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是什么力量让一个人从温风如酒的江南只身远赴浩瀚沙海的新疆?2018年,弹指一挥30个春秋,又是什么力量让知命之年的他再一次开始人生迁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文学奖得主沈苇,听听他的故事。
人物介绍:
沈苇,浙江传媒学院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国家一级作家。1998年获首届鲁迅文学奖。2014年获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称号。2015年被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另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文学奖等多个国内重要文学奖项。担任编剧的舞台艺术作品获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主要从事文学和舞台艺术创作、丝路与诗路研究。已出版诗集《沈苇诗选》、散文集《新疆词典》等23部。
在乡村举办读诗会,展现诗路浙江的灿烂文化
2020年6月20日,浙传沈苇教授在江南故里庄家村,一个普通的农户客厅里举办了“运河之岸”读诗会,这是浙传沈苇工作室做的第一个诗路浙江项目,是中国“最基层”朗读会。受邀参加的三十多位诗人作家齐聚庄家村,共同分享关于运河和水乡的诗篇,感受生命中最朴实的诗性与美感。
沈苇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举办这场读诗会的初衷,“回到故乡,我想做与生我养我的土地有关联,与这片土地上的文化、文学、诗歌有关联的活动,所以有了‘运河之岸’。”他表示,此次读诗会活动和之前做过的全国大型活动,比如新诗百年天山论剑、丝绸之路文学论坛等不一样,这些大型活动都是“以大见小”,而读诗会是“以小见大”,另外,举办读诗会也是向新诗百年致敬。他认为,运河是水脉、史脉、文脉,人民在两岸劳作、住居,生生不息,哺育了灿烂文化和璀璨文明。
“运河之岸读诗会”是沈苇“丝路+诗路”浙江创作计划开启的前奏,他表示,“丝路”与“诗路”将是他在日后一段时间的基本创作主题。以诗路浙江为核心,依托湖州钱山漾“世界丝绸之源”等优质抒情资源,创作面延展到整个江南地区。
“诗路+丝路浙江”创作计划的实行,也代表着沈苇诗歌生命在浙江沿海的扎根落地,它正式开启了沈苇创作生涯的“后新疆时代”。大量江南元素与江南意象的嵌入,代表着他创作情感与创作对象自西而东的过渡与平移。
远赴新疆寻找心灵沃土,在第二故乡写下不朽诗篇
1988年,大学毕业的沈苇选择独自去往新疆。沈苇说,这跟八十年代的氛围有关,“那时的年轻人向往边疆,寻找滋养心灵的沃土。”除了受时代氛围的影响,他提到,自己想去新疆,还因为想要“蒸发掉自己身上多余的水分”。
沈苇老师在喀纳斯
所谓“水份” ,指的是他身上过剩的江南特质。“蒸发水分”是用西北疏朗豪阔的人文历史气韵对江南绵弱情调的洗涤冲刷,在新疆与浙江的往返迁徙中完成对理想自我的构建。江南与新疆两种人文势能的相互制约,相互磨合,共同完善了他自身精神体系。他的诗歌是对理想自我的表达,是对他所崇尚的精神界域的表达。
沈苇教授部分著作
来到新疆,沈苇彻底投身于诗歌创作,新疆也是他理想自我开始孕育的地方,在30年的时间里,新疆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座重镇。天山草原、歌舞牛羊更成为了他诗歌创作、人生体验乃至梦境意象的背景图。
沈苇教授与南疆麦盖提县村民在一起
在沈苇眼里,新疆具有“铺天盖地的诗性”。“我有三分之二的诗歌都是在写新疆,几乎穷尽了边地意象。”在他看来,新疆是他的第二故乡,是美的自治区,丝绸之路核心区,是他的启示录式的背景。沈苇把自己比作是新疆的“养子”,无论是身心还是写作,新疆对于他都有养育之恩,“这是仅次于生身父母的一种恩情”。
沈苇教授参加成都国际诗歌周,在杜甫草堂朗读
在新疆生活的30年里,沈苇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诗集《在瞬间逗留》获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他自己比较满意的诗集是《沈苇诗选》和散文集《新疆词典》,他表示自己的风格多样化,但是文学面对的基本主题不变,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文学不存在一座山峰替代了另一座山峰,而是孤峰屹立、群峰同在。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沈苇老师,这个字应当是“融”。他的诗歌中有海滨与荒漠两种诗性的交融,他的生命是边疆奔犷豪迈与江南温婉细腻的汇融。他在采访中讲到“我喜欢一个字—‘融’,诗歌是悲欣交集、南北交融的艺术,是根与翅混合的艺术,有时掘地三尺,有时离地万里”。
当代大学生中,写诗的人也越来越多,凭借着三十多年的诗歌创作经验,沈苇给这些写诗的大学生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不要蒙头写,要建立自己的文学参照系,向他人、向经典学习,以此建立自己的标杆和尺度;刚开始甚至可以模仿,要模仿好作品、真正优秀的作品;要远离心灵鸡汤,远离感伤主义。
30年后“游子”归来,在故乡谱写新的华章
2018年沈苇老师来到浙传,他把这所学校放在心中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浙传对我,与其说是高层次人才引进,还不如说是‘接纳’了我这个在外30年的游子。学校给我成立了工作室,让我潜心于文学创作,做到教学、创作双管齐下。”沈苇说道。
沈苇教授在课堂教学
沈苇老师开设了一门公选课《丝路植物传奇》,很受学生欢迎。选修过这门课的文学院19级戏剧影视文学王思雨告诉记者,沈老师的这门课非常有意思,让同学们对丝路上的植物以及丝路沿途的城镇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不同的民风民俗和神话传说让丝路带上了浓重的神秘色彩和历史感,“沈老师非常博学、见多识广,同时也是非常文艺的一位老师,除了课上答疑解惑外,对我的暑期社会实践也提供了许多指导和帮助”。
进校以来,沈苇老师出版了《正午的诗神》《数一数沙吧》两本书集,近期又出版了30年诗歌精选集《异乡人》,今年下半年西域主题的散文集《书斋与旷野》也即将出版。沈老师表示,接下来将主要围绕“丝路与诗路”这个主题,投入到《江南诗稿》《丝绸之路》这两本书的创作中去。
学校在第三次党代会上提出办学目标,要把浙传建设成为卓越名校、传媒名镇、艺术名片,为迈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而努力奋斗。沈苇教授作为我校硕士生导师、骨干教师、创作型师资,全身心投入到我校学科建设当中,为我校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沈苇教授接受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记者采访
对于研究生的教育模式,沈苇独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不能让人文情怀和人文底蕴的培养缺席。“人生仅有学习目标、生活目标是不够的,还要有精神目标。”沈苇认为,“人文是基石,是大学的根性,人的健全发展和人文关怀的培养在大学学习、研究生学习中至关重要。”
作为诗人的沈苇无疑是卓越的,而作为教师的沈苇同样是优秀的。他用一颗在诗歌中淘炼出的赤子之心,与学生推心置腹,赤诚相待,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成为他们心灵上的良师益友。
沈苇教授和研究生毕业合影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纪明男是沈老师的带的第一个研究生,今年完成学业,也找到了十分不错的工作,“沈老师常常告诉我,做事贵在坚持,一个人一辈子一直做一件事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一直记得这句话,今后不论我从事什么工作,我都会倾注全力”。
在沈苇老师眼里,浙传是一所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并且很有时尚感的学校,“四轮驱动就是我们的四架马车,教学、科研、创作、社会服务齐头并进,必将走得更远,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