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传讲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之窗 > 浙传讲坛 > 新闻详情
电影节的引领——从短片到长片的蜕变之路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       发布时间:2024-04-15      

4月12日下午,浙传国际论坛“电影节的引领——从短片到长片的创作蜕变之路”在乌镇校区行政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桐乡市人民政府及浙江传媒学院主办,桐乡校区管委会及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承办。文管学院的钱笑老师担任本次讲座的评议人。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马克·穆勒来自于意大利,是著名的电影制片人、策展人以及电影史学教授,1978年开始从事电影节策划工作,被誉为将中国电影推向世界的第一人,先后担任多个国际电影节的总监,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电影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讲座伊始,马克·穆勒先就自己的个人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了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的主要情况,提到了在国际电影节当中短片单元的选择标准和限制,着重分享了戛纳国际电影节对于许多华人电影创作者的接纳和认可。紧接着,马克·穆勒将视角切换到中国本土的电影节上,以自身丰富的经验将各个电影节的选片标准和侧重点传授给在座的同学,并根据同学对于作品创投的需要,推荐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等对于青年创作者扶持力度较大的电影节项目。钱笑老师补充道,青年创作者将作品投奖时,需要考虑投入的电影节背后是否有完备的系统,之后是否会对创作者有体系上的扶持。在谈到电影节选片人角色时,马克·穆勒提到了电影节当中对于选片人的两方面标准,一是考量其与本国电影企业的关系,二是考量选片人在国际上的影响。接着,马克·穆勒从翻译、字幕、配乐等电影制作的各个方面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同学们收获良多。

马克·穆勒将讲座的重心放在了问答环节。第一位同学提出,在马克·穆勒担任电影节总监时,什么样的电影能更吸引到他的注意呢?马克·穆勒以魏书筠导演的作品为例,提到他会从故事本身和表达形式是否有创新点,以及影片是否具有导演本人风格等方面考量。第二位同学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对于奥斯卡电影节和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在选片上的差异做出了提问,马克·穆勒简明扼要地指出奥斯卡电影节自身的商业属性,并向同学推荐了美国本土的其他电影节项目。接着,有同学提问到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选片标准的异同点,马克·穆勒一针见血的表示三大国际电影节有着一个共同选片标准——好的电影和不好的电影。还有同学就学生作品具体拍摄时的资金分配提出疑问,马克·穆勒表示,学生可以先从电影节创投项目中进行融资积累资金,钱笑老师补充,可以结合具体情况挤压成本,将资金更多地放在制作环节上。

本次讲座使大家受益良多,打破了同学们对于国际电影节的认知壁垒,也帮助了更多学生电影创作者进一步将自己的作品投放到更广阔的平台,在收获满满中落下帷幕。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