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泰风,导演、编剧、摄影师、美术师。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毕业,美国电影学院(AFI)摄影系硕士。
长片处女作《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获第37届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奖,并获最佳导演处女作、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最佳摄影、最佳女配角等四项提名。同时,影片提名第31届波兰Energa CAMERIMAGE电影摄影艺术国际影展最佳新锐导演奖,入围第54届印度果阿国际电影节、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第11届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劳工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特别提及奖以及人文主义精神奖,2024年浙江青年电影周年度青年电影导演奖,2024雄安未来影像电影季年度新锐电影导演荣誉,第二届大凉山西昌民族电影周“优秀电影作品奖”,巴塞罗那亚洲电影节最佳剧本奖。

“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面临挣扎与坎坷,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成为旅程中的一座灯塔,带来希望的光芒。”
——刘泰风
01
“在画布上画画的人”
《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是40岁的刘泰风的首部长片作品。他笑称自己在电影的创作上属于“慢热型”,并为自己设定了三个标准:深刻地感知生活、掌握精湛的技术、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只有满足这三个条件,我才觉得自己有资格拿起神圣的导筒。”

为此,刘泰风在影视行业摸爬滚打了很长时间。大学毕业后,他辗转于各个剧组,参与了《色戒》《木乃伊3》等影片的美术工作。在《色戒》剧组中,作为美术助理的刘泰风需要推敲设计图纸中的每一个细节,确保场景还原剧本的设定。麻将桌上纯手工牛骨麻将、太太们指间的“祖母绿”和“鸽子蛋”,都精准地刻画出的角色的身份和影片情节的复杂性。到了《木乃伊3》时期,刘泰风要考虑的则演变成了如何设计出既符合历史背景又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场景。在查阅大量书籍资料及影片后,刘泰风在影片中给出了答案。
“我们(电影美术)是在画布上画画的人,通过幕后的工作,可以配合演员呈现更好的表演,其实我还是觉得挺自豪的。”不同的剧组经历让他对影视行业的情感逐年升温,也为他日后的导演工作打下了基础。除了在行业内摸爬滚打,他还远赴海外学习摄影、电影导演、电影制作,在影视剧组里的各个部门历练,“如果没有多年的学习和跨部门的实践经验,我的创作视野可能就会显得狭隘。”刘泰风表示。
02
“要拍一部这样的电影”
2021年的一个早晨,在前往工作的十字路口,刘泰风开着车差点撞上一个闯红灯逆行的外卖员,他当下就联想到之前看过的一篇报道——《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它详细记录了算法经济下许多外卖员的困境。“在互联网经济的洗礼下,我们改变了曾经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大家忙碌背后的唯一目的就是降本增效,为了生存。在如此高速运转的社会机器之下,是否埋藏着问题和隐患?这是我当时所思考的问题。”刘泰风说。
于是,在两车差点相撞的那一瞬间,刘泰风冒出了这个念头:要拍一部这样的电影!

《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讲述了两个“困在算法中的人”的生活故事,一个是经历车祸、病痛、失业的外卖平台高管,另一个是因为赶时间送货被撞倒的外卖员。在处理车祸的追责中,外卖员生死难料,被公司当作弃子的高管也开始质疑自己曾坚信的价值观。事故如同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呈现出这个时代下中国的众生百态,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忽略的微末,在这一刻被撕裂、放大,显露出社会肌理下的隐痛。
《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剧照
影片摒弃了电影制作配乐的传统方式,使用了95%以上的实地录制环境音。为了让视觉展现与声音风格呈现和谐统一,刘泰风还使用了16mm胶片进行拍摄,这种与平凡、质朴的生活极为匹配的胶片能呈现出“物理厚重感”,以及在大银幕上肉眼可见的颗粒度和边缘细节,这都是“数字滤镜所无法比拟的”。纵观全片,“真实”是影片中不曾熄灭的主旋律。“通过声音和视觉的呈现,我们希望观众听到的就是生活中的声音,看到的就是生活里的社会。”刘泰风说。
03
“梦想的起点是浙传”
今年9月27日,刘泰风携新作回到母校,开展《困在“算法”中的希望》观影交流座谈活动。在交流中,刘泰风表示,《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呈现出的生活流的意蕴,“浙传小分队”功不可没:我校设计艺术学院教师宋伟君担任影片美术造型指导,戏剧影视美术专业 2008 级毕业生王映嘉担任执行美术,戏剧影视美术专业 2006 级毕业生许佳伟担任副美术。“从美术生到美术师,我的成长离不开浙传的培养,所以邀请了浙传的老师和同学为我的第一部长片加持!”这份延续20多年的师生情谊,也见证了彼此在电影领域的共同成长。
我校开展《困在“算法”中的希望》观影交流座谈活动
“美术学习的经历对我的人生的事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在浙传学会了技术,学会了敬业,学会了如何去和团队合作。”在浙传的日子,刘泰风深入学习了舞台美术、编导、摄影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实践方面,他创办了超凡舞美社社团,和同学们承接了学校的诸多晚会活动。策划流程、拟定节目、设计舞美、调试设备…在完成一场场晚会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将脑海中的场景变成现实的愉悦。时至今日,该社团仍然在校园中持续散发着光芒。
刘泰风在《困在“算法”中的希望》观影交流座谈活动
再次回到母校,刘泰风觉得学校变得“更年轻了”,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校园氛围,都与他在校时期全然不同。然而,母校又没变,还是有孜孜不倦的老师为学子们授业解惑,不断培养着热爱电影的专业型人才。“人工智能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可能会给很多同学带来困惑和迷茫。但我希望大家不要怕,因为它们永远取代不了人类的创作力和真实的情感。只要心中那份对电影的热爱不灭,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刘泰风寄语浙传学子。

《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团队在金鸡奖领奖现场
这次获奖,让刘泰风坚定了继续创作的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希望,通过一部现实主义的电影,让人们对自己、对社会产生一些反思,对他人多一份理解,多一分包容,我想这就是电影创作的意义。” 未来,刘泰风希望能继续深耕现实题材,“拍老百姓的故事,拍普通人的平凡,用电影来展现平凡故事背后伟大的人民”。
文丨钮玉彬 张 燕
图丨本人提供
编辑丨张稣悦 张 燕
责编丨杜宛桐