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影评 > 新闻详情
唱响黑暗中的温暖天籁——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分析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20-04-16      

音乐家马修要去“塘底”学校做一名代理教师,“塘底”学校中多是一些问题学生,充斥着体罚,而他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他一次次地感化他们,其中最重要的是带领他们组建了合唱团,用音乐和歌词去净化他们的灵魂,最后使他们冲破了舒服,内心充满了对人生的渴望。影片向我们传达了真正的教育是对思想的解放和灵魂的升华。

一、冲破束缚制度与天性的冲突

“塘底”学校的学生大多是难缠的问题儿童,体罚在学校里司空见惯,而校长只顾自己的前途,残暴高压,其中部分与《死亡诗社》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腐朽的制度与墨守成规的教育工作者“关押”着这样一批传统意义上的问题学生,但学生们在心底仍向往着未来,心存梦想的天性没有改变,影片中马修老师让学生们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梦想时,教室里出奇的宁静,这也体现了制度与学生本质的冲突,马修老师用自己的人性温暖感化着他们,让犯错误的勒盖去照顾受伤的神父,而没有将他交给校方体罚,包容使他感受到了神父和马修的善意,意识到了自己所犯的错误,这时影片也从马修未执教时的冷色调变成了暖,校长不给经费,马修偷了校长的私人柴火让学生洗澡,带领学生做运动,折纸飞机,引导学生解放兴趣和天赋。正是通过马修老师的一次又一次的感化,冲破了制度的束缚,化解了冲突,几位老师对学生的体罚不再过于严苛,而校长在自己的办公室也折起了纸飞机,使这群“池塘之底”的学生不再被强制要求变成“听话的傀儡”而是对未来充满渴望的灵魂。

二、释放思想天使与魔鬼的共生

影片中的莫韩奇被称作“天使的面容”“魔鬼的内心”而他其实只是一个敏感,自尊的孩子,因为得不到,所以将自己的创造力化为破坏力,蔑视主流价值观,蔑视真善美,担当坏孩子蒙丹侮辱他的母亲时,他毫不畏惧的迎上比自己强很多的蒙丹,并冒着雨在母亲工作的参观外凝视,当他发现了马修老师爱慕他的母亲时,他从楼上扔下了墨水屏,这一切都出于他的自尊,马修老师就像他的伯乐,因为他的性格孤僻,他犯了错误,马修老师将他开除了合唱团,而他自己又在私下偷偷地练习,在给伯爵夫人表演的当天,马修老师却意外的让他参加了,此时的他眼中流露出的是骄傲,喜悦,更重要的是感激。马修老师改变了他,让他彻底成为了一个天使。

三、升华灵魂梦想与现实的抗争

影片中,马修老师教育写生最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组建合唱团,他注重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机会,有意地区分高中底音部,让最具天赋的莫韩奇作为主场,让不会唱歌的贝比诺作为指挥的助手,让难以正确发声的学生当作支架,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真正产生兴趣,枯木逢春般使每一个人都焕发生机,从起初在背后偷偷唱歌嘲笑老师到在伯爵夫人面前表演,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其中还要面对贪婪的校长的百般阻挠,古板老师的冷嘲热讽,与其说马修老师用音乐拯救了这些学生,不如说马修老师与学生在音乐中互相拯救,不得志的马修老师通过学生找到了灵感的来源和创作的动力,当学生们唱安德烈加侬的《哦黑夜》时仿佛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了曙光,打破了教条的压迫,有的只是对梦想的执着。

影片以情绪淡化情节的朦胧之美,在纯真的音乐中体味童真,与《死亡诗社》前半部分喜剧结尾部分悲剧的形式不同,影片更像是《天堂电影院》让人喜悦而充满感动。马修老师是一个伟大的老师,借音乐的形式来体现教育的真谛,带给学生真正的思想的解放和灵魂的升华。影片在平淡中积蓄,在最末处让一切升华,让那种温暖久久萦绕心间。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