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之窗 > 校园文化 > 新闻详情
我的舞台
来源单位:媒体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15-04-15      

      不久前落幕的《我是歌手第三季》想必饱了不少人的耳福,多少颗少女心都被“清华哥哥”李健成功俘获。然而,《我是歌手》给我更多的惊喜却是胡彦斌,他勾起了我对童年的无限回忆——动画。

      说到胡彦斌,80、90后对他的记忆可能就是是那首红透大江南北的《红颜》,传唱度绝不亚于《最炫民族风》和《小苹果》。其实我对他的认识最早源于歌曲《我的舞台》,这是胡彦斌为上海美术制片厂出品的动画《我为歌狂》献唱的主题曲。

      还记得当年一回家就放下书包,喝着AD钙奶,吃着小零食趴在床头看了一集又一集。其实我那时并不知道,这种青春校园题材的动画在当时为数不多,在中学生之间掀起了不小的狂澜。

      再回过头来看看如今的动画,脍炙人口的佳作实在是如数家珍,也就近两年的《秦时明月》在故事、绘画和制作上都算是精良。其他动画过于低龄化且题材过于单一,更重要的是,毫无创意可言,提不起观众的兴趣。这不由得引起我对国产动画走向的思考。

      动画的重要性恰恰在于它的创新性。拿两部动画举例子,一个是2008年的《功夫熊猫》,另一个是今年走红的《超能陆战队》。

      《功夫熊猫》真可谓是中国文化和美国科技碰撞下的结合体,宣传期间就引发不少话题。主要表现在宣传海报上憨态可掬的熊猫和中国功夫。观影之后,观众们无一不惊叹动画人物性格的饱满以及人物形象的多元化,它将中国的景色、面食、国家级保护动物结合在一起,简直是为中国文化做了免费宣传片。

      另一部动画《超能陆战队》萌萌哒的席卷全球之后,带给动漫爱好者无限的收获。它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背景旧京山,顾名思义,片中的城市构造结合了旧金山与东京极具代表性的建筑,让观众深深地感受到日美文化的无缝结合与文化碰撞,享受到视觉上的饕餮盛宴。

      《超能》的成功之处恰恰在于它将日本动画的形式特点和美国的3D 科技结合,集两家之长并发挥到极致。另一个不得不说的就是人物形象设计——baymax的成功,与以往机器人带给人的机械感:冰冷、方正和迟钝不一样,《超能》中的大白暖心,圆润而且治愈,突破了一直以来人们对机器人的既定思维,将一个机器人拯救人类的故事讲述的新颖而不老套。

这两部动画堪称合作典范,但又有区别,那就是中国并未参与《功夫熊猫》制作,而《超能陆战队》是由日漫改编的。说白了也就是梦工厂用了我们的熊猫和功夫赚了钱,却不管我们的事。为什么我们就没想到要把我们的熊猫和功夫结合呢?反倒是大洋彼岸的美国却想到了呢?

      中国动画从某种程度来讲有日本的影子,创新观念和创作环境较差,网上盛传各种动漫抄袭日本某部动漫,而且有理有据,我姑且不谈论这个问题的真实与否。其实我想说,中国动画要想立足于世界,免不了要进行改革创新,确立自己的方向,万万不可模糊目标。比如2005年的《围棋少年》系列结合我国围棋文化自主完成,2009年与日本合作的《三国演义》走的是合作共赢这条路。最怕的就是我们打着自主创新的幌子,却偷偷的拿了别人的成果当自己的作品,当了一个正儿八经的骗子。

      现在我耳边反复循环着胡彦斌的《我的舞台》,其中那一句“我的舞台我自己建造,要让全世界看到,我的剧本我自己写好,相信自己永远是主角”,多少次曾燃起我那青少年时代那难以启齿的梦想。最后,我想说一句,我希望我们的动漫爱好者能拿出cosplay的时间去设想自己心中的动画主角,拿装备钱去买画笔和颜料去勾勒自己的梦想,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想法也要去实现,万一它那天实现了呢。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啊,难道不是么?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