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臣,原为黑龙江电视台导演,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2年被浙江传媒学院作为特殊人才引进,主教影视文学创作、电视文艺编导等专业课程。现为浙江传媒学院三十周年校庆晚会总导演。
瘦削的面庞、矍铄的双眼,当身着T恤、头戴鸭舌帽、一身简装的王国臣走进他的办公室,我立刻感受到他身上所散发出的一股强劲的生命力。一个小时的采访,这样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带给了我久久无法平息的感动。
身为教师:“面对你们我觉得自己的存在有价值”
提到王老师后来为什么会选择成为一名教师,很多人觉得困惑。“我在省台的时候,怎么说呢,老百姓的话说叫‘功成名就’。职务、职称、待遇都到头了,活也非常好干了,也不用再有奋斗再去折腾的事情了。做电视节目特别是做电视文艺节目需要广泛的人脉,演员啊,作者啊,舞美啊,方方面面只要打个电话他就会来帮你。所以当时我也是经过了再三地犹豫才下了这个决心的。”
在跟王老师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之所以最后会选择来传媒学院当一名教师,王老师主要出于几方面的考虑。“第一,电视是一个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我在黑龙江台的后期已经感到我有点挡道了。做文艺编导的人需要有一些获奖证书来晋升职称,怎么能获奖呢,他需要拿节目,比方说春节晚会、大型活动。有我在那里横着,很多编导没有机会。领导、台长、总监们,他们认为一个老导演,方方面面的经验都很多,不会出问题,特别是他们怕出政治问题,政策问题。我觉得我影响年轻人发展。第二,很多活动都会有策划,我相信像你们这样,都是同学们,大家讲策划都会很活跃很激动,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就总结我自己的过程,一开始比较年轻的时候是‘走着说’,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地说;几年以后‘坐着说’,再到后来‘躺着说’。一般剧组都会在附近的酒店包一些房间,往沙发上一仰,有气无力的,轻车熟路的感觉,一点也不兴奋,我自我感觉这种状态也不对了,这么冷静的状态做出来的节目也不可能有激情、不可能很鲜活,我自己也需要一种转变。第三呢,我是作文字出身的,先作编剧后作导演,我写过很多东西。有些东西比较匆忙,不是很成熟就拿出来了,很多东西我觉得需要时间去冷静思考,需要梳理,我需要过比较规范比较稳定的有规律的生活。学校嘛是一个做学问的地方,可以使人沉下来、静下来,于是我就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这里。第四,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佬,从小一直在东北,无论年轻时候下乡还是后来到黑龙江电视台。咱们学校地处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里正经是个好地方啊。”
而之前几乎没有教学经验的他,来到浙江传媒学院之后,不仅仅是带领学生写论文、做实践,更牵头出版了两本专业教材,从而填补了浙江传媒学院在这方面的空白。当谈及自己作为一名从实践当中走出来的老师与大多数从院校里面走出来的老师相比有哪些优势或者不足的时候,王老师笑言:“在教师队伍中和同学中都有些不同的认识。咱们学校应该有也必须有一批从实践中来的老师。我们是教学型的高校,不是研究型的高校。我们上一回学,三年四年,最起码的动手能力一定要有。比如我上课,我用的例子几乎都是我自己的作品,我说的这些东西可能是几年前的,比较沉旧,但是我为什么还用它呢?第一,它有可信度;第二我要提醒各位同学,你们要“照猫画虎”,不能照猫画“猫”,我这“猫”本来就是过去的“猫”。但是我认为特别是专业教师,他应该有个“猫”,光说是没有用的。这是我们的优势。从院校里出来的老师,可能前沿的、沿革的、不同流派的知识懂的更多一些,知识结构更科学一些。其实我们是互补的,比较有经验的老师应该梳理、应该升华,加强理论修养。”
这学期刚开学,“一堂公开课”的大幅海报就在校园里面挂了起来,这也是王老师的“杰作”。 提及对于这堂课的意义所在,王老师如是对记者说道:“新生现在每天都在军训,还什么课都没上。他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充满着幻想,充满着揣测。那么让新生也看看,在这里可以学到什么,可以学成什么。再有,如果我教的这些学生做得还比较像样的话,也能帮他们建立一些自信。我一个是要培养他们对专业的兴趣,第二要建立他们的自信。全是我在那讲,这和实践是有一个距离的。那么从我教的学生中展现出来了,说明是可以实现的。”
对待学生,王老师更多的保留了自己在台里的一些习惯,愿意将学生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和伙伴。“一直都感觉学校跟台里对比,比台里要规范一些。在学校里还好,目前觉得精神状态、心里年龄、情绪都还不错。比较起来,先前我应该感激我的‘第一线’,给了我那么多机会,那么多平台,让我有实践、出成果,在年轻时候得以发挥。现在我就要感谢学校,让我能够回过头来总结先前的实践。理论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性经验。另外,我本人天生热爱教育事业。小的曾遭受过批评,说我这人‘好为人师’,什么事都要给人说出个因为所以,讲出点道理。我觉得这是特点,不见得是缺点。现在来学校,我就感觉到一个是‘求甚解’,我上课绝不糊弄,再就是我愿意跟学生用这种方式交流。我在有一次毕业生相册上留话,我写的是‘面对你们我觉得自己的存在有价值,目送你们让我深信自己的事业在延伸’,这就是我当老师的一种心境。”
身为导演:要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别人
“我的前半生,从一个文学青年到一个专业作者,然后开始搞群众文化辅导,后来才进入了广播文艺界。”提起最初的“发家史”,王老师如是说道。
大概很多人都知道王老师之前是一位知名的导演,后来被浙江传媒学院作为特殊人才引进成为了一名教师,却鲜有人知道,在此之前,王老师竟然还是一名专业作家。而正是这样的专业功底,为王老师在广播文艺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字功夫的积累对我来讲,影响可以说是一生的,我之后从事的很多工作都跟它有着密切的联系,包括我在做晚会撰稿和策划的时候,也不得不去考虑文字的美感。”正是由于过硬的文字功夫,王老师成为了早期“黑龙江广播剧部”的创始人之一,后来又获得了高级职称“国家一级编剧”,最后到了黑龙江电视台做导演。
身为作家的日子,王老师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1994年以前,他发表文学、戏剧曲艺作品达860余万字,其间和此后又创作了广播剧和各类电视文艺作品近百部。为此,王老师荣获了广播奖9届全国一等奖,5届全国“五一工程”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编辑奖”,电视奖6届星光二等奖等多项大奖。
浙江传媒学院的师生都听说过“王国臣创作室”,这也是王老师考虑到将实践同教学相结合创办的一个研究机构。几年下来,“王国臣创作室”已经在下沙做了三十多场晚会,拍摄了很多的片子。“我觉得现在我组织写本子、拍片子、做晚会包括实验性教学,这些东西你说要有多少理论色彩,我觉得没多少,但是他有实践意义。对于咱们学校“内聚人心、外塑形象”都起作用。”谈及创办创作室的初衷,王老师这样解释道。
浙江传媒学院校庆三十周年在即,作为此次校庆的总导演,王老师觉得这对于他来讲非常之荣幸。.“这次是三十周年校庆,里面包含了很多情感和寄托,学校考虑到这个校庆要回顾历史,要在演播厅办;要语言为主,而我比较擅长,又是一线来的比较熟悉这种形式,所以决定找我来做总导演。当时正好是我在15周年下沙区庆晚会,给我压力很大。但无论如何,做校庆晚会对于作为本校一员的自己来说绝对是莫大的荣幸。”
而谈及本次校庆的构思,王老师也向记者透露,校庆不会突出以大牌明星作为噱头,这不只是经费问题,而是不想选择这样的看点,他更希望邀请一些知名校友,即使他们不能来,也会通过类似于vcr的形式传递他们对于浙传的情感,以此来提高活动的历史性和艺术品位。具体到节目形态,王老师提到:“校庆里有十来个节目是由我们本校师生出演的,并基本上是原创的。其它的节目里,可能包括有我们的客座教授的演出,演艺明星的出演还在协调中。还有一个亮点,我们会安排第二现场,因为演播厅有效座位不过600个,为了避免场内的冷场,我们在图书馆门前设置第二现场,布置大屏幕,用来和现场形成一个互动。现场演出结束的演员可以来第二现场进行演出精彩片断回顾。晚会将在五到七个省台播出,这将会形成强于央视某一个频道的影响范围。”
正如当初离开电视台来到浙江传媒学院一样,身为导演,王老师时时刻刻也不忘给身边的人更多的机会。他一再向记者强调,作为一名导演,需要的是能同各个部门各个方面进行有效地合作,而不是所有的决策都自己说了算。
此次采访的地点便是在王国臣老师的创作室里,20平方米的创作室里陈列着王老师导演的各种晚会的舞台设计、现场照片以及王老师出版的各类书和碟片,细节之处尽显王老师曾经历过的成就与辉煌。由于正忙于三十年校庆晚会的导演工作,采访的间隙,王老师仍不停的接待各种人员的来访。一个小时的访谈,王老师对于记者的提问均耐心作答,尽显一名师者的平易近人。我们也拭目以待,王老师能带领校庆筹备团队在接下来的三十周年校庆晚会中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