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之窗 > 文艺园地 > 新闻详情
大理苍山洱海行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21-03-18      

我坐在自家书房里,望着蝴蝶泉旁带回的大理石墨砚,我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当年踏上白族故乡一一云南大理,给自己身上燃烧起倍增回归大自然的激情。我在云岚雾气中踟蹰,头顶寥廓空旷,目睹景点幸福滋润心灵。无论大理的西面是海拔四千米的群峰蒼茫的苍山,还是它的东面是万倾碧波的洱海,其原生态山水画卷之美,我感受到天下装其胸间的豪情及那一种带着舒畅惬意的亲切气息。我俯仰天地浩瀚无垠,呼吸山川灵秀之气,洞悉在蒼山洱海之间这片神奇土地的灵魂与历史,教我沉入深思和甜蜜回忆。

大理人杰地灵,大理古城是当今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它又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始建于公元1382年明代洪武十五年间。我静下心来,放慢脚步,从古朴的南城门踏进古城。古城方圆12里,原城墙高2.5丈,东南西北各建城门,上有城楼。我沿南北横贯全城的洁净的石板路漫游,街路两边全是树,树后是白族风格民居,家家户户庭院紧邻一起,青瓦屋面,围墙大多为鹅卵石砌装而成,门前院内种植诸多花木,屋后竹海绿雾,家家户户一片竹林。沿街不少普通民宅,还兼作商店,大多经营旅游工艺品、矿泉水饮料、美食鲜花等。偶尔可见木结构阁楼穿插其中,景奌、古迹、古民居、古庙宇、古祠堂、古戏台散落古城各个角落,成片明清建筑较好保存,还有农民起义领袖杜文秀帅府及碑刻等。经六百多年洗礼,大侣古城仍保留古朴民风民俗及独有的白族文化。在阳光暖照下,茶马古道的背影已经远去,古城显得格外安静,仿佛在睡梦中向我们述说几个世纪以来的故事。

只有小吃集中的一条街,人声鼎沸。落脚古城,已身处海拔二千多米高原之上。我来到闹中取静靠近湖岸的名为“苍山洱海"酒店入门处,厚重砖面墙上水流潺潺而下,店门口一旁的大缸种植的迎客松曲线优美,白族盛装的姑娘笑迎四面八方游客。酒店延着洱海湖岸伸展,俯览近处,湖水碧波迷人。湖边落日刚下,平静水边就亮起入画造型灯。“明月松间,清泉石上”,我站在湖景房落地窗前,可见远处的著名古建筑“大理三塔”,屹立于蒼山之麓、洱海之滨,雄伟巍峨,呈三足鼎立之势。太美了,美的我心醉,真的是一种享受。

据大理旅游手册记载:“三塔"的主塔居中而立,叫千寻塔,它高69.13米,塔方形有16层。南北对峙两座辅塔,各高43米,均有10层,都呈八角形。女导游告诉我们,大理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公元836年,是大理南诏国时代古建筑群之作,历时40多年才竣工,已有1100多年历史。走过晚霞与黎明,它历经千余年沧桑,云雾缭绕,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也是云南省历史文化的象征。“三塔”无不闪耀劳动者心血和智慧,它的身后历史长河浩浩滔滔,两岸葱茏,古人艰苦劳动使“三塔"成峰峦般的苍苍泱泱。据导游小姐介绍在1978年古色古香的古塔大修时,从塔顶和塔基中发现唐宋时期珍贵文物遗产6000多种,其中佛像、经卷、金银器等,有重大历史和文化艺术价值。这些为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大理风光又抹上了几分神奇色彩。

第二天一早,我在晨曦中醒来,天下起小雨。推窗放目,远山近水,若隐若现。我吃过早餐,准备前往吸引我不远千里要寻找的蒼山十九峰与蝴蝶泉。我那天一进蒼山山脚下,哪知就掉进云海里去了。煙雨蒙蒙,仙气飘飘,白雾朦胧,似笼罩一层薄薄的白纱。我跟随观光客漫游蒼山,竟看不出前面几米外游客的背脊,只闻人语声从白茫茫一片云雾里传来。云层很厚实,流动空气湿湿的,有时扑面而来,有点儿凉凉,我伸手出去拿了几次,却没有拿着。牛毛细雨化为云,蒸为雾,将蒼山包住。青山隐隐,白云悠悠。今天日出虽没看成,可是自己在云海雾里飘泊的滋味却尝了个饱。行至半路,在一个山头雾障里看出了一圈同月亮似的大白圈,晓得天又晴的了。一阵阵山岚,一缕缕水雾,刚刚雨后初晴,山路有点滑,我呼吸着带着湿意的清新空气,继续克难前行。爬山的过程是强健体魄、净化心灵过程,也是同大自然交融的过程。无限风光在险峰,我料想今天登山的路上,一定有许多景色好看。

蒼山19峰地处云贵高原云岭山脉南端,南北排列长42公里,它因山色蒼翠而得名。山势峻峭,远眺山峦层层。云贵高原真正是千山万壑,高岳摩天叠嶂。蒼山主峰海拔4122米,终年积雪不化。我只见山中碧潭飞瀑,青青古树参天,是森林浴旅游好去处。这里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高山深谷,高大树冠上盛开碗口大火红的攀枝花,还有云南有名的山茶花、杜鹃、玉兰花。我饱吸氧气,饱览野趣,越过一峰又一峰的山路,路边野草拔一把,依照童年回忆做成“帽檐",摘些绿叶贴衣边装饰。我走啊走着有点累了,就下坡上了沿途路过的旅游出租车。车已到山边,那时适逢雨过刚刚日出,我探头出去看车窗外,雾还没有全散,浮云轻纱横系群山,似玉带横束山腰,构成美丽的山水画卷。车在山脚下路上悠悠前行,两侧梯田菜地,阡陌纵横,路旁的山花烂漫开放。展眼望去是一垄垄碧绿的茶园,萦绕着白色的云雾,一声声鸟鸣声和采茶女的笑声传向山野。

车内的人在画中游,终于车子到达目的地一一影片巜五朵金花》拍攝地蝴蝶泉景点。立即湧上来打扮成“五朵金花”的白族姑娘,热情欢迎大家来此地游玩,没有门票,显示出大度。蝴蝶泉边传来欢声笑语,也夹杂小吃吆喝声及旅游工艺品叫卖声。上世纪50年代著名电影《五朵金花》故事内容是讲发生在大侣农村的白族金花姑娘同青年阿鹏的爱情故事。

我迫不及待想早点到蝴蝶泉前,下车步行不到百步远近,一个山峰脚下,地势平坦,渐渐听到潺潺水流声,原来是一股清泉从幽深岩石下旁边低处流出,落在水潭里。水潭面积不到百平方米,水清且深,形状似蝴蝶展翅,故名蝴蝶泉。呵,蝴蝶泉,我穿越千山万水寻找你,原来你隐居在苍山静处无边乳白色云雾里!呵,蝴蝶泉,你真深湛象浓浓酣睡中的诗意栖息桃花源中的村寨。一切的一切,多么洁净明蓝,多么幽深柔美!

我举头仰望苍山,横亘在泉潭西边,东望远处便是湖面镜光返照的洱海。俯首细听清泉,叮咚叮咚,声音回旋,山鸣谷应。深潭旁侧都是奇异岩石,还有挺拔俊秀的树木,绿意盎然。清风摇曵秀林,树梢发出声响。一株古树树枝斜斜伸伸贴吻水面,水与树在蝴蝶泉黙契配合,像一对白族男女青年相亲相爱,水面潋滟旖旎干净可喝。在绿色葱葱幽静环境中,大自然美景令人忘俗,令人身心放松,与喧闹尘世浮躁隔离,感受休闲清静,似有度假氛围。我在蝴蝶泉水潭畔驻足注视,它成为白族青年朴实奋斗振兴大理纯洁爱情的见证。

我耳边响起影片《五朵金花》主题歌“蝴蝶泉边"金花与阿鹏对唱:

男声女声:“大理三月好风光,金花阿鹏备耕忙。"

男声:“蝴蝶泉水清又清,弄个石头试水深。”

女声:“除非苍山崩洱海干,山盟海誓不动摇。"

男声:“我爱你比山花热烈,我爱你比青松坚贞。"

女声:“待到来年春天到,苍山洱海找金花。"

该民歌曲《蝴蝶泉边》,随着上世纪50年代放映影片《五朵金花》以来的六、七十年,历久弥新、经久不衰,成为经典;直到今年一月十七日,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中国民歌"栏目,由女青年歌唱家李丹阳同另一男声仍在对唱。我在无限向往的人间仙境蝴蝶泉畔流连忘返,久久体验一方静土静境的山川美景,善待大自然,对它充满悲悯情怀,让绿色任其疯长,我久久不想离去。最后,我在这里买了文房四宝之一的大理石墨砚纪念之。啊!蝴蝶泉呀蝴蝶泉,我喜欢你、爱着你。啊!蝴蝶泉呀,春风吹过大地,您是否感受我的爱,我至今常在梦中才再遇见您!

带着甜甜的幸福愉悦,我一夜熟睡到天亮。等我醒来时,前窗帷幕缝中却漏入几行太阳光线来。我急忙起来吃了些早点,就准备出发到洱海湖上去。

头顶,蓝天白云飘飘;身边,湖水晨雾缭绕。我兴冲冲走向洱海。

洱海是云南有名的高原淡水湖之一。有关文史资料介绍,洱海海拔1966米,因形似人耳,又风大浪猛如海涛而得名。洱海南北长40公里,东西宽9公里,面积约250平方公里。它是白族的母亲湖和文明的摇篮。白族祖先在三千多年前就有先民繁衍生息于洱海之滨,留下了悲壮的战争历史,又造就了自己古老文化艺术。公元2世纪,汉朝在此设立郡县,公元8至13世纪,这里先后出现过地方政权的南诏和大理古国。

我们从洱海北岸码头,登上名为“苍山”号大游船,船上服务员女的叫“金花",男的叫“阿鹏”。五位“五朵金花”女服务员,头戴帽子叫“包头",上有“苍山雪”、“洱海月”,十分漂亮,制作讲究。“金花”圆形盘头,是由彩线和黑发缠绕而成,并在左侧垂下小飘带。她们身穿白色花边上衣,外加大红马甲和绣花小裙,体现了白族古老的服装文化。下着白裤,款式简洁,却色彩艳丽,身穿的都是标准的白族妇女传统服饰。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看好白族服装,曾对其提升、推广,实现了“艺术脱贫”。说时迟,那时快,“金花”们早站立船头,笑容满面迎候游客。

洱海啊!多少年来,你曾唤起多少人的向往和遐想。洱海啊!你的美也吸引了我。这里碧波荡漾,周围山峰苍翠,染得湖面澄碧如玉。我倚栏凭眺,水天一色,十分妩媚,遥看绿荫婆娑,水波浩渺,渔船和水鸟点缀其间,无数只海鸥欢快张开翅膀,在湖面嬉戏追逐,一群打渔人在湖海里打渔。岸上的山,天上的云,我们坐的船倒映湖面上。洱海,水如其名,它确如无际的海,把那么美丽景色包容怀里。船在洱海踏波破浪前行,犹如徜徉在一幅水墨画中。

过了好一会,游船“苍山”号驶近一个名叫金梭岛的小岛渔港与杂货码头。这是一个白族渔村,岸边停泊着不少小渔船。“我家就在这岛上",船上一位“金花”姑娘上岸后对我说。这位姑娘叫小芳,她的声音软又清甜,眸子乌黑,红朴朴的脸,一双玉手。她说故乡见证了自己的成长,每到夜间仰望星空,北极星与月亮遥相呼应,故乡星空永远纯净。她中学毕业后先在家帮父母打渔,后带着梦想和希望,应聘到洱海旅游公司当了导游。小芳姑娘陪同我们边走边自豪地介绍她的故乡,岛上有寺庙和古戏台,还有一条老街老街路畔树边房前屋后都种着花。老街摊位买卖各种白族旅游手工艺品,有的摊位还摆放各种新鲜鱼虾水产品及面食。这些都让游客的我们,领略白族的渔村文化和渔市风情。

回到船上,“苍山号"继续航行,我才晓得导游小芳是一位能歌善舞的白族姑娘。她主持了船内小型联欢会,同几位白族姑娘一起表演当地白族民歌和民俗舞,展现了白族歌舞人文底蕴和“美美与共”的大美画卷。她们虽是业余表演,却都有自己独特韵味,将山水自然融入歌舞,深情专注又接地气,充满本民族文化基因;吸引人的是她们身上的气质,既有苍山逼人气度的大自然力量,又有洱海自由奔放灵魂的开阔胸襟。

在航行观光中,导游小芳还给船上游客敬献上白族“三道茶”。青花瓷盖碗茶中,有当地特产绿茶,还有一道苦、二道香、三道甜的“三道茶”,这是白族家庭招待尊贵客人的传统民俗。“三道茶"它是当地绿茶配调山楂、绿豆、红枣、姜丝、核桃仁和蜂蜜等配制的。“金花”小芳敬完最后一道甜茶后,对全体游客说:“先苦后甜,祝大家生活愉快、万事如意、国泰民安、梦想成真。"

我当时品茗着白族“三道茶",尤其最后喝了甜茶倾听小芳姑娘吉言后,我的身心从头到脚都泛上一股香甜气味,自己似乎感受到这里的特美的水更绿、特美的山更青、特美的人更亲;感受到在这特别的时代、特别的春天,必定实现特新的梦和特新的未来。当年大理苍山洱海行,收获满满。我不仅看到古城古塔,看到苍山19峰蝴蝶泉、看到洱海,赏心悦目自然风光,而且看到历史,看到文化,看到艺术,更目睹祖国西南大地上白族旅游新一代成长及经济腾飞。无论是景观风俗文化或者是眼界及心情,味儿都是甜甜的。尤其是大理石墨砚,似乎捎带了蝴蝶泉的一丝气息,跟随着我一直回到家里。现在,它就摆在我书房的写作台面上,引起馨香甜蜜记忆。

作者简介:郑祖武,玉环市人,中共党员,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员,曾任“大众电视"编辑部主任。浙江传媒学院教师、高级职称,电视新闻教研室主任。著作多部,专著《电视新闻报道学》被浙江新闻史一书专门介绍。采写编300多万字广播电视文稿,写作电视文化片《借得诗词话芙蓉》1980年10月17日中央台播出,文本被《中国电视》刋登。曾被评为浙江视协艺术贡献奖、杭州作协优秀作家。.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