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93e818b45a4248f2bc8fba9a6ddae63a
在杭州亚运村志愿者服务中心,“小青荷”志愿者们迎接各国运动员。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在浙江湖州德清体育中心体育馆,“小青荷”志愿者在擦拭球场地板。谢尚国摄/光明图片
“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杭州亚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从精彩赛场到美丽城市,无论是顺畅的赛事组织还是周到的服务保障,处处都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成为一名志愿者发光发热,是我参与亚运、延续热爱的最大心愿。”这是志愿者宋懋璗的圆梦之旅,也是万千志愿者的真实心声。在亚运会竞赛运行、观众服务、媒体运行、后勤保障等多个业务领域,3.76万名赛会志愿者“小青荷”,为赛会提供着高质量的志愿服务。在杭州3900多个志愿服务站点,148万名亚运城市志愿者“小莲子”,以温暖的服务为亚运保驾护航。他们用热情的微笑欢迎运动健儿,用真诚的服务保障赛会运行,把爱播撒到杭州这座亚运之城。
1.在坚守中彰显担当
“亲爱的志愿者朋友们,我们需要‘小青荷’!”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亚奥理事会代理主席辛格在致辞时现场喊话“小青荷”。
大型体育赛事的赛会志愿者,就像是一座庞大机器中精密运转的小齿轮。不仅岗位多、分工细,还要有条不紊、精密运转。“我们将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做到每一道流程、每一个步骤、每一处细节都完美呈现。”浙江理工大学志愿者赵宏岩的承诺,代表了所有志愿者的决心。
完美的背后,是辛苦的付出。志愿者们化身“细节控”,仅仅是在场馆座位引导这一项服务中,就分解出了“指路”“迎宾”等一个个细微的环节。
“训练时,我们要保持微笑,双手托举近5公斤重的托盘平行于地面20分钟。这真是个不小的挑战!”作为一名颁奖礼仪“小青荷”,站姿、手势、仪态、形体都至关重要,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陈姝宇说,“从开始时的手臂颤抖、汗流浃背,到现在能微笑着稳稳地将奖牌和鲜花送到获奖运动员身边,我很自豪!”
作为杭州亚运会板球赛区竞赛技术运行领域FOP区整理服务的一名志愿者,浙江工业大学黄枥文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护比赛场地中央的球道。由于板球赛对球道黏土的干燥度要求非常高,若遇上下雨,就必须在第一时间用麻布或100英尺宽的巨大雨布将球道和周围都盖住。“我们要尽全力整理和保护好场地。”黄枥文说。
亚运会开赛以来连遇雨天,“有时突然下雨,我们要立刻铺场地;一会儿雨停后,我们又要飞快地拉开雨布,以最好的场地来保障比赛顺利进行。”黄枥文告诉记者,“这种体验对自身成长非常有意义,我充分感受到了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和团结力量。”
除大学生外,赛会还面向社会重点吸纳竞赛、小语种、医疗等专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梁钧昱便是其中一员。“亚运会期间,我主要负责外宾的医疗保障以及医疗事务、公共卫生事务的处理协调工作。”梁钧昱表示,“我虽然不是杭州人,但在这里已经生活了5年,时刻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美丽和温暖。报名成为赛会志愿者,是我回馈这座城市的一种方式。”
据杭州亚组委志愿者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亚运会、亚残运会赛会志愿者队伍具有专业性、代表性、广泛性、国际性等特点。例如,曾参与G20峰会、北京冬奥会等大型赛会的有经验志愿者,以及医疗、竞赛领域的专业人士等都被吸纳进志愿者队伍。
2.在奉献中展现亲和
“小青荷”这一名称诞生于2016年G20杭州峰会,取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青荷”的谐音是“亲和”,寓意志愿者微笑的亲和力,用微笑传递爱。赛前,为保障志愿者出色完成服务工作,赛会志愿者“小青荷”接受了包括通用培训、场馆培训和岗位培训等岗前培训,其中还包括跨文化交际等针对性培训内容。
在开幕式现场,作为观众服务领域志愿者的一员,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的陈则骧从暖场表演开始,到所有节目结束后引导观众离场,6个多小时挥舞双臂、跳跃欢呼,她始终用阳光灿烂的微笑和激情四射的活力带动观众席的热烈气氛。
如果说,身着青绿、洋溢青春的“小青荷”,是杭州亚运会赛场上一抹靓丽的青色;那么,身着橘色服装穿行在杭州大街小巷的城市志愿者“小莲子”,则是杭州亚运温暖的底色。2022年3月以来,已有148万余名市民通过预约报名成为亚运城市志愿者。他们活跃在亚运场馆及亚运村周边、观赛空间、交通场站、热门景区景点等七类重点区域,为亚运盛会提供热情、规范、专业的服务。
“我买了上午的球赛门票,纸质门票哪里取?”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体育馆门口,一位满头大汗的大叔焦急地询问。驻点服务的城市志愿者“西湖阿姐”沈雁霞,微笑着伸出右手并回答道:“从我右手边的大门进,就能看到了。凭身份证取票。”
当“亚运之城”遇上“志愿服务之城”,文明之风吹遍杭州,满城“芬芳”香飘亚运。走在武林路街头,热情的“武林大妈”在巡街劝导、宣传亚运,她们不仅能用英语和外国友人对话,还掌握了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技能,能在关键时候显真章;在桥西历史文化街区,“运河大妈”“拱宸大伯”社区志愿者团队时刻待命,热情地为市民游客指路答疑;在网上刷屏的《接地气英语学习法》教学手册,也出自杭州亚运城市志愿者之手。
杭州,正以崇德向善的力量,汇聚起一座城市的大爱。“志愿理念”成为广大市民认可并追求的生活时尚,“志愿善城”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城市品牌。每一位杭州人都是崇德向善的践行者、文明有礼的代言人、互帮互助的受益者。
3.在互助中收获进步
青年,一直是大型体育赛事赛会志愿者的主力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7万多名赛会志愿者中,70%是年轻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1.9万名赛会志愿者中,35岁以下青年占到94%。在本届杭州亚运会上,“青春之风”依然强劲。他们的热情和激情,让全世界观众看到了充满活力的青春中国。
最周到的服务,最包容的心灵,最无私的奉献,青年志愿者已然是本届亚运会的“形象大使”。他们在奉献中收获快乐、在服务中提升自我。
“志愿服务并没有高光时刻,我们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也是平凡的一员。但我从团队每一名志愿者身上学到的,是坚守和责任。”志愿者刘方正说,“每一次向观众提供帮助都让我充满成就感,每当听到观众的感谢声,就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黄枥文说,志愿者工作是自发地奉献和服务,收获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和回馈。“不仅是在这次亚运会上,我想尽最大努力做好志愿服务;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我也要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在温州大学主修体育专业的冯珈瑜从小练习过田径、十项全能、网球等体育运动,并曾在北京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取得过第二名的成绩。从一名运动员到一名志愿者,她的感触更加深刻:“我虽不能以运动员身份在赛场竞技,但能以志愿者身份为亚运贡献光和热,以中国青年的方式传递奥林匹克精神,同样有意义!”
“向亚洲和全世界展示中国当代青年的风采风貌,正是赛会志愿服务的一大价值。”杭州亚(残)运会国家(地区)奥委会及残奥委会服务团队助理项目协调员方盼表示,对许多青年人来说,参与亚运会志愿服务就如同经历一次大型社会实践,不仅能提升个人能力、增长见识,还有机会成为跨文化的观察者和交流者。
温暖笑容、细致服务、默默坚守,在杭州这座志愿服务之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熠熠闪光。
(本报记者 陈城 侯珂珂 本报见习记者 刘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