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媒要闻 > 新闻详情
“丰子恺杯”第四届世界互联网音乐大赛高峰论坛在浙江传媒学院举行
来源单位:音乐学院       发布时间:2022-07-02      

为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更好培养原创音乐领域人才,6月28日,浙江传媒学院在钱塘校区举办“丰子恺杯”第四届世界互联网音乐大赛高峰论坛。因疫情影响,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现场报告、腾讯会议直播,吸引了两千余名师生同步观看。

浙江传媒学院校长徐小洲,上海计算机音乐协会会长、上海音乐学院陈强斌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系李子晋教授,武汉音乐学院计算机音乐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冯坚,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主任申林,上海计算机音乐协会秘书长、上海华新乐器有限公司音乐总监宁佐良,独立音乐人、声音艺术家楼南立,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新媒体艺术教师申佳君、音乐制作教研室主任姜超迁,浙江传媒学院教授陈正哲等嘉宾作了主题发言。我校音乐学院院长单建鑫、副院长吴红非参加论坛;音乐学院院长助理李立平主持开幕式,音乐学院艺术与科技系主任刘奇主持主题发言。

徐小洲在致辞中对第四届世界互联网音乐大赛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参加论坛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互联网+”正在加速各行各业的融合,内化原本的行业传统边界,催生了许多新兴事物,音乐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加快互联网音乐发展,推动中国原创音乐技术创新,这是高校音乐教育者的使命和担当。他强调,开放与发展的历史大势不会变,携手合作与共赢的愿景也不会变,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加强内涵建设,增强互动交流,推动资源共享,培育出更多优秀音乐制作人,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陈强斌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互联网深刻影响着当前人们的思维模式,音乐创作主体下移、音乐元素增多成为普遍现象。中国原创音乐与互联网之间的融合越来越深,“边界”越来越模糊,只有建立多元的思维,应对新时代音乐的各种迭变,才能推动中国原创音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开幕式后,八位嘉宾分别从各自的专业领域进行了主题发言。李子晋认为,大众对“声音”,尤其是“声音艺术”仍然是有追求的,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是可以帮助更多人提升音乐的创造力,实现人人都是音乐家的愿景。冯坚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音乐创作更加便捷,需要建立一个更加有效的音乐创作系统模式,促进中国原创音乐进一步发展。申林认为,当前互联网的广泛运用,让音乐科技蓬勃发展,在未来学科建设中,要把科技作为重要的衡量因素,更加均衡地进行音乐专业建设。宁佐良认为,科技的发展,让电子音乐创作变得简单,音乐作品的传播更加便捷,需要加大力度对原创音乐的知识产权保护。楼南立认为,音乐创作应该拥有令人信服的结构能力、克制而精准的技巧,创作出一种带有认同感、久违感、情感鲜明但又独特的风格。申佳君认为,艺术与科技具有跨学科的属性,在不同的语境里会有不同的实践,创作者一定要有沉浸式的融入感,才能创作出好作品。姜超迁认为,音乐与科技融合加深,视野更需要拓宽,更要注重培养艺术创造力、技术实践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兼具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陈正哲认为,随着时代发展,音乐不再局限于人文艺术,而是与自然科学的联系逐步增强,要重视艺术与科学的交融,不断探索音乐创作新领域。

本次论坛节奏紧凑、内容丰富、观点新颖。与会专家的发言,既有对艺术与科技专业的探讨,又有对世界互联网音乐前景的展望,更有对中国原创音乐未来的期待,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对加强我校音乐学科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最新新闻
更多>人物专访
更多>视频专区
关注浙传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