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先锋评论 > 影评 > 新闻详情
利益的狂欢永不落幕
——观《芝加哥》有感
来源单位:全媒体实验创新中心(研创中心)       发布时间:2019-02-19      

故事发生在“桂冠诗人”菲茨杰拉德笔下那个“可以大写特写”的爵士时代。一战结束后的美国充盈着经济虚假繁荣的泡沫,而在这纸醉金迷的“风城”——芝加哥,梦想成为歌舞明星的普通家庭主妇萝茜·哈特在杀害了欺骗她的情人后锒铛入狱,又在狱卒的教唆下说服丈夫高价聘请当地最精明的律师,并借助舆论的力量最终成功脱罪并与同为杀人犯的女明星维尔玛·凯利搭档成为万人追捧的大明星。

《芝加哥》是一部彻头彻尾的讽刺剧。除却整体剧情主线“杀人凶手成为大明星”外,“讽刺”的身影也不断出现在剧中细节之处。在选段《狱中探戈》中,五名冷血杀手大肆控诉着自己的情人对自己的伤害,令人动容,但在华丽辞藻下掩盖的却是赤裸裸的犯罪事实。“库克郡监狱的每个罪犯都情有可原”狱卒莫顿妈妈如是说,而极富诡辩意味的歌词“我没有杀人,但即便是我杀了,你又有什么理由说我错了”也将对杀手不知悔改的讽刺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样令人无言以对的是由维尔玛和莫顿合唱的《风度》,同样违法乱纪的两人却在歌中感叹着世态炎凉,传统不再。她们悲哀的并非世风日下,而是本属于自己的风头被萝茜抢尽。于威尔玛而言,这不过是对自身利益受损的抱怨,却在同时成为了爵士时代真实的时代悲歌。

如果说“讽刺”是《芝加哥》的表达方式,那么“利益”则是贯穿全剧的核心所在。

《芝加哥》中的生存法则不在于一个人好坏与否、能力高低,而是他的价值大小。狱卒滥用私权,不顾对错;律师的辩护明码标价,不分黑白;审判日期遵从罪犯的热度,不论先后;萝茜与威尔玛同台合作,不计前嫌......“永远都有新鲜的血液。”当黛西因飙升的热度自以为是想辞退比利时,比利一语双关地道出了芝加哥的真相——“花无百日红”。人们在乎的从不是谁在表演,而是怎样的演出能带来更大的享受,更多的好处。

艺术若只停留在舞台上,永不可能成为传世经典。这部1975年的音乐剧中的古老戏码仍在上演,舆论的力量与司法的完善在今日仍未达到真正的平衡,小到日常社交平台上的“水军控舆”手段、网络暴力,大到政坛上的丑闻纷争......《芝加哥》的风潮,从未过时。正如剧作导演鲍勃·福西所言:“《芝加哥》的情节在1926年令人震惊,1975年充满讽刺意味,而在当今令人感觉像是一部纪录片。”

当艳丽的鲜花与闪耀的镁光灯遮盖双眼,又有谁会记得舞台上光鲜亮丽的女明星是过去罪恶的女囚犯?人们对媒体精心打造的卖点甘之如饴,心甘情愿地奉献着自己的爱意。当萝茜与维尔玛一曲舞毕,观众都为这一场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剧作欢呼鼓掌,恍然间,发现置身于观众席之中的我也正在为这群“杀人犯”的演出而喝彩,舞台下的观众似乎早已成为舞台的一部分,共同完成着这一场华丽的谋杀。萝茜在谢幕时所说的话仍在耳畔徘徊——“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

灯红酒绿中,你我皆恶人,唯有利益的狂欢永不落幕……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