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书评 > 新闻详情
美国梦下的悲凉——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感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21-04-29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还以为讲的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后来的第二印象是小说改编的电影男主是小李子,到最后真正看这部书的时候发现跟我想象的都不太一样。以为是人物传记类,但讲的却是上个世纪物欲横流的精神虚无的“美国梦”,这我是没有想到的。但无论如何,看完这本书后还是感慨颇多的,总的来说,是觉得比较悲凉吧。

盖茨比——执念之悲

“他善解人意地笑了——不仅是善解人意。它是那种很罕见、让你心里非常舒坦的笑容,你一辈子或许只能遇到四五次。它是专门为你准备的,好像芸芸众生之中,只有你让他感到不由自主地喜欢。这笑容表示他完全理解你,绝对相信你,他对你的印象恰恰是你最乐意给人留下的。”这是他跟尼克初次见面的笑容,我一直都想象不出这种笑容到底是怎么样的。但再往后看他对黛西那种坚定不移的爱恋,对自己乌托邦式爱情的幻想的执念,我想这种笑容可能就是如这样一般的真诚和纯粹吧。

也正是因为他这样的单纯执着,以至于后面的结局让我觉得如此可悲和心疼。他宴请宾客,日日笙歌,竟然只是为了能够在某天下午,到一个陌生人家里“坐坐”;他解雇了所有佣人,只是因为黛西看不顺眼;他明明已经听出了“她的声音充满了金钱”,却依旧不管不顾飞蛾扑火。就像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将这句话换一下,君子之爱也,成其心也。爱之不行,已知之矣。他爱的纯粹,爱的执着,爱的深刻,唯独爱的不清醒,花了五年的时间,不停的堆砌对黛西爱的幻想城堡,在与黛西见面时的局促不安,欣喜若狂,忘乎所以,再到美梦成真,是很令人开心,但我觉得就像那种相见不如思念,得到了想要了很久的东西,最终可能反而会觉得不过如此。不如继续朝思暮想、魂牵梦萦下去,心中那白月光的形象可能还会更愈发的动人。

但是这种可悲的执念,或许也正是他了不起之处。他为了自己的的爱矢志不移,不断追求,即使为爱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成为了牺牲品,他也无憾了,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自己编织的美丽泡影中,做到了我们平凡人做不到的孤勇,义无反顾。或许追求之物是错误的,但是这种追逐的力量确是令人敬佩的。因为即使高如夸父,也免不了无穷的逐日;快如阿喀琉斯,也依然逃不过人生的一场特洛伊。但是这奔跑与追逐的意义仍在,就像陈子潘所说:“因为这是人生,不能回戏,也不能改戏。没有赵子龙,依然要唱《长坂坡》;没有诸葛亮,依然要唱《空城计》。”也不妨碍我们去追寻,去成为那帕斯卡所说的一边哭泣,一边追逐的人。奔跑的人,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心怀远方。

黛茜——无心之悲

“她厌恶那种与老派社交礼仪龃龉不合的粗俗习气,厌恶西卵居民那种原本家徒四壁而后富可敌国的过于突兀的命运。”无疑,黛西是追求奢靡的,处于社会上层,所以鄙夷下层的贫穷。她对财富的热爱胜于自己对爱情的追求,自私冷酷、浅薄无聊,在与盖茨比分手后转而投入出身于富豪家庭的纨绔子弟汤姆结了婚,永远不会使自己陷入感情的漩涡中。

黛西的华而不实,空洞浅薄或许就是全书“美国梦”的虚无盲目主题的体现。“黛熙的声音确实充满了金钱——她那抑扬顿挫、银铃般叮当悦耳、铙钹般清脆动听的声音蕴含着的,正是这种无穷的魅力……仿佛她是白色宫殿里高高在上的公主,是黄金铸就的女郎…”黛西处在一个纸醉金迷、寻欢作乐的势力世界中,轻歌曼舞尽日不息,声色犬马终年无休。但是这种物欲横流,却恰恰烘托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狂欢梦境,貌似人人都很快乐,生活在繁荣中,没有感知的迷醉在虚幻的梦中,但是精神却是空虚的,没有追求,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里面飞出的惰性、欲望和逃避深深地附着在人们的身上,心甘情愿的被梦境所操控着,忘却了生而为人的本分。

无心之人,她的人生是没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的。“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迤逦”,他们拥有财富,却不知道为什么要拥有财富,也不知道拥有了财富之后究竟应该怎样生存。就像《娱乐至死》中赫胥黎说的“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梦境散去,恍然一生,空洞虚无。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