是出现在影视制作团队之上。IP改编的关键在于转化,其要义在于寻找连接不同表达话语体系的桥梁。IP本身并无对错之分,关键在于创作者对待原作的态度和改编原作的功力。如何表达IP的核心内涵?如何舍弃与现在不合的价值观?能否做到用心创造和打磨作品?只有在这些方面清醒理性、有所作为,才能用作品长久地征服观众。IP改编绝不是僵硬地生搬硬套,胡塞一通便可以完事的。改编者需要熟练掌握不同艺术品类的话语属性与创作逻辑,再通过精准巧妙的影像语言表达作品。

同时,表演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IP改编作品的品质高下。播出平台在利益的驱使下,注重回报、看重收视率,经常会干预制作公司的选角过程,选出的演员多是一些只具有高话题度、大量粉丝群体支持的艺人,甚至都没有经历过科班的训练。因为没有文化底蕴和缺少揣摩角色的过程,他们最终只能在摄像机前“鼓嘴瞪眼装可爱,插兜冷脸扮霸总”,成为银幕上的“尴尬制造机”。 这些“有流量无质量”的偶像型演员虽然能瞬间带火一部剧,却难以通过人物传达出更加准确、更加深刻的作品内涵,让本就稀烂的IP剧口碑雪上加霜。

九万里风扬 鹏飞恰当时

当“IP热”的虚幻泡沫逐渐散去,观众的审美能力提高、资本的投资意识趋于冷静,面对良莠不齐的原创剧本或小说,变革的时代终将到来:“贩卖未来比贩卖过去更有价值”。影视“大IP”行业的还有太多路要走。

如何让“大IP”深入人心?其根本是优质的内容——如何能贴近百姓生活、走入现实。由汪俊导演推出的系列电视剧《小别离》和《小

欢喜》,以方圆夫妇为主要视角,再现了家长在中高考等孩子们面临人生重要节点时,所展示的紧张、焦虑、无所适从,孩子们面对巨大课业压力时可能会出现的逃避与不安。作为影视剧,它有合理的情节;反映社会现实,它有人心的温度,带给我们对于这个时代教育现状的深思。

正午阳光董事长侯鸿亮曾这样说过,“正午阳光所有的一切都聚焦在内容上。”在影视作品鱼目混珠的时代“内容为王”,内容应该是导演们与制作公司在创作时聚焦的重点。改编IP并不是错误,研究IP为什么吸引人进而用影像展示才是关键。简单因为IP自带流量就消费粉丝的热忱与梦想的团队都是可耻的。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无疑是对网络文学的再一次推动,“这是最好的时代,而你在见证神奇的诞生。”在“大IP”的创造过程中,开发机制和评估机制在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下,是需要不断磨合和进步的。同时,投资方更不能把影视市场当作急功近利、能很快变现的行业来看待。艺术的美需要打磨与雕琢,希望在可预见的未来,“大IP”能更快地走向成熟。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