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影评 > 新闻详情
夏日悠长,灿烂千阳——观《阳光灿烂的日子》有感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20-02-24      

电影所讲述的年代,是个被红太阳照耀着的年代,用马小军自己的话说:“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太阳总是有空出来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阵阵发黑。”那是个人们为自己的言论背书,都要高喊向毛主席保证的年代。就连马小军搭讪女孩,都要说:“向毛主席保证,我这是头一回。”而同时,用今人的目光来看,七十年代中期又是一个满是伤痕的年代,人们被各种运动折腾的疲惫不堪。那是无数普通人的噩梦,也是一个国家不堪回首的动荡年月。但是,对于成长在部队大院的那一帮十五、六岁的孩子来说,那只是他的青春岁月,简单,琐碎,和每一代人的青春都别无二致。或快乐或忧伤,或懵懂或彷徨,那有关成长的日子,每一天都阳光灿烂。

影片讲述的青春是令马小军们最难忘怀的一段记忆。也是他们对现实感到不满,才使得回忆分外明亮。这便是影片所蕴藏的意味,也是最打动人的地方。它实际是用怀旧,完成了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它用那一段只有夏天、阳光灿烂的时间,否定了阴晴不定、忧郁晦暗的今天。所以,影片前半段的回忆部分是彩色的;而最后段落的成年部分,才是黑白画面。

我们会对马小军们的所作所为深感共鸣是因为那也正是我们十五,六岁的所作所为。放学扎破恶言相向的老师的气胎,课间议论女生半成熟的性特征...稍有不同的便是他生在那个激昂年代,所以他才执迷于虚无的英雄主义:戴着老爸的军功章、军衔,在镜子前耀武扬威;冒着生命危险爬上烟囱顶端,从高台纵身一跃,只是为了引起米兰的注意。影片还夸张的表现了他怀有虚幻的感情:他在米兰的床上捡起一根长发时表情专注而幸福,他将米兰悬挂在床边的照片想象成穿着泳装。影片一直在用真实和幻想掺半的手法来描写他极其虚浮的生活,他想象着他与刘忆苦打了一架,又想象着自己与米兰表了白...他们的梦想与信仰虚无缥缈,像抓不住的泡沫,因而他们也时常苦恼挣扎,无处发泄,对于无边的青春时光更是积极浪费着。

心理的稚嫩与生理的成熟之间的矛盾冲突也体现在马小军身上。影片对于道具的把握与选择较为优秀,尤其是避孕套和钥匙。影片中关于避孕套的镜头是马小军独自一人在家中,将避孕套吹成气球,任它像炮弹一样横冲直撞在家里乱飞,很明显马小军对于“性”完全不懂,在当时他的认知里,还不明白一个气球跟性有什么关联。之后在马小军弟弟出生时提到“那个扎破的气球跟弟弟的出生有关”,如此将避孕套由炮弹贬低到一种可有可无的程度,只因为一个破,就将人们意为极其宝贵的新生命带到了这个世界的情节设置,使马小军心中对性由神圣到平凡的态度转变悄然发生,这正是少年成长路中关于性的一种探索。还有,在开篇不久,便有一段马小军用搓刀打磨钥匙的镜头特写,他不断地用自己配出的钥匙,一家家的留门撬锁,进到别人家中,偷吃食物,摆弄物件儿,累了就倒在人家的床上睡觉...他如此上瘾,是因为他想要窥视成人世界的秘密,他迫切的想了解,想发现。而这万能钥匙,便是他在此间来回又不被人所发现的法宝,他也因而不亦乐乎。

影片中对于光影的处理很有青春的韵味。米兰在水房洗头发的镜头中,水房原本在人们认识中应该是阴暗潮湿的代表,导演却通过光线的处理,使水房显得明亮有诗意。在马小军与米兰几乎天天见面的这一组镜头中,马小军对米兰吹嘘本不属于自己的英雄事迹,米兰拉手风琴,唱歌跳舞。导演通过大量的太阳光,又借助飘动的窗帘、墙上的光影等,营造出朦胧梦幻的意境,这种朦胧又美好的画面是马小军内心的一种映照,是马小军青春期对爱情的向往和憧憬。另外,影片中对于色调的处理,多用黄色,明黄等暖色,亮丽且边界感不强。这不仅体现着阳光灿烂的意味,也隐隐表明青春时成年人与少年人之间那模糊不清,令人不断摸索的界限,十分切合成长的主题。

最后的结尾时,当年的马小军们都已长大成人,他们或是富有,或是地位显赫。他们西装革履的坐着加长轿车穿过长安街,在车中一如往昔的笑闹着。只是这时的色彩已仅是黑白两色,与当年的阳光灿烂相去甚远。或许这便是暗喻现实的灰暗?更幽默的是,他们还看到了当年大院儿里的傻子,他们像当年一样嘲笑傻子,傻子只是啐了一口。他们笑傻子痴傻如初,可傻子亦笑他们如今在人前人模狗样,在傻子看来他们却还是当年的调皮孩子。是啊,傻子没变,是马小军们变了,这黑色幽默安排之巧妙,直引人发笑。可笑过后则是心底无尽的凄凉。我们在长大后都变了,看似日日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但实际上与当年比起来都是黑白无色。

我们开始怀念那青春岁月了。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