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媒要闻 > 新闻详情
《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1-2022》发布暨智能传播与国家治理高峰论坛举行
来源单位:新闻与传播学院       发布时间:2022-11-29      

11月26日,《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1-2022》发布暨智能传播与国家治理高峰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浙江传媒学院长三角智能传播研究院、浙江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创意传播研究中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融媒体环境下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现代治理模式研究”课题组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双循环’新格局下中国数字版权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联合举办。

论坛分为《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1-2022》发布会和智能传播与国家治理高峰论坛两个阶段。浙江传媒学院校长徐小洲致辞,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李文冰主持开幕式。

徐小洲在致辞中首先对参加本次高峰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多年来,浙江传媒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相互信任、精诚合作,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1-2022》是其中的重要合作项目。他对当前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勇挑时代重任;二是履行社会责任;三是引领行业和产业发展。他期待未来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等方面,两校可以继续合作、共同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张树辉在致辞中指出,在历史百年交汇过程中,举行本次论坛探讨智能媒体和智能传播很有学术意义和社会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浙江传媒学院合作成立长三角智能传播研究院以来,双方携手共进,立足浙江,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对智能媒体的发展和传播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指出,该成果是基于两校共同搭建的平台和机制。在此平台上,两校的高校资源、社会资源实现了聚合,才产生了这样一本非常具有意义的学术成果,且该成果是以智库报告的形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科出版社出版,有力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对《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1-2022》的出版表示衷心祝贺。他结合当前全媒体传播体系加速形成的时代背景谈了三点体会,一要正确把握智能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和宣传;二要正确构建智能媒体时代的价值秩序与道德规范;三要正确树立智能媒体时代的国家对外形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研处处长王炜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一直非常重视智库建设,她期待《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1-2022》发布暨智能传播与国家治理高峰论坛,作为科研与实践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发挥重要的作用。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1-2022》主编漆亚林教授介绍了本年度智能媒体发展报告的主要内容。本年度智能媒体发展报告分为总报告、政策篇、热点篇、行业篇、技术篇、国际篇六部分,共计24篇报告。

总报告全面解读了国内外智能媒体发展现状,盘点热点、洞察趋势。23篇分报告发布了新华社“源数据”媒体重大研究成果,深入剖析移动短视频、媒体融合、数字版权、区块链、AR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智能媒体内容消费、生物传感技术应用以及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智能媒体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议题,为适应智媒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为提升智媒时代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智力支持,为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整体战略布局提供重要支撑。本年度智能媒体发展报告认为,未来应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科技伦理治理,推动制定基于社会主流价值的技术规则,制定融通多学科、融通产学研的智媒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媒体智库、助力社会治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黄楚新以《我国移动短视频发展现状及趋势》为题,报告了短视频行业发展的总体情况。他指出,目前移动短视频面临着内容同质化与叙事浅薄化、版权保护与行业监管、网络沉迷与适老化难题、出海困局与资本卷入等问题,提出加强视频化、智能化、下层化、媒介化的应对策略。他认为未来短视频行业的发展应实现政策的规范与引导,媒体与平台的融合与互动,在商业化运营、主流化价值与底层化表达的过程中探索出一种泛媒介化的发展新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杜智涛作了题为《数字时空的软基建:元宇宙的生成系统与治理逻辑》的报告。他认为,数字时空下的软基建应具有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元宇宙的存有系统,二是元宇宙的价值系统,三是元宇宙的人生系统。元宇宙的存有系统要从哲学的视角来看待元宇宙的风险问题。元宇宙的价值系统是指在此系统上实现良性的社会规则和价值交换体系。元宇宙的人生系统是指人在元宇宙系统当中如何发展的问题,对应着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虚拟世界只有完善它的三大系统才能夯实元宇宙的软基建。

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以物联网语境下的“源数据”作为本次学术研讨的核心切入点,指出了多源异构数据体系是一个共生系统中多类数据源的体系化建构,深度剖析了在感知智能、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在业界的应用探索。他提出,对于“源数据”智能化感知是媒体揭示真相的基础,决定了媒体是否具备溯源、审核、辨识、“去伪存真”的能力。杨溟还分析了“水晶球”源数据技术架构与底层逻辑以及元宇宙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桐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俞奕凌通过三个故事介绍了桐乡数字文明建设成果,并分享近些年桐乡在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环保、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的数字文明探索与实践。俞奕凌指出未来桐乡将进一步放大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优势,推动数字技术更好地与产、城、人相结合,积极探索数字文明地县域路径。

新华智云业务副总裁、数字媒体事业中心负责人张静从媒体融合的本质出发,分析了未来如何把媒体掌握的资源更好地汇集和处理,通过建立符合新闻媒体场景的内容标签库、媒体资源库的索引体系,使媒体资源库的智能推荐和智能内容安全核查成为现实。她表示,未来媒体的“策、采、编、审、发、营、评”各个环节,都可以用AI大数据能力去进行赋能,真正使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融合进程中得以有效应用。

在下午的高峰论坛中,胡正荣教授作了题为《智能媒体平台化生态化,赋能国家社会治理》报告。

胡正荣阐释了在中国语境下媒体融合的路径,通过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等一系列政策文本的分析,论述这条路径的内在逻辑。他表示,国家和地方融媒体中心要搭建起真正的智慧全媒体平台,实现对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四大板块的连接,从而赋能治理平台。他强调,智慧平台赋能社会治理需要搭建自主可控的全媒体自有平台,聚合资源,赋能治理现代化。

“元宇宙是什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沈阳教授将其总结为是“三个三”,即“三维化”“三元化”“三权化”。在提出元宇宙模糊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边界实现大智境、大梦界的同时,还揭露了元宇宙遮蔽下的现实,“人工智能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被虚拟人给遮蔽掉了,权力和资本之间可以实现交互遮蔽,大遮蔽的思维贯穿始终”。

李文冰围绕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制片等新媒介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应用场景与发展趋势,结合浙江传媒学院新媒体相关实践与参会者们进行交流。以浙江传媒学院基于LED大屏幕虚拟制片技术创作的《与光同尘》为例,介绍了虚拟制片技术在纪录片、发布会等场景为新闻领域带来的多种可能。她表示,与机遇共生的是新媒体技术的伦理问题,数据安全、隐私泄露、舆情治理等更深度的问题,需要学界来解决。

浙江传媒学院人文社科学部主任、浙江大学吴飞教授从认识论和人文主义视角出发,探讨了数字传播时代新闻业的变革。他认为当前我们需要关注商业化、技术化、工具化对理想新闻业的伤害,新闻业和新闻学需重新审视其发展脉络,重访人文主义,关注技术变革之下的个体境遇,尤其是转型社会中被忽略、遮蔽、掩盖的他者,强调人的生存、尊严与价值。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朱春阳教授以《新型主流媒体的智能化战略创新为题进行了介绍。他以哈贝马斯将对话看作重返现代性的重要手段出发,指出“专为对话而生”的互联网不仅未能满足“现代性拯救者”的最初期待,反而因“情感的不断介入带来了社会群体之间的区隔”。新型主流媒体智能化的目标就在于“重返新闻业的历史使命”,他认为使命即“以最大公约数上的事实,为人们理性参与提供支持,打破信息茧房之间的壁垒,让更多的人进入到公共的空间进行理性的讨论”。

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卜彦芳教授在题为《人工智能赋能主流媒体转型的四个着力点》的主旨演讲中,从传播流通、内容生产、渠道协同、数字枢纽建设四个方面出发,分析了人工智能对融媒体传播矩阵建设过程的影响。她表示,新型主流媒体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所以要建立完整、统一、无缝隙的高效服务体系,打造数据枢纽,使其成为网络传播中核心的节点,给用户提供再传播的渠道。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省社会治理与传播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敏教授聚焦作为示例的区域形象建构,从文本的性质、例证的方向、例证的作用三个角度对示例性和示例化进行了区分,分析了意识形态对这一建构过程的深刻影响及其复杂的建构路径,揭示了示例究竟是如何被概念化和操作化的,深入探讨了区域传播和国家传播之间的关联性。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崔波教授从数字支付角度深刻剖析了数字文化贸易问题。她从数字文化贸易的核心数字版权贸易概念提出的背景出发,分析了数字支付介入前后两类数字版权贸易的区别与联系,强调要打破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数字版权贸易规则体系,加强中国国际数字版权贸易的话语权。

本届智能传播与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嘉宾云集,来自政界、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通过各界的对话交流,探讨智能传播时代新闻传播行业发生的重大变革及未来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了跨界融合的力量。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